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拖延癥的日常表現看看你有沒有
謝老師2020-11-09 20:40【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師解讀:現在很多人都喜歡拖延,很多事情能拖則拖,不去面對而是選擇逃避,下面小編為你介紹拖延癥的日常表現來看看你有沒有吧。拖延癥的日常表現:1.起床很晚,非常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拖延,很多事情能拖則拖,不去面對而是選擇逃避,下面小編為你介紹拖延癥的日常表現來看看你有沒有吧。
拖延癥的日常表現:
1.起床很晚,非常愛睡賴床,甚至任何時間都可以睡覺;
2.不僅是愛睡覺,做所有事都給人一種懶散的感覺,總是暗示自己處理不了,從心里就不愿主動的去積極處理工作;
3.不信任自己,做起事來毛手毛腳,怕給別人帶來麻煩,有各種各樣的擔心,進而耽誤了工作;
4.行動上的奴隸,光說不做,說起來滔滔不絕,但卻遲遲不愿意開始付出行動;
5.很擅長制定計劃,但從來沒有實施過,比如減肥,運動,學習等;
6.當你很有壓力的時候,會想到的總是放棄;
7.正是因為自己很拖延,所以會羨慕努力工作的人。
造成拖延的四大原因:
1、低目標價值
所謂低目標價值就是你所設定的目標價值不大,你并沒有足夠的動力去做這件事情,例如,當你的任務讓你感覺無聊甚至厭煩的時候,你通常會延后做這件事情的時間。要知道,任何具有重大意義和價值的任務都是由意義不大的小任務來構成的,如果你在小任務上拖延,通常就會造成最終的任務的失敗。
2、拖延者的人格問題
有些人天生就是拖延者,因為某些基因可以使人更容易患拖延癥(當然,有這樣的基因并不一定會發展成為拖延癥),這樣的人有哪些人格特征呢?研究發現,拖延的人自我控制力低下,容易分心和沖動,有時候患有焦慮和抑郁。值得注意的是,抑郁和拖延往往相互促進,越抑郁你就越拖延,而拖延會造成很多生活上心理上的失敗,進而加劇了抑郁。
3、低自我效能感與對失敗的恐懼
自我效能感是心理學家班杜拉提出來的,它指的是個體認為自己有多大的把握完成某一任務,高自我效能感的人更有自信,通常認為自己能夠完成某一任務,因而拖延行為較少。有研究發現,被試如果期望自己能夠成功,那么他的拖延行為會大大減少,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拖延者內心存在著對失敗的恐懼。
4、目標錯誤
幾乎所有的拖延者都在設定目標時出現困難,他們的目標要么過于宏偉而無法下手要么過于瑣碎而迷失方向,因此學會如何設定目標至關重要。
很贊哦! (人閱讀)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