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兩性心理 > 兩性心理
戀愛七年,婚前分手了、阻礙人們結婚的3個因素
謝老師2023-04-27 06:27【 兩性心理】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師解讀:最近,少女有位同學要結婚了,然而等到臨近婚期少女竟然還沒收到邀請,悶悶不樂了好幾天。后來聽同學說,在辦婚禮的空當,分手了。算起來,這已經是少女第三
最近,少女有位同學要結婚了,然而等到臨近婚期少女竟然還沒收到邀請,悶悶不樂了好幾天。后來聽同學說,在辦婚禮的空當,分手了。
算起來,這已經是少女第三對談戀愛談到眼看著要結婚,結果分手的情侶了。
想必大家都聽過,“畢業季就是分手季”。可熬過了“畢業季”,沒想到在結婚前也是一個艱難的時期。少女沒有查到婚前分手的數據,但是用中文檢索和英文檢索,都發現有大量的條目,想必在婚前分手的人不在少數。
為什么會這樣呢?戀愛這么多年都走過來了,一到快結婚了就分手?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種“婚前退縮癥”是怎么回事。
01、婚前關系有什么特殊性
婚前關系(premarital relationships)是指在個體完成擇偶(mate selection)和求婚(courtship)后,結婚前的關系。
婚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有學者認為婚前關系階段可以很大程度上影響婚姻的穩定性。因為在這個階段,情侶已經開始有意識地“進入”到婚姻階段,并模擬在婚姻中,可能發生的事實。
在戀愛期間,情侶之間幾乎以浪漫主義在行事,每天想的就是吃吃喝喝,怎么去做一些可以讓對方和自己快樂的事情。
但是到了婚前關系階段,情侶會以相對理性、經濟、長遠的思考方式進行思考,情侶之間的行事方式也映射了他們在婚后的行事方式。因此,每一件事可能都會被對方賦予深刻且長遠的意義。
像少女的師姐,談了7 年的戀情,眼看著要結婚了。結果突然有一天少女聽到了他們分手的消息。原來,在他們婚期定下之后,師姐的男朋友因學業問題需要在婚禮當天開一個很重要的會,男友毫不遲疑地推遲了婚姻。
師姐無法接受,婚禮是一個人一生最重要的日子之一啊,怎么能說推遲就推遲呢?她由此認定,男友的人生排序中,自己根本不如學業,并上升到兩個人的價值觀不同,這些差異將來還可能體現在很多的小事上…… 這么一想,師姐決定與男友分手。
在戀愛時,我們依據的更多是浪漫主義,而在婚前,我們行事的原則將更多依據社會交換原則婚戀心理學大題目。
我的付出有交換到我想要的回報嗎?如果我在感情中,付出得多,得到得少,那我是不是太虧啦?
雖然聽起來有些經濟,不近人情,但是常常有人將婚姻比作開公司,那么婚前時期,就很像是婚姻的試運營啦。
當然,并不是所有戀情都適合步入結婚的,如果能在婚前發現對方不合適,放棄沉默成本,及時止損,也是不錯的選擇啊。
02、3 個影響婚前關系的因素
依戀類型
有些人在結婚前常常會思考:和 TA 結婚了,我后面再遇到更好的,豈不是虧了?
這類人大概率是回避型依戀人群。他們認為自我價值是高的,而他人的價值是低的,也就是他們很難輕易相信別人。所以他們不愿意被一段情感捆綁住,更別說是法律關系了。
他們較安全型的人來說,也不太熱衷于追求經營一段親密關系的成就感。在婚姻逐漸來臨時,他們內心可能面對更多的沖突,而選擇逃避。
這聽起來似乎有些“渣”。但如果婚前時期,能夠幫助我們避免這樣的“渣”男 or 女,也算是婚前時期送給我們的禮物。
回避型依戀的寶寶想要結婚又無法克服自己的矛盾心理,建議嘗試一下婚前輔導或者心理咨詢呀~
社交網絡
“在訂婚的時候,一遍遍去見對方的親人,真的很頭疼。本來是陌生人,可是因為他的關系,要佯裝親密,真的超級累啊。“剛結婚的一位同事對少女說道。
戀愛是兩個人的事,但結婚就是兩個家族的事。面對對方龐大的家族和從小玩到大的好友,確實是一件耗神又復雜的事情。你自己和你們的感情,被不斷的評估,各種價值觀在短時間內發生無數次碰撞,不影響感情怕是不可能的。
心理學研究也表明,兩個人的社會網絡重疊程度可以預測兩人婚后的穩定性。
為了避免婚前退縮,可以在戀愛的時候就嘗試著進入到他的社交圈,去接納 TA 愛的人吧,這可能會使你們的關系更加穩固。
承諾
承諾也是影響婚前關系的重要因素之一。
這里的承諾是指持續親密關系的意圖,也就是說你想和 TA 共度一生的意愿。承諾是指向未來的,情侶之間的承諾越強烈,那么你們面對障礙時,就越有克服障礙的決心和勇氣。
尤其是在婚前關系階段,兩個人的感情會受到來自四面八方親友的評判,有些人在聽到這些聲音后,就產生了動搖,不知是不是真的愿意跟彼此共度余生。
因此,建議正在熱戀中的情侶們不要等到結婚了再去想承諾的事,一段健康穩固的感情,除了激情和親密,還要有承諾的保護。
如果你們戀愛期已經有了穩固的基礎,婚期臨近時或許會些許動搖,但是靜下心來想想眼前的人可以持續地給你親密關系嗎?或許可以使我們撥開眼前的迷霧,更好思考這段關系的走向。
你真的愿意和 TA 攜手共度一生嗎?
