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兩性心理 > 兩性心理
婚姻中最扎心的根本不是背叛
謝老師2022-12-05 02:30【 兩性心理】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我和老公是在大學認識,談了四年戀愛結婚。他比較顧家,脾氣比較溫和,家務也是他做得多,有時打打游戲;我比較偏事業,有時下班還是處理工作,想往上沖;性
我和老公是在大學認識,談了四年戀愛結婚。他比較顧家,脾氣比較溫和,家務也是他做得多,有時打打游戲;
我比較偏事業,有時下班還是處理工作,想往上沖;性生活比較和諧;財務是分開管理,他承擔家庭開銷。偶爾他抱怨我下班工作,不干家務。
在結婚前我發現過一次他在網上跟其他女人撩騷,當時跟他生氣后,他跟我保證不會再犯,我覺得事情就過去了。但結婚四年后我竟然發現他又肉體出軌了。
我以為的幸福婚姻竟然只是我的一廂情愿嗎!
他出軌的那個女人是他同事,對他很崇拜,據他說是主動倒貼他很難抗拒。跟他吵了之后,我才開始反思,可能是我忽略他了,但我確實依賴他,所以對出軌的態度不是很堅定。
后來的一年里他們還是經常背著我開房。他開脫只是圖新鮮,沒有真感情,玩玩而已。在這一年我很痛苦,跟朋友們說,都說他本性如此,讓我離婚。后來我跟家人攤牌,然后搬出去鬧離婚。
這時他又不想離婚,各種挽回,那個女人后來也辭職了,我漸漸又跟他藕斷絲連起來,偶爾一起吃飯、做愛。又這樣過了幾個月,他寫下保證書,說再出軌就凈身出戶,我就又搬了回去。
但最近我又發現他在網上撩騷,我拍下了圖片,但還沒有告訴他。我感覺我之后也不一定還能找到比他更好的人。但一直讓我容忍他撩騷出軌我真的也受不了,很痛苦。我想知道他反復出軌是本性使然沒得救還是還有救?
看完上面的內容,一邊感慨——生活中太多婚內女性,因為被困在同樣的僵局中,走進咨詢室求助。而信中呈現的問題,也是許多被出軌女性的困惑和誤區:
01、女強男弱,注定悲劇?
早在十幾年前,女強男弱的社會風氣尚未這般普遍,觸覺敏銳的導演趙寶剛,就拍攝了電視劇《婚姻保衛戰》。
這位拍一部火一部的導演,在《婚姻保衛戰》中討論了有趣而富有時代意義的話題:在一群事業心日漸旺盛的妻子面前,丈夫要如何安放在家庭中的位置,妻子又該如何平衡事業和家庭。
作為男性導演拍攝的婚戀影片,《婚姻保衛戰》充斥著在男性視角下的臆想——妻子過于追求事業,易引起災難性的后果:女主蘭心重病、工廠失火,只有在丈夫許小寧的幫助和支持下,蘭心才有機會發展事業、婚姻幸福。;時至今日,女強男弱式夫妻在生活中越來越普遍,另一個詭秘的議題也隨之凸顯:這樣的婚姻中,比丈夫優秀的妻子,如何對付第三者?
前段時間,導演劉紫薇在電視劇《白色月光》里,便通過女性視角討論了這一話題,引起網友廣泛熱議。片中的丈夫是一枚貼心又顧家的暖男,深愛自己的妻子。而正是這樣一位暖男,最終也逾界了兩性心理學。
從《婚姻保衛戰》到《白色月光》,從影視劇到生活,人們禁不住疑惑:事業女配居家男,一定會出問題嗎?
我身邊有對夫妻朋友,妻子是個叱咤職場的律師,主外,丈夫是個居家帶娃能人,主內,兩人生活很是幸福。不少女強男弱的關系遇到困惑,來訪者走入咨詢室,經過持續的工作,也能收成更美好的婚姻。
但對于女強男弱家庭,經營夫妻感情,有些普適性的原則:
首先,夫妻二人能通過合理的分工,提升共同參與感,滿足彼此的成就需求。
比如來信中講,兩人“財務是分開管理,他承擔家庭開銷。偶爾他抱怨我下班工作,不干家務。”顯然,兩人生活中共同參與的部分不多,尤其女方在家庭中承擔較少。兩人可以共同商討各自的時間;商議并分工愿意完成的家務種類;共同經營部分或全部家庭財務。
當共同參與感提升,在家庭中就有了成就感,兩人的黏性就能提高。
第二,及時溝通,防止兩人差異過大而疏遠。
兩人需要保持“刻意”交流,哪怕每天只留二十分鐘,分享并傾聽各自當天的經歷。這一點同樣適用于男強女弱。
第三,丈夫不要過度犧牲。
《白色月光》中遺臭萬年的張鑫便是中了過度犧牲這一招。他崇拜自己的妻子,而同是高等學府畢業、同樣擁有設計才華和夢想的自己,卻為了成就妻子而退居二線,最終也因被忽視、價值感缺失而出軌。
最后,“強女”需要培養角色彈性。
什么是角色彈性?就是在工作中叱咤風云,回到家中脫掉職場人的外衣,回歸家人、母親、妻子、女兒的身份……職場要求我們果斷、不帶情緒、就事論事,而家需要我們體諒、表達情緒、相互看見……“強女”妻子回到家中,懂得切換角色,言行舉止都會變化,可以避免相當一部分家庭沖突。
當然,不愿意做這種調整的人,也可以選擇一個旗鼓相當的男人,像《誰說我結不了婚》里田蕾,她和徐海峰便是對十分般配的才子佳人。
但,他們有他們的問題。講到底,這對CP終歸需要另一種角色彈性。不過,那種感情不在今天的討論之列。;02反復出軌,秉性使然?
