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兩性心理 > 兩性心理
“日常恐婚”似乎成了許多青年人的本能
謝老師2022-05-24 10:44【 兩性心理】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師解讀:七夕,對心有所屬的情侶來說,是一個制造中國式浪漫的日子,“月老”早已迫不及待地準備好了紅線,為有緣的單身男女系定情緣。不過,在全民都是“福爾摩斯”
七夕,對心有所屬的情侶來說,是一個制造中國式浪漫的日子,“月老”早已迫不及待地準備好了紅線,為有緣的單身男女系定情緣。
不過,在全民都是“福爾摩斯”的“杭州女子失蹤案”之后,“日常恐婚”似乎成了許多青年人的本能。
“你愛,或者不愛”,真的讓人糾結!
在這個特別的日子到來之際,作為一個靠譜的專業平臺,我們將從心理學角度為各位青年朋友助力。
學點心理學,戀愛不糾結。
期待你們“蘭夜有約”,
開啟神話般愛情的修煉之旅。
準備好了嗎?GO!
愛情?一個數學圖形
一位偉大的導師說過:“任何一門科學的真正完善在于數學工具的廣泛應用。”
今天,咱們就用數學來研究一下愛情婚戀心理需。
社會心理學中關于愛情最著名的理論,是斯騰伯格的“愛情三角理論”:愛情是一個“三角型”,其三個頂點分別是:親密、激情和承諾。
當然,這個三角型三邊并不必然等長。
說到三角型,上過初中的伙伴都知道,三角型是最穩定的,但作為一個靠譜的心理咨詢師,我要嚴正申明,愛情三角不是三角戀愛,三角戀愛是最不穩定、也是最不可取的。
咱們先看看這三個頂點:
親密是情感方面的因素;激情是生物角度的因素;承諾,是社會意義的因素。
單純的親密,讓人感到精神上的契合,是所謂的靈魂之愛,例如,薩特與波伏娃的愛情;
單純的激情,讓我們頭腦發燒、心臟亂跳,像“泰坦尼克”中的杰克與露絲;
單純的承諾,只是為了責任感而給對方一個交代,像答應了婚約的郭靖對華箏。
接下來看看三邊:
激情+承諾,這是愚蠢式的愛情,這種愛情最多不過是生理上的結合,沒有共同語言,很難經受歲月的考驗。
親密+激情,這是浪漫式的愛情,但這種愛情,會像煙花一樣轉瞬即逝。我們看到的文學作品、影視作品里,有無數這樣的愛情范例:羅密歐與朱麗葉、張生和崔鶯鶯,等等。
這樣的愛情故事往往不得不以“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而告終,因為人類歷史上大部分的一見鐘情,不過是一場誤會而已,它無法解決怎么處理婆媳關系,怎么沖奶粉、怎么換尿布,怎么送娃上學、怎么輔導作業,怎么計劃柴米油鹽,怎么經歷人間煙火。
親密+承諾,這是同伴式的愛情,這樣的婚姻四平八穩,更像親情,拉著你的手,好像左手拉右手,總是差那么一點兒感覺。生于五十年代,更容易經歷這類愛情。
那三角型中間的,是三種因素的結合,親密+激情+承諾,心理學家稱之為完美的愛。這正是我們期待的神話般的愛情。
完美的愛情,其完美程度,取決于整個三角型的面積,大家都知道,在固定周長的情況下,正三角型面積最大,也就是說,我們需要平衡激情、承諾、親密之間的關系。
婚姻?一場非零和博弈
婚姻本質上是一場非零和博弈,所以,對錯不重要,共識最重要。
接下來,我們一起探討,如何理解和處理模型中三個頂點的關系。
在這個三角型中,我們先來看看“激情”和“承諾”的關系,這是愛情三角的底座。其實這在現實中正好對應著兩種類型:“自由戀愛”和“包辦婚姻”。自由戀愛是基于兩情相悅,起決定因素的是感覺;而包辦婚姻是基于父母之命,起決定作用的是承諾約束。
問題來了:自由戀愛和包辦婚姻,多年后,哪個更讓人滿意?
哪里有問題,哪里就有心理學家。包辦婚姻在我國乃至全世界基本上都已經絕跡,一提到包辦婚姻,我相信當今崇尚自由戀愛的人都會嗤之以鼻,認為這是爺爺奶奶的爺爺奶奶們那個時代的事了。
但是,印度的一些部落里,包辦婚姻與自由戀愛還并存著。于是心理學家就去這些部落展開了調查,看看究竟是自由戀愛的婚姻滿意度高,還是包辦婚姻的滿意度高。
調查結果讓人大吃一驚。在初期的時候,自由戀愛的婚姻滿意度確實是高。這很正常,因為自由戀愛是為愛而結婚,當然滿意度高;而包辦婚姻的夫妻入洞房之前還互相不認識,怎么可能滿意呢?
