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兩性心理 > 兩性心理
《射雕英雄傳》情愛心理分析,為什么黃蓉愛情成佳話
謝老師2022-09-10 18:32【 兩性心理】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師解讀:金庸是寫情高手,一部《射雕英雄傳》生動地詮釋了找爸找媽的中國式愛情。愛情是什么?愛情就是滿足未曾滿足的需求。穆念慈找爸,找有積極進取心、社會競爭力
金庸是寫情高手,一部《射雕英雄傳》生動地詮釋了找爸找媽的中國式愛情。
愛情是什么?愛情就是滿足未曾滿足的需求。穆念慈找爸,找有積極進取心、社會競爭力強的雄性男性,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慕強心理。黃蓉找媽,找性情溫和的母性男性,是為了滿足童年缺愛的匱乏心理。
穆念慈“比武招親”本身就是優勝劣汰機制,能力差、武功低的被淘汰,能力強、武功高的“王中王”勝出。只要能力過關,其他忽略不計。楊過的輕佻(把她的繡花鞋藏入懷中)、狠毒(九陰白骨抓抓傷義父楊鐵心),都沒能動搖她的癡情半分。顯然,她將楊康“理想化”了。
Ferenzi提出,嬰兒早期對自我的全能幻想會逐漸被養育者是全知全能的信念替代。嬰兒強烈需要相信自己的父母能夠保護他們遠離生活中的所有危險。
穆念慈出身貧苦,一場瘟疫父母雙亡,后被義父收養,闖蕩江湖,飄泊不定。當她將身份高貴、武功高強、行事果斷的楊康理想化為能力超群的權威(強有力的父親)正在掌控全局時,這樣她就可以“避免回憶起當年的驚恐、疾病和傷害襲來的脆弱,甚至面對死亡威脅時的恐懼”。
就像《三十而立》中的王漫妮,一個來自小縣城在上海大都市苦苦打拼的滬漂,經歷房租漲價、顧客騷擾、同行排擠、投資失敗等窘迫和不堪,自然看不起和自己同一起跑線的前男友,在豪華游輪邂逅了財力雄厚的商界精英梁正賢,便不可救藥地愛上了對方,像溺水之人抓到一根稻草,死死不放手。
黃蓉選擇飯店相親,考察男性性情溫和的母性特質和愿意為女人花錢的動力。黃蓉故意把自己打扮成乞兒,店小二狗眼看人低欲拳腳相向,郭靖和她素不相識,卻邀她同桌吃飯。
點單時怎么鋪張浪費怎么來。“先來四干果、四鮮果、兩咸酸、四蜜餞。干果四樣是荔枝、桂圓、蒸棗、銀杏。鮮果你揀時新的。咸酸要砌香櫻桃和姜絲梅兒,不知這兒買不買到?蜜餞嗎?就是玫瑰金橘、香藥葡萄、糖霜桃條、梨肉好郎君。”“八個酒菜是花炊鵪子、炒鴨掌、雞舌羹、鹿肚釀江瑤、鴛鴦煎牛筋、菊花兔絲、爆樟腿、姜醋金銀蹄子。”連伙計都吐舌:“這八樣菜價錢可不小哪,單是鴨掌和雞舌羹,就得用幾十只雞鴨。”
菜冷了怎么辦?倒掉,再用新鮮材料重做熱菜。郭靖眉頭也不皺一下,摸出一錠黃金付賬。分別時,又贈金(兩錠黃金)、解衣(把貂裘披在她身上)、送馬(汗血寶馬)。
愛她就給她花錢。一頓操作猛如虎,黃蓉芳心全梭哈。“我生下來就沒有媽,沒有誰這樣記著過......”“我穿這樣的衣服(換回女裝美若天仙),誰都會對我討好,那有甚么稀罕?我做小叫化的時候你對我好,那才是真好。”
我問過很多姑娘,你為什么選擇相貌平平、成就平平的他啊?她們的回答驚人的一致:“他對我很好啊。”這些姑娘和黃蓉一樣,都是追求無條件的愛。黃蓉家境優越,被父親視作掌上明珠,美中不足的是自己剛一出生母親就難產而死,從未體會過母愛。對完美母愛的渴求,一直在她潛意識里蠢蠢欲動心理咨詢婚戀。
對于追求缺愛女性的策略,武志紅總結為一句話:當嬰兒照顧,當女神崇拜。
問題來了,為什么找爸的穆念慈愛情成了悲劇,而找媽的黃蓉卻修成了正果?答案很簡單:穆念慈的愛情卡在了一元關系,而黃蓉的愛情成功升級到二元關系。
一元關系階段,也稱以人為物階段,核心規則是剝削。處于一元關系的人,會忍不住去剝削、掠奪別人,就像嬰兒剝削、掠奪媽媽的乳汁一樣。因為嬰兒既覺得自己什么都沒有,又認為既然世界一體,所以你的就是我的,我可以肆意使用。
一元關系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追求神回應:我不說,你要知道我在想什么,否則就是不愛我。話說有個段子。男:你又咋的了?女:啊,看來,你真的不懂我。男:不是,我怎么了,你講啊。女:我以為你懂得。男:你要講出來我才知道懂不懂啊。女:不懂的人講了也不會懂,懂的人根本不需要講。男:你不講我怎么會知道啊。女:有些東西不需要講。
二是關系中出了問題,就是對方錯了。曾經有個女性朋友,和男朋友每次吵完架,一定要等著男方來哄她,向她道歉。結果就是在他們結婚前夕,男朋友和別的女人結婚了。是不是很魔幻?