反復出軌是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往往有幾個特點:
(1)出軌者的需求沒有在婚內得到滿足,包括心理需求,如被關心、被重視、被欣賞、價值感的需求……也包括生理需求,例如性需求和健康的需求。
信件中的求助者意識到“可能是我忽略他了”。并且,求助者很少做家務,說明在家庭中投入精力有限。相反,在婚外關系中,第三者會“倒貼”、“對他很崇拜”……對出軌方是有吸引力的。而求助者的一些表現,也給反復出軌埋了“雷”。
(2)反復出軌者往往邊界不清晰。
信件中,兩人戀愛時,男方就有過一次聊騷,婚后兩次出軌/聊騷,關鍵對方“主動倒貼他很難抗拒”,翻譯過來是:只要有合適的主動倒貼,我就難以抗拒。類似的邊界不清晰,在反復出軌者中十分常見。
(3)被出軌方缺乏明確的底線和態度。
求助者第一次發現男方聊騷時發了火,但在男方保證后就認為事情過去了。婚內出軌時,兩人沒能坐下來好好聊聊,把問題掰開揉碎說清楚,尤其求助者因為依賴男方,沒有明確的底線。
以至于男方“開脫只是圖新鮮,沒有真感情,玩玩而已”,還“經常背著我開房”。這都是底線不清、邊界不明的結果。反倒是后來攤牌,搬出去鬧離婚,男方才真正開始收斂。
(4)出于各種復雜的內心動力,小部分出軌方是對出軌上癮。
前面三種都可以通過努力減輕或避免,第四種往往需要經歷長時間、穩定的心理咨詢,才有機會治愈。
那,前三種情況下,怎么有效遏制反復出軌?;03反復出軌,怎么有效遏制?
大體的思路是,通過滿足出軌方需求、厘清邊界、明確被出軌方底線來減輕甚至避免。尤其有幾個點需要掰扯清楚:
(1)保證書的用處
如同信件中的求助者,很多被出軌方會要求出軌方寫下保證書。
經過專業人員指導的保證書,可以在法律上對被出軌方有一定保障作用,但對保障或促進感情,那是實打實的治標不治本。好比火車行駛在軌道上,你不斷往軌道上架無數的阻擋物,想讓火車停下來,卻從沒檢查一下,是什么燃料讓小火車這般動力十足。
雙方需要坐下來,談一談兩人的問題究竟出在哪里,以至于有了足夠第三者介入的間隙,對癥下藥。
(2)被出軌方明確底線,并敢于承擔對方破壞底線后的后果
信件中的求助者從未正式和男方談過自己的底線,例如可以接受什么,不能接受什么,如果突破了底線她會怎么做,關系會發生怎樣變化,而更為關鍵的是,真的突破底線了,不能只是說說而已……
求助者在搬家鬧離婚后,仍然在問題沒有澄清和解決的情況下,和對方藕斷絲連,也為此付出了痛苦的代價:男方開始重新聊騷。
(3)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
文章畢竟是科普性質的,而面對復雜的婚姻關系和多變的人性,無論是找到問題癥結,還是如何明確底線,學習承擔后果,都不是兩段話就足以概括的。如果按照上述方法不能解決困惑,可以向專業的情感咨詢師求助。;04為什么你無法離開一個反復讓你失望的男人?
也許你會像信件中的求助者一樣說,我們有感情基礎。
是啊,放棄一個曾經相互疼惜過的男人,談何容易。
但這背后往往有著更深層的動力。信件的求助者說,“我確實依賴他”。后面的描述更令人好奇,一個在工作中上進、經濟獨立的女性,為何面對一個反復出軌、令自己痛苦萬分的男性,會擔憂“不一定還能找到比他更好的人”?
現實中,有太多類似略顯匪夷所思的現象:明明是個很優秀的女性,外在內在、硬件軟件,全方位的優秀,卻仍對男性有著過多的依賴,也堅信于對方是自己能找到的最好的人。因此走入咨詢室的人不在少數。
有著這樣議題的女性,往往自我價值感偏低,她們看到的自己與實際的自己并不相符,一小部分相當善于自我貶低。
另外一部分,有著分離的困難,心理上叫“分離焦慮”。
還有一部分,潛意識里追求有傷害的關系。這和成長經歷有很大關系,尤其是童年時期原生家庭所帶來的影響。想要從根本上提升幸福感,需要通過一段時間的咨詢,深入探索,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很多時候我們被困在原地并非因為外界,而是因為內心。
很贊哦! (人閱讀)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