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為什么叫古烈治效應,人為什么會見異思遷?
謝老師2022-07-28 05:22【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師解讀:只要人存在,就有感情的存在。在感情中,忠誠、誠實都是維系感情不可或缺的特征點,這樣才能使一段感情長期處于穩定的狀態。不過,海誓山盟后轉眼辜負對方的
只要人存在,就有感情的存在。
在感情中,忠誠、誠實都是維系感情不可或缺的特征點,這樣才能使一段感情長期處于穩定的狀態。不過,海誓山盟后轉眼辜負對方的“渣男”“渣女”也不在少數。今天我們就來思考一下,人為什么會見異思遷呢?
其實“見異思遷”“喜新厭舊”也和一種心理學現象相關,這個現象叫做「古烈治效應」。
在了解「古烈治效應」之前,我們可以從一個小故事入手:
古烈治是一位西方國家的元首,一日他攜夫人科尼基參觀一家養雞舍,夫人看見公雞在母雞身上,突發奇想問陪同的農場主說:你能否告訴我公雞一天在母雞身上盡多少次“丈夫”的責任?農場主答:時時盡責一日十余次。夫人說:請把結論告訴總統。農場主過去給總統剛一說完,總統問道:每次都在同一只母雞身上盡責任嗎?農農場主答:次次更換伴侶。總統說:請把結論轉告夫人。
這個略帶幽默的小故事就是「古烈治效應」的來源,許多人將「古烈治效應」理解為“人的本性”。
弗洛伊德也曾經提出過:人分為自我,本我和超我三個部分,本我是內心原始的欲望,自我是去壓制本我的自我意識,超我是內心追求的崇高道德感。
這也就是說,本我更加注重欲望滿足的快感、忽視了道德層面的責任感;自我是居中調和,在滿足社會道德規范的約束下正確地滿足自己的欲望;超我就是將追求崇高的道德理想為首位,以他人的利益為滿足點。
但「古烈治效應」并不代表“見異思遷”、“喜新厭舊”是每個人不可抗拒的“本能”,人作為高等動物不可避免地殘留著一些「古烈治效應」的痕跡,但我們可以依靠良知和道德控制自己的行為心理咨詢師取消。
因為人有道德感、界限感、責任感,所以才能夠區別于一般動物。我們在本能的召喚時還要考慮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社會、道德的標準和規范,進而約束好自己偶爾產生的“壞念頭”,避免做出一些錯誤的決定。
就像每個人都會隨著時間衰老一樣,愛情也不能永遠保持最初的樣子,這并不意味著感覺變了就要換人,互相珍惜才是讓愛情保鮮的最好秘訣。
很贊哦! (人閱讀)
上一篇:記憶真的可以被植入嗎?
下一篇:損害健康的小動作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