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兩性心理 > 兩性心理
埋葬愛情的婚姻大多沒有愛情,只有荷爾蒙的腥臊氣
謝老師2023-05-16 20:13【 兩性心理】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師解讀:對很多已婚人士來說,婚姻就像一部愛情消亡史,無奈且令人沮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這種觀念已經成為一種普遍共識——婚姻消磨激情,摧毀浪漫,扼殺愛情。而逐
對很多已婚人士來說,婚姻就像一部愛情消亡史,無奈且令人沮喪。
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這種觀念已經成為一種普遍共識——婚姻消磨激情,摧毀浪漫,扼殺愛情。而逐年上漲的離婚率,仿佛也印證了這個論調。
但也許這只是婚姻中的失敗者的托辭。愛情雖然如風中燭火一般脆弱容易熄滅,但好的婚姻可以像一雙大手,牢牢守護住這奇跡般的星火。
而初級的愛是一種深深的束縛和纏繞,并讓人沉淪苦海。
婚姻并不是愛情的墳墓,真正的愛情送葬者其實是每個即便進入婚姻,也仍然不懂愛情的人。
把婚姻看得太簡單——愛上幻想中的人
婚姻之所以會埋葬愛情,是因為很多人的“愛情”只有荷爾蒙的腥臊氣,缺乏基于對彼此了解與欣賞沉淀下來的情義。
譬如當年的才子佳人,李敖與胡因夢婚戀心理工作室干啥的。
1979年,李敖在臺灣見到了剛從紐約回來的胡因夢。那時44歲的李敖,幾乎在一瞬間就愛上了這個26歲姑娘。在李敖瘋狂的追求下,這對情侶步入婚姻的殿堂。可這段婚姻僅維持了3個月零22天。
后來有人問李敖,當初你對胡因夢傾盡所愛,而胡因夢也對你癡心依舊。你怎會舍得離棄呢?
李敖的答案卻是愚蠢的有些好笑:“有一天我無意推開沒有反鎖的衛生間門,見到蹲在馬桶上的她因為便秘憋的滿臉通紅,實在是太不堪”。
李敖與胡因夢之間當然不可能只是因為蹲馬桶而離婚,他們離婚的理由太多了,罵岳父、與胡因夢朋友的財產糾紛等等,但這些都不是根本原因。
真正的原因是,他們愛得太沖動也太虛幻了。
李敖愛的是那個在他的文字里又漂亮又漂泊,又迷人又迷茫,又優游又優秀,又傷感又性感,又不可理解又不可理喻的新女性胡因夢。
而胡因夢愛的是那個狂浪不羈,才華震驚文壇,人在中年還有一顆赤子之心的李敖。
但遺憾的是,他們都沒有愛上生活中彼此真實的樣子。
佳偶天成是故事,落地到現實生活中,靠天意成全的“美滿”多半是事故。情投意合、一生相伴如初見的夫妻,靠的是彼此的相互看見、懂得與欣賞。譬如林徽因和梁思成。
在林徽因和梁思成成婚那一晚,梁思成問她:“這個問題我只問一遍,以后再也不提。為什么你選擇的人是我?”
林徽因回到:“這個問題很長,我要用一生來回答,你準備好聽我回答了嗎?”
后來的他們,便在民國亂世,廝守一生。
二人還在熱戀時,追求林徽因的人還有徐志摩和金岳霖。這兩個民國浪子在林徽因筆下也顯的有趣,浪漫和可愛。可林徽因卻始終守在梁思成這個略顯木訥的書呆子身旁。
二人婚后,梁思成曾詼諧地對朋友說:“中國有句俗話:‘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可是對我來說是,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
一天,梁思成從外地回來,林徽因很沮喪地告訴他:“我苦惱極了,因為我同時愛上了兩個人,不知道怎么辦才好?”
梁思成聽了以后非常震驚,一種無法形容的痛苦籠罩了他,經過一夜的思想斗爭,雖然自己痛苦,但想到另一個男人的長處,他毅然告訴林徽因:
“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選擇了金岳霖,我祝你們永遠幸福。”
不是一己私欲的喜歡而產生的占有欲,而是基于對林徽因深度了解后產生的靈魂層面的欣賞。都說愛是自私的,但梁思成對林徽因展現了愛情無私的一面。
“我愛你,如果你不愛我,那我便獨自相思。”
而林徽因,不僅沒有離開他,反而感動萬分地對梁思成說了一句能讓世上所有男人都無法拒絕的話:
“你給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將用我一生來償還!”
