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兩性心理 > 兩性心理
話到嘴邊卻想不起來,短時記憶的遺忘理論
謝老師2022-12-05 05:22【 兩性心理】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今天天氣很好,特別好,非常好。昨晚做了個夢,我很激動,我一定要記錄下來,是小芳,她編著好看的辮子,穿著白色的長裙。小芳對我笑了,我非常激動,她拉著
今天天氣很好,特別好,非常好。昨晚做了個夢,我很激動,我一定要記錄下來,是小芳,她編著好看的辮子,穿著白色的長裙。小芳對我笑了,我非常激動,她拉著我的手,坐在床邊,告訴我——告訴我啥來著?
我怎么想不起來了?(煩躁)
咳咳……很多人都經歷過突然,迅速地忘記一些事情的經歷。比如提筆忘字,話到嘴邊忘了,剛剛問過的號碼與名字一眨眼間又忘記了。
還是挺苦惱的,得想個辦法看看如何解決。本期文章將主要介紹有關短時記憶的遺忘學說。
01.干擾
想象一下,如果你同時看了由同一演員主演的兩部犯罪片,會不會出現把兩部電影的某些情節記串的可能?
再比如說,回想一下自己本來要說出卻突然忘記要說的話的場面,是不是在開口說之前,被其他的事情突然分散了注意力,比如說突然冒出的想法,別人突然的打斷,窗外突然傳來的巨響?
干擾說(interference theory)認為,遺忘的原因是對某些單詞的回憶干擾了對其他單詞的回憶。
A.倒攝干擾(retroactive interference):指新獲取的知識阻礙了對以前學習的舊材料的回憶。
B.前攝干擾(proactive interference):過去學習的材料阻礙了新材料的學學習。
如果學習了一種以上的外語,對這種效應可能就會有非常深刻的體會。例如同時學習法語,西班牙語時,二者單詞的使用可能會出現混淆(前攝干擾),而在混用的時候學習者本人可能毫無察覺。
一般而言,前攝干擾的影響會隨著先前學習量的增加而增加(Greenberg&Underwood,1950)。
所以老年人受到的前攝干擾的影響會比年輕人受到的干擾更大(Ebert&Anderson,2009)
與前攝干擾相關的還有一個有趣的效應:你學習數學已經學習了很久,學習效率正在逐漸的下降。然而,如果你此時轉而學習英語,你的學習效率就會出現一個反彈。這種學習效率的反彈被稱作“前攝干擾釋放(Bunting,2006)”
所以適當的安排自己學習內容的搭配,有利于學習效率的提升哦~
01丨回憶巴特利特的傳說
這是一個和前攝干擾有關的著名實驗,大家不妨一起來試一下~
請閱讀以下傳說,然后不看本頁,試著憑記憶將傳說盡可能完整地寫下來。
一天晚上,兩個來自艾古拉克的年輕人,想下河去捕捉海豹。當他們走到河邊時,四周寂靜下來,并且開始起霧。一會兒。他們聽到廝殺的吶喊聲。他們想,這里可能有一場戰爭游戲。于是,他們躲到岸上,藏在一根大的原木后面婚姻情感兩性心理學。
接著,他們聽到了槳聲,只見來了幾只小舟,其中一只小舟向他們劃過來。這只小舟上有五個人,對著他們說:“我帶你們一起去好嗎?我們要去上游和那里的人打仗。”一個年輕人說:“我沒有箭。船上的人說: "船上有箭。”
年輕人說:“我不想去,去了可能會被殺死,家里人就不知道我的去向了。”接著他轉過來對著另一位年輕人說:“不過。你可以跟他們去。”于是,其中一個年輕人就跟著走了。另一個則回到了家里。
這些戰士繼續逆流而上,來到卡馬拉河對岸的一個村莊。人們下到水中。開始戰斗,有許多人被殺死。
不一會兒,這個年輕人聽到一個戰士說:“快點,我們回家吧!印第安人已經被擊中了!”年輕人這才想到:“哎呀,他們是鬼!”他沒有覺得不舒服,但是人家說他被射中了。
于是,獨木舟回到了艾古拉克,年輕人上岸回到了家里,生了火。接著,他告訴在場的每一個人說:“清注意,我曾經和鬼結伴而行,并且去打了仗。我們這邊有很多人被殺死,攻擊我們的人也有許多被殺死。他們說我被射中,但是我不覺得有什么不舒服。”
他說完后,變得安靜起來,當太陽升起時,他倒在地上。他的口中吐出黑色的東西,臉也扭曲起來。人們驚跳起來,呼喊著。
他死了。
下面是一個參與者的回憶內容:
來自艾杜拉克的兩個年輕人去釣魚。他們到達河邊時,聽到遠方傳來的吵鬧聲.
