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兩性心理 > 兩性心理
心理醫生眼里的“愛情”是什么樣的?
謝老師2023-04-25 19:43【 兩性心理】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室:8月25日是農歷七夕節。愛情,被認為是亙古且永恒的話題。文學家眼里的愛情,是梁山伯與祝英臺;史學家眼里的愛情,是乾隆和富察皇后;數學家眼里的愛情,是
8月25日是農歷七夕節。愛情,被認為是亙古且永恒的話題。
文學家眼里的愛情,是梁山伯與祝英臺;
史學家眼里的愛情,是乾隆和富察皇后;
數學家眼里的愛情,是笛卡爾心形函數;
那么,心理醫生眼里的愛情,到底是什么樣子?
追求穩固的“三角關系”;愛情是兩個人的事,容不得第三者。但心理醫生眼里的完美愛情,卻需要“三角關系”的穩固性。
親密(intimacy)、激情(passion)和承諾(commitment),構成了美國耶魯大學羅伯特·斯滕伯格(Robert. J. Sternberg)教授認為的“愛情三角形模型理論”。
組合類型表現親密喜歡式戀人未滿激情迷戀式怦然心動承諾空洞式政治聯姻親密+激情浪漫式曇花一現親密+承諾伴侶式平淡是真激情+承諾愚蠢式見異思遷三個因素都無無愛式算不上愛三個因素均有“完美”式天作之合
斯滕伯格認為,唯有具有全部三個核心,才能形成更理想、更穩固的愛情關系。
是愛?還是喜歡?在心理醫生的眼里,“愛情”和“喜歡”實在是太容易區分了。可以通過心理依戀、利他行為、親密度這三個因素的不同來加以判斷。
01、心理依戀不同
在感到孤獨時,如果迫切而專注地想要某人的陪伴。而且,如果換做其他人,無法紓解這種需要寬慰的感情,才稱得上是“愛情”的范疇。
否則,在心理學領域來說,還只是“喜歡”的程度。
02、利他行為不同
愛,伴隨著責任。不僅希望對方滿足能自己的需求,還會高度關注對方的狀態并予以支持。
在愛情中,人們會認為“讓對方快樂和幸福”是自己的責任,在發生不合時也會更加寬容,表現出頻繁的利他行為兩性心理基礎知識。
03、親密度不同
人們常用“如膠似漆”來形容夫妻之間的恩愛。在愛情中,伴侶的親密度更高,會需要通過身體接觸來提升親密度。
與之相對,止步于“喜歡”的狀態時,雙方不一定有身體接觸,也不太容易提升兩人之間的親密度。
不同階段的喜歡與愛情
在一些特別的人生階段,面對感情,人們很容易陷入迷惘的困境。為此,心理學家也專門給出了一些建議。
01、青春期
青春期正是無處安放的荷爾蒙爆發的時期,少年、少女們大多渴望在校園里尋找愛情,但也需要正確識別愛情和喜歡,不要跌入盲目的“甜蜜陷阱”。
對方帥氣或者陽光,靚麗或者溫柔,有過一次眼神接觸,或者某一場合照顧了自己,很多青少年便會懵懂地喜歡上了對方。
愛情與喜歡的差別,是它并不止步于心動。愛情是敢于給出承諾的勇氣,是讓彼此的生活更美好的責任,是要自己變得更優秀的認知。
青春期的愛慕是美好而珍貴的。處于這個年齡段的少年,應該努力經營自己,才能在未來的旅途上吸引更優秀的人,遇見更美好的愛情。
02、熱戀期
理想的愛情,應當是積極的、正向的,能夠引導雙方共同構建和諧生活。
如果一段關系或感情帶來的只有負面的情緒,讓您否定自己,或讓您遠離其他親密關系,則需要警惕。
愛情可能也會伴隨著低落、焦慮等負面情緒,如果經常出現這種情況,需要冷靜下來,看看這段關系中出現了什么問題。
如果在親密關系中經常感到被否定,則需要警惕這段關系。必要時,需要跟伴侶開誠布公地談談。帶有否定意義的言語,例如:
對人格的否定:“你怎么這么笨”
對外形的否定:“我怎么瞎了眼了才看上你”
或對其他親密關系的否定:“你看你那些不著邊際的朋友”……如果對方讓你遠離其他親密關系,例如父母、朋友、同事等,甚至切斷你跟外界的社交往來,需小心這段關系。
熱戀可能會讓人“智商為零”,需要讓自己時刻保持清醒,不要掉入所謂愛情的盲目陷阱。
03、育娃期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終身伴侶是否合拍,影響著人們下半生的軌跡。
在“愛情的結晶”降生后,從二人世界變成三口之家,一些媽媽會出現給予孩子和老公的愛不均衡的情況。
有的媽媽會覺得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續,在寶寶出生后,把所有的視線都放在孩子身上。
在這種時候,如果無法平衡夫妻之愛與父母之愛,或者夫妻之間沒有均衡好撫養孩子的職責和壓力,可能會引發爭吵和疏遠。
實際上,在這個人生的新階段,夫妻雙方更應當增進溝通,相互引導,彼此理解。
無論遇到什么困難與困惑,都不應該忘記熱戀時的親密、激情和承諾。而這,正是愛情所帶來的貫穿一生的責任。
很贊哦! (人閱讀)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