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疑病癥:總覺得自己有病也是一種病
謝老師2022-05-24 07:28【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師解讀:什么是疑病癥?疑病是個體對自己身體的感覺和狀況,做出不切實際的疑病解釋,并伴有憂慮、煩惱、恐懼和廣泛軀體不適的一種不良心理狀態。通俗來說,在日常生
什么是疑病癥?
疑病是個體對自己身體的感覺和狀況,做出不切實際的疑病解釋,并伴有憂慮、煩惱、恐懼和廣泛軀體不適的一種不良心理狀態。通俗來說,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常常遇到這樣的“病號”,他們總是為自己的“病”而苦惱,到處就醫然而卻不相信醫生對他們的身體所做的無病結論。心理學把這種現象稱之為“疑病”。
疑病癥的惡性循環
焦慮自卑→身體不適→搜索原因→懷疑某病→開始搜索此病→根據癥狀對號入座→更懷疑,更恐懼→放大感受→醫院檢查→啥病沒有→繼續懷疑懷疑其他病
疑病癥包括哪些類型?
不同疑病癥病人的特點:
感覺性疑病癥:此類患者主要為疑病性不適感十分明顯,伴焦慮或抑郁;
觀念性疑病癥:此類患者疑病觀念較突出,軀體不適及心境變化不顯著。
另外,有的患者懷疑的疾病較模糊或廣泛,有的則為單一的疑病癥狀,部位具體而明確(又稱為單癥狀疑病癥)。
引起疑病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人格基礎
孤僻、固執、內向、過分關注自身、敏感、自我中心、自戀、興趣狹窄、膽怯、脆弱、暗示性強的人格特征可成為疑病癥發病的人格基礎。
2.社會環境因素
得知自己親屬或朋友死于某種嚴重疾病,就會懷疑自己也步其后塵。見到別人得肝癌,就會覺得肝區不適。醫生的不恰當言論,過多的醫學儀器檢查,不必要的過分治療,不必要的手術等等都可能促進疑病觀念的產生。
3.軀體因素
處于青春期或更年期的人容易出現一些軀體感覺上的變化和自主神經不穩定的癥狀,如心悸、潮熱、生殖器官的發育或萎縮等,對這類生理現象的不合理認知會促成疑病觀念的產生。
4.心理因素
有人認為此病起因于知覺和認知異常。患者的認知系統會對一些軀體感覺和變化做出不恰當的解釋,導致疑病觀念。
面對疑病癥,該怎么做?
1.戒掉網絡搜索
所以克服疑病癥的第一步,就是戒掉網絡搜索。感覺有病就直接去正規醫院查。最好直接做身體方面的醫學檢查,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完全相信檢查結果,相信醫生,相信科學!
2.心理治療
以支持性心理治療為主,開始要耐心細致的聽取患者的訴述,讓他們出示各種檢查結果,持同情關心的態度。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關系,在患者信賴醫生的基礎上引導患者認識其疾病的本質不是軀體疾病,而是一種心理障礙。在認可接納患者確實存在明顯軀體不適感的基礎上,對疾病的性質進行科學合理的解釋,避免糾纏于討論癥狀本身。另外,環境的轉移,生活方式的改變,參加各種社交活動可轉移患者的注意力,引導患者做另一種有趣的事情,也可獲得一定的改善aci國際心理咨詢師。
森田療法對消除疑病可有一定作用。認知行為治療技術可提供新的信息,幫助患者改變對癥狀的看法,從使患者能認識到引起這些軀體癥狀的真正原因。
3.減壓減焦
盡可能讓自己放松,把生活節奏放慢,不要太把身體的感受當回事,就不去管了,要明白不是身體的問題,而是心理的問題。要把焦慮的原因找到,調整心態,保持好心情,好心態。
很贊哦! (人閱讀)
上一篇:吵架也是有技巧的
下一篇:從洛陽性奴案看人性的分裂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