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窮人和富人區別在于思維差異
謝老師2022-12-02 10:44【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師解讀:2019年剛剛過去,很多人給出的年度關鍵詞卻是:我太難了!是呀~加班趕不上地鐵;上班被罵還要微笑服務;男子醉倒地鐵妻子趕來擁抱安慰;受了委屈卻只能一個
2019年剛剛過去,很多人給出的年度關鍵詞卻是:我太難了!
是呀~加班趕不上地鐵;上班被罵還要微笑服務;
男子醉倒地鐵妻子趕來擁抱安慰;受了委屈卻只能一個人蜷縮在角落哭....
多少個夜晚,心酸似如潮水涌動,崩潰過后還要假裝堅強。
生活中刺痛我們的,往往是那些無能為力的瞬間。
回顧這2019一年,不僅年初的立的目標沒有實現,反而又增加了一屁股欠款。
離25歲、30歲、35歲這些“大關”越來越近,自己卻離想過的生活越來越遠。
越窮越忙,越忙越窮,我們總是容易陷入這種惡性循環心理咨詢師報名培訓。
1、成年人的難往往都是因為沒錢
你有沒有計算過,2019年總共賺了多少錢?
有人說是十幾萬,有人說三十多萬。
如今,身邊越來越多的人在拿命博這些錢,
然而我們越努力,越被社會啪啪打臉——
即使加班到凌晨,也面臨著35歲被裁員的危險;即使努力到年薪30萬,卻依舊付不起一個50平的首付;即使吃再多苦,經濟寒冬依然有1/3的人面臨著失業,被房車貸壓得喘不過氣來;
即使省吃儉用多年,家人生一場病,不僅全家積蓄瞬間清空,還身負貸款....
劉先生爸爸生病醫藥賬單
年輕的時候,我們總想著以后就好了。
可真正過了5年、10年,焦慮和貧困卻不減反增。
社會發展,房價漲速是工資的好幾倍,大部分人,靠固定工資永遠買不起自己的房子;10年前,20萬是一筆巨款,而今天,連一線城市的廁所都買不來;豬肉、房租、打車....吃穿用住行360度全方位上漲...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寄希望于努力工作掙錢、攢錢,寄希望于未來。
卻忘記了如果不改變當下,未來等待我們的將會更貧窮、更艱難。
2、窮人和富人區別在于思維差異
我見過很多人,人到中年,還在為錢奔波;也見過有年輕人,工作2年,就賺到了人生的第一個100萬。
產生如此差距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2019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三位學者研究發現:窮人和富人的區別關鍵在于“思維”。
相比于窮人努力掙錢+攢錢的思維模式,富人更喜歡投資利用錢生錢。
換句話說:窮人喜歡為錢工作,而富人喜歡讓錢為自己工作。
如今,中國早已過了勞動回報率增速的年代,靠人賺錢遠遠沒有靠錢賺錢快了。
太多時候,就算我們拼死拼活從月薪幾千努力到月薪幾萬,可能都不如身旁朋友幾年前買套房或者趕上了牛市。
扎心么?可事實就是如此。
其實,不是我們不夠努力,而是缺乏富人的“復利”思維。
所謂復利思維,就是把幾百變幾千,幾千變幾萬,幾萬變幾十萬...
可以說,一個人越來越值錢的跡象,就是通過復利思維,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
3、無論現在還是未來,理財是人人必須懂的技能之一
巴菲特曾說:“財富就像是滾雪球,重要的是要找到很長的坡。”
而理財就是實現財富自由最重要的手段。
提起理財,生活中大多數人都知道非常重要,但卻在潛意識里認為只有擁有很多的錢后才配理財。
這其實是非常錯誤的想法。
因為哪怕每個月只有幾百、幾千,都可以用來理財投資,不過是少買一件衣服、少下一頓館子的事。
我認識的一個90后投資大咖蓉蓉,8年前月入4000的她通過把自己的錢合理規劃,在理財的第1年就掙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20萬,后來又通過投資房產把20萬變成了200萬。
由此可見,一個人是否具有投資理財思維和能力,是拉開貧富的關鍵。
面對理財,有人要么認為把錢存在銀行就是“理財”,要么把“理財”和“投機”、“暴富”劃上了等號,要么就是各種投資虧損連連....
其實,理財是一項技能,是一種思維模式,是一種能力。
理財需要付出時間精力,需要進行系統的訓練,需要懂經濟周期和規律。
因此,想要快速入門,還需要專業人士的指點和幫帶。
很贊哦! (人閱讀)
上一篇:如何認識自己了解自己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