其中一個人說:“像是在喊叫。”接著,出現了一些乘小舟的人。這些人邀請他們兩個參加冒險活動。兩個人中有一個以家人為由拒絕參加,另一個則參加了。
他說:“可是沒有箭啊!”
船上的人回答說:“船上有箭。”
于是,他加入了。而他的同伴回家去了。那伙人逆流而上,劃到卡洛瑪,開始上岸。敵人向他們展開攻擊,激烈的戰斗爆發了。不一會兒就有人負了傷,接著喊聲大起,說敵人是鬼。
這伙人順流而回。那個年輕人回到家里,他自己并不覺得有什么不舒服。第二天早晨,他試圖講述自己的歷險經過。說著說著,他的嘴角流出了一些黑色的東西。他突然大喊一聲,倒了下去。朋友們向他圍擾過來。
可是,他已經死了。
(來源:“The War of the Chots," fom Renombering: A Snty in Experimental and Seclal Psrcholegy by E C Bartlen Coqpyrighto 1932by Cambidge Univesity Pres Reprintod wih pemissia ofCambridge: UnivritPess.)
這項1932年的研究表明了,先前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會對記憶產生巨大影響,有時會導致記憶受到干擾或者失真。
02丨系列位置曲線實驗
還有一個有趣的實驗也用于探究干擾對遺忘原因的影響:
讀一遍下面的單詞,讀完后立刻回憶,可以按任何順序,但是只能看一遍:
桌子,云,書,樹,襯衫,貓,長凳,光,粉筆,花,手表,蝙蝠,地毯,肥皂,枕頭。
如果你和大多數人一樣,你會發現自己對開頭和末尾的單詞回憶的比較好,最差的是中間位置的詞匯。
實驗發現,詞表末尾的單詞受到前攝干擾的影響但不受到倒攝干擾的影響,同樣的,詞表開頭的單詞只受到倒攝的影響不受前攝的影響。而中間的單詞比較慘,即受到前攝干擾的影響也受到倒攝干擾的影響。
我們把這種現象的出現稱為近因效應與首因效應
近因效應(recency effect):對詞表中靠近末尾的單詞有較好的回憶效果
首因效應(primacy effect):對詞表中靠近開頭的單詞有較好的回憶成績。
近因效應與首因效應在生活中也常常見到:比如“第一映像”,即便對一個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仍然無法忘記第一次見面的映像(首因效應)。在參加面試的時候,排在第一個和最后一個的面試生可能會給面試官留下更深刻映像。
02.消退說
與干擾說不同,另一種解釋信息遺忘的學說消退說(decay theory)認為,信息的遺忘是因為時間的流逝而導致的記憶痕跡的衰減,而不是被其他信息置換。除非采取措施保持記憶事件的完整,否則它就會逐漸消失。
簡單來說,干擾說認為遺忘是多項信息回憶時會造成阻礙,而消退說認為遺忘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信息逐漸的消失。
相比干擾說而言,消退說的實驗難以設計與進行,主流的觀點認為:
1.消退對短時記憶遺忘的影響相對較小(本身短時記憶的時間就很短)
2.大部分遺忘是干擾造成的。即使消退和干擾都造成遺忘,也可以認為干擾的作用最強(Berman et al.,2009)
總結:就短時記憶而言,干擾可以解釋大部分“突然忘記”的短時記憶遺忘現象。干擾有些時候也可以影響長時間記憶中的材料(比如上一篇曼德拉效應),導致記憶的失真。
所以,搭訕的時候記別人號碼名字VX號之類的,還是要悄咪咪的記在小本子上啊~
參考文獻
1.認知心理學(第六版)- [美] Robert J Sternberg
很贊哦! (人閱讀)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