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你是什么類型的完美主義者
謝老師2022-03-18 10:44【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師解讀:我們身邊總會有那么一種人一直在追求最好,什么事情都在爭第一,想要讓自己成為“最優秀”的那個,這種人其實很多是“完美主義者”,即使自己已經很優秀了,
我們身邊總會有那么一種人一直在追求最好,什么事情都在爭第一,想要讓自己成為“最優秀”的那個,這種人其實很多是“完美主義者”,即使自己已經很優秀了,但還是不滿足,還會給自己定下更高的目標,但其實“完美主義者”是有很多不同的類型的你知道嗎?你是什么類型的完美主義者!
完美主義者往往給自己設置過高的、甚至難以達成的標準和目標。總覺得要么做到最好,要么不做。因此,他們要么強迫性地為此不懈努力,哪怕付出巨大的代價(個人健康、對家人的忽視、時間等);要么因目標過高而難以行動、裹足不前。他們的自我價值的判斷,在很大程度上來源于是否實現了這些嚴苛標準。如果難以達到設定的目標和標準,便會感到無力、自卑和自我否定。
完美主義者的類型
“自我導向型”完美主義者往往在工作和關系中對自己有過高的標準,因此往往也會有較高的壓力和焦慮,對自己的錯誤、缺陷和局限性較難以忍受,當此類型的個體面對失敗或生活打擊時,有時候會陷入抑郁之中;
“他人導向型”完美主義者對他人有較高的要求、標準和評判,容易導致關系中被拒絕和其他問題;
“社會期許型”完美主義者認為環境和他人對自己有較高的要求, 他們獲得價值感的方式來源于對社會評價和期許的滿足。
在過去三十年,完美主義變得越來越普遍,年輕人對自己和他人有著更高的要求,這和逐漸增加的社會壓力和社交媒體的壓力有關。在各種社交媒體中,人們傾向于去展示社會贊許和美好的一面,從而獲得社會和他人的贊揚與認可。
但其實德國慕尼黑大學的卡琳娜·林伯格(Karina Limburg )和他的同事們分析了284項研究,發現飲食失調、焦慮、強迫和抑郁癥的患者的完美主義程度高于其他人,那些有完美主義傾向的人更有可能被診斷為患有各種心理疾病,同時也與自殺有一定相關性。
在心理咨詢的臨床工作中我們能發現,完美主義者追求十全十美,希望行為結果都是好的,他們對自己或他人有著過高的期待。
這種過高的標準與人在幼年時期心中“理想化”的、完美的父母有關。在幼年時期,孩子認為父母“無所不能”,什么都可以做到。隨著年齡增長和身體心理發育,兒童越來越可以接受父母并不是神,而他們也不是“世界的中心”這一觀點。適度的挫折可以幫助兒童區分想象和現實,通過忍受挫折實現成長。隨著面對和處理越來越多的挫折,孩子們可以接受自己和父母及他人都是有局限性的。這一個過程也是一個“去理想化”的過程,意味著個體可以忍受一定的缺陷、失誤和挫折,可以不必事事完美、盡如人意心理咨詢師教材三級。
但不論是“自我導向型”、“他人導向型”還是“社會期許型”完美主義者都很難接受自己和他人的局限性,他們的“去理想化”過程似乎沒有發揮出作用。成年后的他們還跟孩童時期時一樣,不接受犯錯和瑕疵,一旦出現差錯,便會產生強烈的羞恥感、無力感和脆弱感。
人無完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需要警惕自己的完美主義傾向。無論“完美的母親”還是“完美的孩子”都是可怕的。“足夠好的母親”!
一定是可以犯錯的母親,絕不是一個完美的母親。孩子可以敢愛敢恨,可以發現自己的不足,也能寬容地接受自己的不足。美國精神分析師溫尼科特認為,“足夠好的母親”,能夠滿足嬰兒的全能感和自戀的需要,可以幫助嬰兒看到真實的自己,慢慢幫助弱小的自我獲得力量、自我體驗的真實感、內在現實感和意義感,這樣生命才得以展開,可以去創造、去愛。
很贊哦! (人閱讀)
上一篇:你的每個小習慣,都可能藏著愛和痛
下一篇:憤怒是魔鬼嗎?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