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心理老師可以這樣和預約咨詢的家長對話
謝老師2022-03-10 08:30【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不知不覺間,學期已近尾聲。這是一個不同尋常的學期,在這個學期,我接到的家長來電咨詢數遠超出以往年份。整理這些資料,寫一份較為完整與詳實的數字分析報
不知不覺間,學期已近尾聲。
這是一個不同尋常的學期,在這個學期,我接到的家長來電咨詢數遠超出以往年份。整理這些資料,寫一份較為完整與詳實的數字分析報告,是我近期最重要的一個工作任務。
今晚,翻開工作記錄本,查閱數據,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面對不同的來電家長我都問了同樣的問題:你覺得你的孩子需要接受心理輔導,那你的孩子愿意接受心理輔導嗎?更為有趣的是,當我拋出這個問題后,絕大多數家長都會告訴我,不能確定孩子是否愿意,要和孩子商量一下。
為何要問家長這樣的問題呢?那是因為學生心理輔導工作需要真誠與保密,更需要尊重與倫理的支持。
這個學期,我接到的所有家長來電,都幾乎是充滿焦慮味道的。心理輔導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要與來電者進行情緒疏導與干預。我們的很多家長,在電話接通后直接問我的第一句話往往是“老師,我家孩子需要面詢,我想預約一下。”
是否要進行面詢,我需要先了解孩子信息進行評估。如果評估后,發現孩子確實需要面詢,我會及時安排面詢時間。但是,面訊需要孩子到我們的分站現場,孩子一定要真心實意面對我們的心理老師,心門才能主動敞開,接受老師的輔導。如果孩子不愿意接受心理輔導,只是家長的一廂情愿和一味強制,那只會加劇親子矛盾,破壞親子關系。
對不同來電家長問了這樣的一個問題之后,我發現,有的家長做得不錯,在給我打電話之前,已和孩子達成共識。面對這樣的家長,我一般會以最快的速度安排孩子的面詢事宜。可是,有的家長真的是一廂情愿,因為孩子抗拒心理輔導,更抗拒家長,這樣的家庭充滿了親子矛盾,有的家長屬于高控型家長,有的家長屬于不管型家長,早和青春期的孩子心有了隔膜與距離三級心理咨詢師題。
面對這樣的家長,我需要進一步和家長進行溝通和心理教育,先告訴家長,孩子雖然是未成年人,但是一樣是有自尊的個體,需要我們去充分予以尊重。
因而,家長需要做的是穩定好自己的情緒,找到親子矛盾的關鍵點,及時修復和孩子的關系。親子關系和諧了,家庭氛圍就會融洽美好,孩子置身于其中,無論遭遇什么挫折,都能找到療愈的力量及奮進的方向。
很贊哦! (人閱讀)
下一篇:當代年輕人的壓力來源于哪兒?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