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逆火效應是什么意思
謝老師2023-01-03 02:30【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師解讀:當我們需要說服別人的時候,經常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即使你的觀點是正確的,對方也非常不愿意承認自己的錯誤,就算是采用一些極端的方法也不會贊同你,這也
當我們需要說服別人的時候,經常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即使你的觀點是正確的,對方也非常不愿意承認自己的錯誤,就算是采用一些極端的方法也不會贊同你,這也是我們經常看到,一些人受騙后非要打錢給騙子,警察和銀行怎么解釋都不信,或者是老人買保健品,子女怎么勸也沒用的原因,想知道你為什么很難說服別人嗎?那就來了解一下逆火效應是什么意思吧!
逆火效應是什么意思
通常來說,我們認為最好的改變別人錯誤觀點的方式就是用事實說話。但實際上,這種我們認為溫和而有效的反駁很可能產生反作用。
這就是逆火效應(Backfire Effect):當人們遇上與自身信念抵觸的觀點或證據時,除非它們足以完全摧毀原信念,否則會忽略或反駁它們,原信念反而更加強化。
為什么很難說服別人
從記憶生成的角度來看,是因為 大腦中有無數的神經元相聯結,而神經元在一次次接受刺激后就會逐漸被強化,所以當我們堅信一個觀點時,同時也就是反復強化了神經元的聯結,從而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思維。
同時, 當自身的觀念被攻擊時,就跟自己被攻擊差不多,所以我們就會想要捍衛自己的觀點。就像是追星族喜歡某個明星或者人物,就更傾向于接受其正面的新聞信息,如果發現負面新聞,就會想要用盡一切辦法保護自己心目中的那個完美偶像,而追星程度過于嚴重的話就會出現“一粉頂十黑”的情況了。
為什么改變一個人的觀點是這么困難并且具有挑戰性的事呢?
以往的很多研究認為原因之一就是 這會使一個人暴露在一個新的認知層面上,那這個人就會不可避免地質疑他們自身本來的認知,所以就產生了一種角力。如果這個新的復雜的信息是基于舊的信息,特別是在舊的信息基礎上進行提升的情況下(比如雖然某某電子產品有輻射,但是這個劑量的輻射并不至于對健康造成損害),那么這個新的信息才更容易被人接受,我們也就更有可能說服他人。
如果不是,那我們說服他人的嘗試也就通常以失敗告終,或者引起對方的反彈,因為 新的信息無法征服舊的信息,因此對方也就更加堅信自己的認知是正確的,舊的觀點也就變的更加根深蒂固不可動動搖。
一個去年發布的研究提出了一個另外的解釋: 當人們接收到那些低估他們自身認知的信息時(比如新的信息證明了他們原來堅信的事物是錯誤的),這就激發了憤怒和驚慌的感受,使得他們很難去接受新的事實。用我們中國的文化來說的話,這其中的很多情況用“丟面子”就能解釋清楚。
這個新研究的主要觀點就是逆火效應與信息接收者的自我認知有關, 新信息威脅到了接收者的自我認知,激發了負面情緒,而眾所周知,負面情緒能阻礙我們的認知和理解能力,因此,產生的這種負面情緒同時影響了接收者對新信息的消化心理咨詢過程。
另外,有時當我們成功說服他人的時候,往往也得不到期望的效果。
一份美國的調查發現,大約43%的大眾認為流感疫苗會帶來流感,美國疾病防控中心因此特地在官方網站上發布了正確的科普文章,來更正這個流傳的謠言。
研究人員研究了這個做法的效果,發現這個科普文章很顯著的改善了大眾的誤解,相信謠言的人數數據大約降了20%,但是伴隨著這個下降的還有人們去接種流感疫苗的意愿,對于那些原來深信流感疫苗能帶來流感的人來說更是如此,他們更加不愿去接種疫苗。
這個研究表明了有時即使更正錯誤信息的行為產生了作用,但是同樣也會伴隨副作用。
最后
所以在我們試著說服他人時,即使我們的觀點非常正確,但是 與其直接否定他人的看法,試著用委婉的語言風格不失為一個更好的方法。而有時,我們自己也是有認知錯誤的一方,卻不自知,一旦形成了這種認知偏見后,就很容易被蒙蔽干擾,無法做出正確判斷。
所以在得到新的內容或者信息時,在充分了解前還是不要妄下結論為好。
很贊哦! (人閱讀)
上一篇:人在哪種情況下更容易自殺
下一篇:智慧,驅散心理疾病的良藥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