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不等于「從眾行為」的「同調行為」是什么?
謝老師2020-11-09 20:40【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室:當我們喜歡上一個人時,總是無意間和ta保持相似的行為。這也是一對情侶在一起越久,旁人覺得他們在一起的時間越長,就變得越來越像的原因。有時候明明我們想
當我們喜歡上一個人時,總是無意間和ta保持相似的行為。這也是一對情侶在一起越久,旁人覺得他們在一起的時間越長,就變得越來越像的原因。
有時候明明我們想保持單身狀態,但身邊的人都在談戀愛、給自己瘋狂撒狗糧的時候,盡管自己不想談戀愛,也會不知不覺地去尋找。
如果兩個人經常聊天,他們的說話語氣和表情包也會越來越接近。這些現象都表明了人總是會下意識模仿在意的人一些行為或特質,在心理學中被稱作「同調行為」。
在一些時候,「同調行為」會對我們產生一定的壓迫性,使我們隨著身邊人的行為潛意識強制自己和他們保持步調一致。
不過在大多數時候,「同調行為」被看作一種默契的幸福表現。
美國行為科學家保爾貝認為,“當一個人墜入愛河時就會產生渴望學習對方優點的「同調行為」。喜歡的感情越強烈,渴望相似的欲望就越強烈。”
所以我們經常能夠發現,長期處于親密關系中的人,飲食習慣、三觀、品味、愛好甚至相貌會越來越像。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同調行為」和「從眾心理」聽起來很相似,但「同調行為」不僅僅是簡單的「從眾行為」。
「同調行為」可以理解為根據親密狀態對自我的一些行為進行潛移默化的調整,這是一種無意識的、深遠的改變;「從眾心理」是根據大環境單純地隨波逐流、跟風式的產生一些有意識的行為。
「同調行為」還顯示,人們都更容易對與自己相似的人產生好感,也能夠對關系維持更長的時間心理咨詢治療。
曾經有一位名叫紐卡姆的心理學家進行過一項實驗,他用半年時間研究新人宿舍的學生之間的人際關系,結果發現:一開始宿舍較近的同學之間關系都比較融洽。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最后還是性格和思維方式比較接近的同學走到了一起。
因為共同的興趣愛好和三觀走到一起的戀人,相互之間給予對方的影響也相對更加深刻。
其實,正因為兩人之間關系親密、彼此信任,才會在無意識中模仿對方的動作,長年生活在一起的老夫老妻,形成“夫妻相”也就沒什么奇怪的了。
很贊哦! (人閱讀)
下一篇:你會討厭指責“異類”嗎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