林徽因對梁思成的愛也是真實不做作,你愛我愛的如此之深,那我便用我的愛來一生回報。
婚姻從不簡單,婚姻就像是愛情的「測謊儀」,它會真切告訴接受測驗的人是否擁有真實的愛情,只有直觀過彼此靈魂,沉浸入對方生活的愛情,才能亮起綠燈,安然度過檢測。
把婚姻看得太輕——結束的勇氣大于愛人的能力
知乎上有一個話題,【那些相親結婚的人,后來怎么樣了?】
所有回答里,無論婚后生活幸福與否,都逃不開一句話:“各方面條件都挺合適的”。
理由大都是因為家庭、社會壓力而結婚。而最該看重的性格、生活習慣、價值觀卻鮮有人談。
這給人一種感覺,相親除了條件,最關鍵的竟然是運氣。
運氣好自然順風順水,運氣不好很可能就會像這個問題里贊賞最多的回答一樣,日子越過越沒意思,甚至離婚可能都會是一種解脫。
如果兩個人對雙方的性格缺乏了解與包容之心,在多次溝通后很可能發現雙方三觀不一致,談何解決問題。這便導致了溝通變得無效。
結婚代表夫妻把愛情帶到了每天的生活中,例如懶得不換燈泡并不能靠溝通解決,而是需要對婚姻中自己的定位與責任有一個清楚認知。
否則溝通便失去意義,當兩個人無法在一段婚姻中做出犧牲而達成某種平衡的時候,當每個人都是自私的希望兩個人的生活能夠按照一個人的意愿發展的時候,交流只能夠變成辯解和爭執,語言只能夠成為自私的各種借口和責備。
一言不合,便一拍兩散。
與其說這類夫妻在婚姻中缺少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如說是缺乏解決問題的意識,不具備婚姻中共同成長,彼此成就的認知。
把婚姻看得太重,試圖捆綁彼此的人生,來補足自己的殘缺。
“人類抵抗孤獨,渴求和試圖獲取愛,最后卻以虛榮、懷疑、欲望、婚姻......各種方式扼殺它。”
在《泰坦尼克號》中,Jack和Rose給觀眾呈現了一種經典的愛情范本,人們除了在電影落幕時流淚,也有觀眾做過一種比較生活化的揣測,如果這對戀人能夠平安上岸,那他們之后的生活也許會變成電影《革命之路》中的夫妻,試圖通過彼此糾纏折磨來滿足自我的欲念和人生。
電影《泰坦尼克號》
電影《革命之路》
在這部電影里,Jake變成一個做著無聊工作只為養家的上班族Frank,Rose變為一個曾有過光彩表演事業的中產階級太太April。
日復一日的單調生活,讓不甘于被迫放棄演員夢而去做家庭主婦的April,提出了一個改變現狀的辦法——全家搬去巴黎。
Frank雖在April說服下同意這個決定,但當升職的機會擺在面前,他被這種巨大的誘惑力和穩定感所吸引,選擇背叛和妻子的約定,所以當April再次意外懷孕時,他大松了一口氣。
這是他的自私,他慶幸有一個順理成章的犧牲妻子的愿望,成全自己熟悉安穩的生活的機會。
April表現得歇斯底里,她不能接受這個新的生命阻礙自己通往新生活的道路。她深知丈夫會以此為理由拒絕搬去巴黎,斷送釋放自我最后的幻想。幾經猶豫,她選擇自己在家流產,最終因出血過多而喪命。
給我感觸最深的是April的絕望,她像一只被困在名為“家”,實則是婚育牢籠的金絲雀,想盡辦法飛向天空,希望改變生活,尋求一種新的自我實現的生活。
她甚至嘗試帶著牢籠一起飛翔,可惜牢籠堅固且沉重,最后只能在一次又一次掙扎中殞命。
婚姻里如果需要其中一方犧牲自我才能得以維系,那說明關系已經出現問題,若找不到正確的方式去解決,感情會被反噬。而犧牲自我只能算是飲鴆止渴。
婚姻并不簡單,愛情就像是海岸邊的礁石,婚姻中單調重復的日常便是一波又一波不停拍打著礁石的海浪。
有些愛情因為不夠謹慎而被拍入海底,有些愛情因為不懂海浪的威力被沉入海底,又有些礁石因為恐懼海浪便從內部相互吞噬,直至鏤空被海浪輕易擊碎。
很多人抱怨愛情的難得與脆弱,其實這樣認為的只是一群從未見識過真正的愛情,卻誤以為愛情拋棄了他們的可憐人罷了。
寫在最后:
婚姻不是愛情的墳墓,讓愛情變成墳墓的是我們與生活與伴侶相互博弈,相互碰撞時的冷漠和自私。
阿蘭·巴迪歐說,“愛情是最小規模的共產主義”,這意味著雙方需要平等的位置,需要雙方共同交付真心和愛意。只有一方去努力是不夠的。
婚姻因為愛情而偉大,愛情從不因為婚姻而止步。只要人類不終結,愛情永遠存在。
很贊哦! (人閱讀)
下一篇:成為暖男的十個小技巧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