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孩子做作業磨蹭的原因
謝老師2022-05-22 02:30【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室:很多家長都為孩子的學習問題頭疼不已,特別是輔導做作業的時候簡直讓人崩潰,新學期已經開始了,你是否由于孩子的作業問題而煩惱呢?有的孩子寫作業不主動、
很多家長都為孩子的學習問題頭疼不已,特別是輔導做作業的時候簡直讓人崩潰,新學期已經開始了,你是否由于孩子的作業問題而煩惱呢?有的孩子寫作業不主動、不認真、磨蹭、易分心,家長卻也沒有好的解決方法,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孩子做作業慢拖拉怎么辦,以及孩子做作業磨蹭的原因。
孩子做作業慢拖拉怎么辦孩子做作業磨蹭的原因
時間觀念
孩子磨蹭很大程度上也因為他們還沒有樹立時間觀念。
一是讓孩子明白時間重要。給他指出磨蹭的后果,講講名人珍惜時間的故事,在醒目的地方貼上有關珍惜時間的名言警句,讓他認識到時間是最寶貴的財富。
二是教孩子學會安排時間。與他一起制定生活日程表,明確作息時間,以及洗漱、吃飯、放學后做作業和看電視各多長時間。學習計劃更得詳細。需注意的是,時間安排要以孩子為主,這才能讓孩子主動遵守。家長充分信任又適度指導,當然,前幾次可指導多一些。
三是開展一些計時類游戲。為孩子準備一個計時秒表,教他比速度,跟家長比,跟同學比,現在跟以前比。平時也可以玩,比如比賽看誰吃飯快,看誰穿衣服快等。
以身作則
很多時候,身教勝于言傳。一流的家長做榜樣,二流的家長做教練,三流的家長做保姆。
如果你在吆喝孩子寫作業時,自己卻跑去看電視、玩游戲、打麻將了,那可不要怪你家熊孩子懟你,“你自己去玩,卻讓我學習,憑什么呀!”
若想改掉孩子磨蹭習慣,首先家長要做到做事不磨蹭,其次能夠克制玩游戲或看電視的欲望,如果能夠在孩子學習的同時在他旁邊一同學習那更好。
令行禁止
一些家長尤其是祖輩習慣于口頭斥責孩子,下很多空頭命令,卻沒有有效的手段讓孩子立即整改。后果就是,孩子開始漠視家長的權威和命令,同時孩子的自尊也容易被傷到,導致他出于對自尊的維護而故意與家長對著干。“你說我不聽話,讓我馬上去寫作業,那我就偏要拖拖拉拉的。”
另外,家長這種很弱的行為模式也會傳染給孩子。有的孩子因為學習基礎差,作業不會做,或者之前作業拖拉太多,存在焦慮和畏難情緒。如果家中有這樣管不下來就不管了、向孩子妥協的大人,就容易讓他模仿自暴自棄。“反正也完不成了,就不完成了唄。”(潛臺詞:大人就是這樣的,做不到就可以妥協的啊。)
所以,能用商量的語氣就不要下命令,下了命令就一定要孩子做到心理咨詢價格。
責任意識
有些家長喜歡事事管著孩子,穿衣、吃飯、做作業,甚至喝水等等,對孩子不信任、沒耐心,很多事情都替孩子一手包辦,或者干預過多。
孩子養成對大人的過分依賴后,一旦要他自己做事,他就磨蹭著,等你們“伸出援助的雙手”。甚至會有錯覺,我吃飯是大人們的責任,寫作業也是,作業完成不好,是你們督促不力、指導不好。惹我不開心了,我就可以不寫作業以表達不滿。
缺乏責任意識是很多孩子磨蹭的根源性原因,那么如何培養孩子“事情自己做,后果自己擔”的責任意識?
