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馬醫生教你如何判斷孤獨癥的寶寶?
謝老師2022-09-07 20:13【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室:在我們醫院兒科腦病康復中心,主要有三大類疾病:腦癱、發育遲緩(智力低下)和孤獨癥。相信全國各地的兒童康復中心都是如此。如果你在腦病康復中心,看見一
在我們醫院兒科腦病康復中心,主要有三大類疾病:腦癱、發育遲緩(智力低下)和孤獨癥。相信全國各地的兒童康復中心都是如此。
如果你在腦病康復中心,看見一個孩子走路歪歪扭扭,可能是腦癱,如果一個孩子呆萌呆萌的,可能是發育遲緩或智力低下,如果你看見一個孩子能跑能跳,倍精倍靈的,可能是什么?
孤獨癥!
孤獨癥的孩子看起來和常人無異,但只是看起來,一說話就露餡兒了,孤獨癥的特點就是孤獨,自閉,不與人交流,不管會不會說話,都無法正常交流,興趣狹窄,行為刻板重復。
為什么會這樣?
不知道,到目前為止,病因不明,不過研究發現孤獨癥有遺傳傾向,如果第1胎是自閉癥,要二胎一定要慎重,我們兒童康復中心有個媽媽,一連生了兩個孤獨癥的孩子,只好放棄工作全職照顧孩子,她的人生從此完全改變了。
這病不能治好嗎?
不能,經過治療部分能夠生活自理,好的能夠融入社會,但始終不能和正常人一樣交流。也就是說,這個病是無法治愈的。
如何能讓孤獨癥的孩子恢復的更好呢?早發現,早干預。
如何早期發現孤獨癥?最早從6個月起,多數在兩歲左右,家長逐漸發現孩子和同齡的正常兒童明顯不同,但很多家長抱有孩子大點就會好,等等看的觀點,導致診斷延遲。絕大多數孩子都是因為不會說話來看病的,但孩子的核心癥狀是社會交往障礙。
社交技能存在缺陷;正常情況下,嬰兒從三個月起就會逗笑,喜歡看人臉,開始咿咿呀呀和父母對話,孤獨癥的孩子,不喜歡看人,缺乏目光對視,對父母的指令充耳不聞,叫他好像聽不見一樣。喜歡獨自玩耍,不會跟小朋友一起玩兒,不會玩假裝游戲。有需要的時候,會拉著父母的手到某一地方,但不能用手指指物心理咨詢師資格證。
語言發育落后;語言發育落后是最常見的就診原因,孩子兩歲3歲甚至4歲,仍然不會說話,部分孩子在正常語言發育后出現語言倒退或發育停滯,有少部分孩子有語言,但是缺乏交流性的語言,說一些無意義的語言,重復語言或自言自語。
興趣狹窄和刻板行為孤獨癥兒童對多數孩子喜歡的東西不感興趣,不會玩玩具,常把玩具擺成一排,特別依戀某種東西,比如圓形的會轉的東西,反復出現某種行為或動作,比如來回跑,反復轉圈兒,雙手舞動,反復看電視廣告或天氣預報。
有無在家簡單判斷孤獨癥的方法?
請父母回答以下問題,如果這些問題答案有兩個或更多的不,要懷疑孤獨癥的可能。
自測量表
1. 孩子曾經玩過假裝游戲嗎?比如用玩具茶杯假裝喝茶
2. 孩子曾經用示指去指他需要喜歡或感興趣的東西嗎?
3. 孩子對別的小朋友感興趣嗎?
4. 孩子喜歡玩躲貓貓游戲嗎?
5. 孩子曾經拿過東西給您或向您顯示什么東西嗎?
還可以應用克氏孤獨癥行為量表,這個量表一共有14項,根據孩子日常的表現來打分,從不為0,偶爾為1,經常為2,如果總分超過14分,從不三項以下,經常6項以上,考慮自閉癥可能性很大,需要到醫院進一步診斷。
克氏孤獨癥行為量表
1. 不易與別人混在一起玩
2. 聽而不聞,好像是聾子
3. 教他學什么,強烈反抗,如拒絕模仿,說話或做動作
4. 不顧危險
5. 不能接受日常習慣的變化
6. 以手勢表達需要
7. 莫名其妙的笑
8. 不喜歡被人擁抱
9. 不停的動,坐不住,活動量過大
10. 不看對方的臉,避免視線接觸
11. 過度偏愛某些物品
12. 喜歡旋轉的東西
13. 反復做些怪異的動作或玩耍
14. 對周圍漠不關心
如何治療?目前尚無法治愈孤獨癥。治療必須依據患兒的優點、弱點和患兒及其家庭的需求而實施個體化方案,以教育訓練為主,促進社會交往能力,語言交流能力,減少刻板重復行為,同時促進智力發展,培養生活自理和獨立生活能力。
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可以改善預后,尤其是在行為、功能性技能和交流方面。
臨床經驗證明,孤獨癥兒童越早接受適當的干預,其遠期結局越好。
很贊哦! (人閱讀)
上一篇:拆屋效應
下一篇:太容易被別人影響,怎么改變?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