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兩性心理 > 兩性心理
離了3次婚,為什么還是找不到理想的丈夫
謝老師2023-07-22 06:27【 兩性心理】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室:張女士離了3次婚,現在一直單身。她覺得自己長得不算難看,穿著也很整齊,看上去是一個很有修養的女性。不知道為什么自己就是找不到一個能托付終身的人。張
張女士離了3次婚,現在一直單身。她覺得自己長得不算難看,穿著也很整齊,看上去是一個很有修養的女性。
不知道為什么自己就是找不到一個能托付終身的人。
張女士說自己對丈夫要求不高,只要有學識、有修養、身體一般健康就可以。
咨詢師請張女士首先把三任丈夫的優點和缺點寫下來,以此觀察她心目中理想丈夫是什么樣的。
第1任丈夫,長相好看,但對自己關心不夠。
第2任丈夫,有錢,但好賭博,愛撒謊。這段婚姻是張女士提出的離婚。
第3任丈夫,網戀認識的,有學識,也守得住寂寞,但掙不到錢。張女士覺得空有知識,不能轉化為財富。
縱觀下來,張女士其實對丈夫的要求既包括長相、學識、也包括物質財富,還是蠻高的。
緊接著咨詢師又讓張女士寫下來自己的優缺點兩性心理圖片。
張女士說自己善良、熱情、長相合格、有素質等等。
01、撥云見日
訪談至此,觀眾感覺到張女士可能對伴侶要求太完美了,所以很難找到理想的另一半。
但是,簡單的說教工作顯然不能讓張女士放棄自己的高要求,不然她也不會連續的結婚、離婚。
咨詢師使用了隱喻故事,請張女士從中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角色。
第一個是白雪公主,在睡夢中等待自己被王子親吻和喚醒。第二個是灰姑娘,主動去尋找自己的王子。第二個是怪物史瑞克里的公主,經過千辛萬苦的磨難,終于和怪物修成正果。第四個是一個女子,面朝大海等待了10年,期盼自己的白馬王子駕著帆船到來。最后她終于實現了愿望,等來了白馬王子。
可能出乎大家的意料,張女士并沒有選擇最后一個故事,做等待的女子。而是選擇了第一個。
張女士說,沒有選擇最后一個故事,是因為自己知道那種等待太苦了,自己不想再重新來過一遍。
咨詢師追問:因為你覺得不可能等來是不是?
張女士回答:是的。
咨詢師說:為什么這么肯定?張女士:可能是和我照顧父親的一段經歷有關。父親曾經在我小的時候出軌,后來我和他多年都不見面不聯系。
咨詢師:你是恨父親的?張女士:是的。父親可能不知道,但我其實很恨他。直到他前幾年病危,我去照顧他。我和他說,爸爸,你這輩子也是挺苦的。
因為我的媽媽文化水平不高,爸爸和媽媽交流不到一塊兒去,同時又要一個人掙錢拉扯大我們姐妹幾個人,一輩子其實沒有為自己而活過。
在他病危的那些天,我告訴了他我覺得他過的挺苦的。
咨詢師:所以你一直希望不像父親一樣。要從不滿意的生活中解脫出來。張女士:是的。
咨詢師分析道:
其實張女士一直是背負著父親和自己的雙重愿望,她也希望替父親找尋理想的婚姻的樣子。
這是她的心結,也是她這么希望尋找完美男人和完美愛情的動力。
02、專家支招
咨詢師給張女士的建議是:
把自己對婚姻的要求排位調整一下。
首先,婚姻和愛情最根本的是本能的喜歡。也就是常說的一瞬間、第一眼就看上了。
當你不知道他的背景、家庭和生活,當一個陌生人出現在你的面前時,你憑借本能喜歡上他。這是愛情的基礎。
第二位的是生活習慣,這決定你們兩人是否能過到一塊兒去。
第三位才是才華和其他東西。因為婚姻里的夫妻二人,很少是討論學術的。一個博士回到家,較少和自己的妻子討論專業的話題。
過去,張女士正好是把這三個因素的排位排反了。
感想
是的,世間沒有完美男人,也沒有完美愛情。
每個妻子都應該像閱讀一本書一樣,閱讀自己的丈夫,也就是說抱著欣賞的態度,多看丈夫好的一面,這樣積極得多。
當我們對完美過度追求的時候,應該反思一下自己這份執著來自于哪里。
聽了咨詢師的分析,張女士認識到自己對完美男人的追求,實際上是背負了父親和自己的雙重愿望,自己希望替父親完成這個任務。
她決定下次婚姻按照咨詢師說的,先看本能喜歡與否,把學識素質等往后面排一排,也許這樣自己過得會更加幸福。
小編悄悄的說:最近我們開通了投稿欄目哦。從公眾號菜單欄里最右邊的按鈕了解詳情吧。歡迎你在這里向更多的人傳播你的思想和觀點,和更多的同行切磋交流!
很贊哦! (人閱讀)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