這里有份簡易的承諾量表,大家可以測測看。
承諾量表共有12個問題,每個問題有 5 個選項,分別是1分的“一點也不”、2分的“稍微有點”、3分的“中等程度”、4分的“非常符合”和5分的“極其符合”。
1.我感覺與伴侶的聯系非常緊密——非常依賴于我們的親密關系
2.看到伴侶受苦我會心痛
3.如果親密關系進展不順利,我會很受影響
4.平心而論,這段關系比我的家庭和朋友更加重要
5.我規劃好了這段關系的長期走向(比如,我設想好了幾年后和伴侶在一起的情形)
6.我和伴侶開玩笑時會談到我們變老時的情形
7.要想象我和伴侶的長久未來,這對于我并不困難
8.當我制定自己未來計劃時,會顧及自己的決策對我們關系的影響
9.我打算保持這段關系
10.我希望維護好自己的親密關系
11.我想使自己的親密關系進展順利
12.我的直覺告訴我要繼續這段關系
將以上分數相加,得分越高就越對關系承諾。
評估完以上 3 個因素,可能會有人覺得,“完了,我的另一半好像以上都不達標。”有的人就是回避型依戀,不愿意進入婚姻;有的就是很難融合到對方的社交網絡中(或者說發現對方家族太不靠譜);而有些人真的給不了承諾。
那在這時,可以緩一緩,好好想想你們真的適合結婚嗎?
事物有自然生長和發展的規律,有些事情,我們努力可以做到,有些事情,努力也完成不了。如果沒到結婚的節點,我們就逼迫著自己或者對方結婚,將不穩定的種子埋在婚姻里,恐怕也不是好的選擇。
03、想要結婚,該如何順利度過婚前關系?
更多自我表露
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是指將自己的信息透露給對方。
Sprecher 和 Hendrick 研究發現,戀人彼此的自我表露越多,他們就感到越幸福。
還記得少女生日的時候和男友聊天,男友講起自己的原生家庭,并說到自己可能攻擊性和控制欲都比較高。男友講完那些后,少女并沒有覺得他有什么不好,反而更加理解他了,感覺兩個人的距離更近了。
這樣的感覺會促進戀人之間的承諾,因此他們之間的關系會更加穩固。
當然,在婚前關系中,自我表露也需要一定的方法。
在自我表露中,盡量用積極正向的語言表達;
對對方的個人信息表現出興趣和同理心,在異性戀中,男性能做到這點尤其有價值;
對對方的表達做出應答。能夠感知到的伴侶應答性行為,對親密關系的發展至關重要。
面對沖突時的做法
同事跟少女說,結婚雖然是一個人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但婚前卻是最容易吵架的時候。要見無數次對方的家長,一遍遍打理人際關系,選喜帖,選飲品,選婚紗,選菜肴等等等等。而在這每一個決策中,都有可能和對方大吵一架。
好在,Fitzpatrick 等心理學家并沒有發現沖突的頻率和次數對于關系穩定性的影響。而面對沖突的態度則是關鍵。出現問題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怎么解決問題。
戈特曼提出了三個“不要”,可以使我們更好地面對沖突:
不要退避
當你的伴侶提出關心的問題或抱怨時,切記不要逃避。問題擺在那里自己是不會消失的,與其滋養它,使它越來越大,不如攜手伴侶及時將它扼殺在搖籃里。
不要消極
漫畫家幾米曾說過,“溝通30%是內容,70%是態度。”
不用消極的態度去解決沖突,你可能已經成功了一半。
不要陷入負面情感相互作用的怪圈
當你意識到你和伴侶正在你來我往的破口大罵,討論變成了指責,建議變成了侮辱時,請停止。休息 10 分鐘,調整自己的心態,向對方道歉,并重新回歸到之前討論的問題中去。
寫在最后
少女并不覺得婚前時期是一個有害于婚姻的時期。
正相反,婚前時期發現問題的時期。這些問題往往一開始就存在,只是甜蜜愛情的浪漫主義蒙住了我們的雙眼,而婚前時期,則讓我們發現、思考、解決那些問題,使我們更好地進入婚姻,或者趁早發現對方不是適合的人。
如果你們可以順利度過婚前時期,那么恭喜你,你或許真的遇上了值得托付一生的人;而不幸分手的人,也請不要過分難過,婚前時期或許是在幫你及時止損。
點個在看,希望我們都能找到對的人。
很贊哦! (人閱讀)
下一篇:女孩子最需要的是戀愛感。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