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迷信”有時候還是可以信的
謝老師2021-03-24 13:02【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師解讀:中國人比較相信風水,命運很多人會去找“大師”算卦,很多人結婚,起名字等等都會去“算命”,很多人說這都是迷信,其實有很多時候“迷信”有時候還是可以信
中國人比較相信風水,命運很多人會去找“大師”算卦,很多人結婚,起名字等等都會去“算命”,很多人說這都是迷信,其實有很多時候“迷信”有時候還是可以信的,當然很多的“迷信”并不好,會害人害己,你是個“迷信”的人嗎?
有個朋友媽媽去算命,告訴朋友“今年會破財,要小心!”
其實分析一下,這個“命”算的很準
這句話真的是完全不可證偽,無論出現的是哪種結果,都是對它的證實。
今年虧錢了,朋友媽媽就會說“你看,人家算命的說今年會破財吧。”
萬一今年沒虧錢賺錢了呢,朋友媽媽又會說“你看,幸好今年我給你算命了吧,小心之后就沒破財。”
畢竟能成為“大師”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那迷信是不是就純粹什么用都沒有,只是文字游戲呢?
迷信的本質
迷信的定義是“非理性地相信某種行為或儀式具有超自然的效果”。
1.人天然會對所有事物做出解釋
人腦的特性之一,就是會對所有事物都做出自己的解釋。
在中國古代,自然科學知識還不夠豐富的時候,上至天子下至草民,都認為是雷公電母、風伯龍王在負責什么時候下雨、什么時候打雷。
一到干旱年景,皇帝就會下罪己詔,并煞有其事地登臺向龍王求雨,當時哪怕是最智慧的學者們都很認可這樣的做法。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全社會迷信呢?
因為,在當時的認知條件下,如果不想象出一個龍王在行云布雨的話,人腦就無法解釋刮風下雨的現象心理咨詢醫院電話。
現在,雖然自然科學有了很大的發展,但人類依然未能認知這個世界的本質規律,用現有的科學理論不能解釋的自然和社會現象還有很多很多。
在這種知識不足的情況下,迷信自然而然就產生了。
而且,即使人類整體的知識足夠豐富了,但個人因為知識和經驗的不足,依然會有個體的迷信產生。
2、人對未來確定性的追求
人的大腦天然不能容忍不確定性,因此我們總是在追求一種未來的確定性。
這就是為何各種行業趨勢分析、年度十大預測等會受人追捧的原因。
但不幸的是,現代的各種科學理論在預測未來這件事上的表現實在是有點拿不出手。
無論是股票專家對股市的預測,政治專家對國際形勢的預測,還是選舉專家對選舉結果的預測,正確率很多時候還不如一個拋硬幣的猴子(英國一只叫保羅的章魚對南非世界杯結果的預測,也完勝眾多體育專家)。
迷信對個體的積極價值
既然迷信是不可避免的,那么除了被我們喊打喊殺的斑斑劣跡之外,迷信還有沒有什么積極的價值呢?
對于個體而言:
1、迷信可以強化一個人的信心
2、迷信可以提高一個人的韌性
1、迷信可以強化一個人的信心
眾多體育明星之所以有各種奇葩的迷信動作,其實就是為了增加自己獲勝的信心。
在其它條件都完全相同的情況下,信心多一點的人成功概率總是會更高一些的。
迷信可以提高一個人的韌性
為什么有的人在遇到接二連三的致命打擊后,還會百折不撓、一往無前呢?
有文化的人更多是因為對主義的信仰(比如新中國的開國元勛們),或者是對士人氣節的堅守(比如陸秀夫、文天祥等)。
但文化程度不高的人,靠的可能就是迷信了。
美國著名學者、終身哲學教授、普利策獎(1968年)和自由勛章(1977年)獲得者威爾·杜蘭特及其夫人阿里爾·杜蘭特,在其代表作《歷史的教訓》(中紀委推薦讀物哦)一書中,講了一句話是對迷信可以提高韌性的最好總結:
“對于失意的人而言,某種不可思議的超自然希望是替代絕望的唯一選擇。”
迷信之所以叫“迷”和“信”,就在于它是沒有科學依據的,無理由、無任何思辨地盲目相信某種東西。
這樣的思想和行為本身并不可取,而且它也確實導致了很多社會惡習。
但為何迷信破除不了,甚至在高級知識分子中都廣泛存在呢?
即使是提出物理學三大定律的牛頓,這么具有科學素養的人,他也相信萬有引力是神的第一推動力。
這是因為在人類現有的認知水平下,迷信是不可避免的。
我們對所有事物追求解釋的本能,對未來確定性的追求,都是迷信源源不斷產生的根源。
既然迷信不可避免,那我們更合理的做法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在能依靠自己努力,在能利用科學方法的情況下,遠離迷信;但在需要信心加持,或者走投無路的情況下,用迷信鼓舞下自己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很贊哦! (人閱讀)
上一篇:面包男孩身亡誰的責任還敢遞食物嗎
下一篇:九型人格分析:你是幾號人物?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