穆念慈的極端理想化和黃蓉的完美自戀,都是在一元關系階段。
情感如飛蛾撲火的周迅,她的婚姻我們不便分析,但幾段情史一看就知道停留在一元關系。她稱李亞鵬“滿足了我對男性所有的幻想”,稱大齊“他包容了我的壞脾氣”“他是我第的二次生命”“沒有他我會死”。
二元關系,也稱以人為人階段,即意識到他和戀人是兩個人。“原來他有自己的需求,需要我去滿足;原來他也有自己的人格,并不受我控制的;原來他也有性欲,不是那么純。”
理想化的愛情要上升到二元關系,必須具備兩個能力:一是去理想化。理想化是成熟戀愛的必要條件,然而隨著個體逐漸發育長大,將依戀對象逐漸去理想化,也是分離—個體化的必要程序。
穆念慈理想化破滅后(“我原以為你是英雄豪杰,沒想到竟是無恥之徒”),要么丟掉幻想如實愛對方,要么慧劍斬情絲華麗轉身。可是她偏不接受幻滅,非要改造對方:“你姓啥?”“你是金人還是宋人?”“你什么時候殺了完顏洪烈?”搞得兩人身心俱疲,苦不堪言。用六神磊磊的話說,寧愿灰頭土臉,愛上泥塑金身。
二是自強。與其將“理想自我”投射在對方身上,獲得“你行就等于我行”的虛假自戀,不如自強不息,自己成為那個“理想自我”。王漫妮結束與梁正賢的狗血戀情后,向魏總毛遂自薦,干了三個月煉獄般的討債工作,出乎意料沒有接受做服裝店店長或討債公司主管的邀請,而是選擇繼續出發,出國讀書見識更大的世界見更多的人。
完美自戀的愛情要進入二元關系,也需具備兩個能力:一是整合“好媽媽”和“壞媽媽”。相信媽媽基本上是好的,有時候是壞的,但壞不會淹沒好。能夠將“好媽媽”內化到心中,成為穩定的內在客體,“心中住下一個愛的人”,不會輕易因為中間對對方不滿而放棄。
郭靖誤會黃藥師殺害了自己的師父江南五怪,遷怒黃蓉,兇巴巴地對待她并將她一人拋在桃花島。如果黃蓉仍處在一元關系的話,她的反應該是“啊,你居然敢吼我?分就分!”事實上,傷心歸傷心難過歸難過,她并沒有分手,相反忍辱負重巧施妙計戳穿了歐陽鋒殺害江南七怪的陰謀,讓郭靖大師父柯鎮惡羞慚不已,知道自己師徒誤會了黃蓉。
二是學會妥協,完成依戀。有個來訪者,向我痛訴老公不讓著他,有時還跟她吵。我說,他也是人啊,他難過時也需要安慰啊。她說,男的不就是該讓著女的嗎?我說,男的讓著女的是指大部分時候,但不是絕對的時時事事讓著你。兩個人過日子,還是需要相互謙讓。后來,這對吵得厲害時甚至提出離婚的小夫妻,長期保持關系的基本穩定,并在關系中表達愛與恨、滿足與不滿、爭執與妥協,最終在這份關系中完成了依戀。
看韓劇是年輕姑娘們喜聞樂見的休閑娛樂方式。最近大家又磕到了一顆糖,《愛的迫降》孫藝珍、玄彬戀愛官宣了。
聰明的女生都知道,追韓劇就是滿足現實生活中愛不夠的匱乏,巴唧嘴滿足完之后該干嘛干嘛。幻想和現實分得門清的女生,運氣都不會太差。而另一類女生也許不關心韓劇,卻把生活過成了韓劇,以人見人愛花見花開車見車爆胎的黃蓉開局,又以情到深處卻成殤的穆念慈結尾。
很贊哦! (人閱讀)
上一篇:老公出軌了-能原諒嗎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