一是要適當的放。從中國式喂飯開始,每頓限定吃飯時間,到點就收碗盤,至于他吃不吃,選擇吃什么,給點提醒建議就好,剩下的就由著他吧。
二是劃清界限并明確家長的責任。關于孩子寫作業,家長需要做的是,幫忙制定計劃、培養學習興趣,適當陪著他指導他。可千萬不要孩子作業沒完成你比孩子還著急呀,也不要指手畫腳幫孩子做。
三是適度讓孩子付出代價。可以試試,不催促,由著他慢吞吞寫作業,讓他因完不成而受老師批評。但是,這不能被當做主要方法,尤其是家長的懲罰如果過多過重,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產生抗拒心理。
學習動力
樹立責任意識是讓學習成為孩子自己的事情,激發學習動力則是讓學習成為他喜歡的事情。
如果父母嘮叨過多,懲罰太重,會讓他將學習跟很多負面的評價以及不愉快的記憶聯系到一塊,比如多次因學習而起的家庭沖突,因學習而失去的游玩機會,那肯定打心底抵觸學習。
激發學習動力的關鍵是,注意其學習時的情緒,盡可能給他愉快的感受。
家長宜采用鼓勵式教育。在他表現好時,及時表揚鼓勵,強化其行為,或者每次表現好就記一個小紅星,小紅星達20個滿足他一個愿望。
可以幫他制定小目標并不斷完成,給他成功的體驗,尤其是碰到一個需很多時間精力才能完成的學習任務時,將它分解成若干個小任務,化難為易,克服畏難情緒。
讓他停止看電視或游戲而開始學習時,給一定的緩沖時間,比如讓他自己同意在10分鐘后去寫作業。
專注時間
據研究,低年級學生一次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僅為10-20分鐘,中年級為30分鐘左右,高年級可達40分鐘以上。假如要求一個低年級男孩一次性學習1個小時,他當然會坐不住,寫一個字走神5分鐘,自然就拖拖拉拉了。
家長可以給孩子的學習時間分段,比如要求他在15分鐘內必須專注寫作業,每隔15分鐘可以歇一會,喝喝水,說說話,慢慢的一點點延長專注時間。
平時在孩子專注做他喜歡的事情,比如畫畫、搭積木時,不打擾,等他做完,也能培養其專注力。
安靜環境
孩子寫作業時要足夠安靜,家長盡可能不去打擾,也不要來回走動,大聲喧嘩。
孩子的書桌要干凈,上面只擺放作業和文具,減少不必要的干擾。
關愛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這一點做不到位,恐怕任何方法的效果都要打個大大的折扣。
倘若孩子生活在一個不健康的家庭環境中,負面情緒滿滿,就難以有學習的動力。和諧的家庭氛圍,家人足夠的陪伴,滿足了孩子安全感的需求后,他才有可能主動學習。
暑假期間,8歲的外甥來我家呆了半個月。初來時,他興高采烈,我卻壓力山大,因為他是欠著大半個暑假的作業債來的。我得幫他制定學習計劃,還得監督他完成每天至少三四個小時的學習任務。前一周還基本能完成任務,我用了些小技巧幫助外甥克服磨蹭的習慣,有時嚴厲,他表現不好就懲罰他第二天不準出去玩。
后一周,我陪伴和鼓勵少了,外甥也似乎變的不聽話了,直到一天,我發現自己被騙了,他竟拿前幾天寫的練字紙充當當天完成的練字任務。我數來數去,實際上那兩天他一頁未寫,卻跟我說寫了!那一刻,我很生氣,枉我那么信任他,他竟如此糊弄我。同時,也很難過,我想我真的管多了,管嚴了,我是有多么的讓他失望和憤怒啊,以至于如此誠實的小男孩都學會了用小伎倆和謊言來反抗。
那天,我把外甥叫進書房,我說,“你數數總共完成多少頁了,算一算后面每天要寫幾頁。”他數了兩遍,結果卻不一樣,然后說話越來越沒底氣,小臉越來越憋的通紅,我知道,留給他這份記憶應該夠了。最終并沒有指出他撒謊,因為,我不忍傷他自尊。
最后幾天,再也沒有嚴厲,而換之以一次次的談心,終于,他告訴我,“爸爸媽媽要生小寶寶了,這三個月都沒帶我出去玩,我不開心。”“你們不帶我玩我就不寫作業。”
當我將差點脫口而出的“你不好好寫作業我們就不帶你玩”咽回肚子后,我瞬間明白了,原來,孩子寫作業不認真、磨蹭,是他們對大人有意見了啊。放棄跟他在道理上的較勁,多一些情感上的關注,也許才能讓他重新信任我。
我告訴他,“之前是舅舅不對,不該不讓你玩,你放心,承諾你的做陶瓷、看孔雀等等這幾天都會帶你去,希望你開心一點。學習計劃你自己也會做了,就自己安排吧,別欠下太多就行。”
后來問他,“知道為什么你作業完成不好還帶你去玩么?”
“因為是最后兩天,再不去就沒機會了。”
“不是的,主要是因為舅舅不忍心看你難過啊。”
很贊哦! (人閱讀)
上一篇:為什么不想上班
下一篇:不同顏色代表的心理暗示你懂嗎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