接下來的事情就有意思了,在隨后的兩三年中,包辦婚姻的滿意度開始逐漸上升,而自由戀愛的婚姻滿意度卻在逐漸下降。結婚五年之后,包辦婚姻的夫妻會感到他們的婚姻越來越幸福,遠遠超過了自由戀愛的夫妻對婚姻的滿意程度。
當然,作為靠譜的心理咨詢師,我在這里需要說明:我們并不主張包辦婚姻。只是想說明,承諾在愛情中有重要作用。
今天,自由戀愛已經成為了婚姻的前置方式。想要有激情,必須讓自己更有魅力。但魅力是不靠譜的,因為顧名思義,魅力,就是連“鬼”都“未”必搞得清楚的那種“力”!所以,我們更要注重“承諾”,畢竟大家都知道,不靠譜的人,不配擁有愛情,只配得到“渣渣灰”的稱號。
最后,我們再看一下三角形的頂點。怎么才能得到親密的關系呢?
我總結為,三觀一致,性格互補。
在激情消退,承諾貶值的情況下,保持三觀一致、性格互補就更為重要。兩個人,三觀不一致,走不到一個方向,無法結伴同行;性格太相近,針尖對麥芒,魯智深對孫二娘,早晚出人命。要學會在戀愛前睜大眼睛,而不是在結婚后瞪大眼睛。面對面地互相了解,肩并肩地解決困難,“手拉手”才能“心連心”。
戀愛,一次向死而生的旅行
戀人,是追求來的,更是吸引來的。所有關系的維系,無一例外都源自于個人成長,我若盛開,花香自來。修煉完美的愛情,我們該注意些什么呢?
1、完善你的愛情地圖,指引你的旅行
如果愛情是一次延續一生的結伴旅行,那么,有一份地圖才不會迷失方向。了解對方的喜愛,知道對方的目標,明白對方的想法,才能知道如何與對方保持情感上的聯系。
確認了眼神,才知道是不是對的人。戀人之間可以適當地留些空間,給予彼此人格、經濟、精神、人際獨立發展的空間,但同時盡可能地了解和理解對方,這樣才能更好地與對方親密相處。
具體來說,要把握 4 個“H”, Hobby,即對方的興趣愛好;Hope,即對方未來的目標;History,即對方的童年經歷;Heart,即對方的心理感受。在彼此過程中,這幾方面應該循序漸進、逐步深入。
2、理解簡單問題和復雜問題,向死而生
世界上的問題有很多種類型,但簡而言之,可以分為簡單問題與復雜問題。所謂簡單問題,就是有確定答案,可以解決的問題;所謂復雜問題,就是沒有確定答案,一直與我們共生的問題。
愛情和婚姻是一個復雜問題,我們要學會終生與這個問題相處。太陽每一天都是新的,你的戀愛對象每天的想法也是新的,你要面臨的挑戰也是新的。
要有打持久戰的準備。參加高考要學習12年,金婚卻要堅持50年。和你身邊的人好好相處,是我們人生的天字一號大考。
3、在戀愛中得到成長,修煉完美的愛情
心理學家做過一個實驗,將1500多對夫妻的單人照片打印出來混在一起,讓被試者挑選,哪兩個人是一對兒。結果顯示,結婚5年以內的,被試者挑選照片的正確率接近隨機水平,也就是說,這些夫妻相像程度并不顯著。而當婚齡超過10年,挑選出來的正確率顯著提升,而且婚齡越長,正確率就越高。
這說明,婚姻持續時間越長,兩個人就越有夫妻相。
所以,歲月是一個真正的雕刻大師,它會把信守承諾的人雕成一對兒,彼此成長。婚姻,是兩個人的修行。如果不努力發展自己的全部人格,那么每種愛的努力都會失敗;如果沒有愛他人的能力,不能保持激情、維護親密、信守承諾,那么我們就很難得到完美的愛情。
牽牛出河西,織女出其東。
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
可見,如今享受幸福生活的雙雙璧人,大概神仙也要羨慕呢!
愿你了解了這些心理學知識,不再糾結于愛或不愛;
愿天下有情人都能珍惜這場修行之旅,一起修煉塵世中神話般的愛情。
很贊哦! (人閱讀)
上一篇:影響女人一生的七個資本
下一篇:為什么年輕人懶婚的現象越來越多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