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一個人停止成長的三種跡象
謝老師2022-09-06 06:27【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室:相信每一個人都非常關注自己的成長,一個人成長的速度,決定了自身發展的高度。通常情況下,成長是指一個人的閱歷,格局,認知的提升,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
相信每一個人都非常關注自己的成長,一個人成長的速度,決定了自身發展的高度。通常情況下,成長是指一個人的閱歷,格局,認知的提升,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人都偏離了軌道,除了身材,脾氣,壓力不斷地增長以外,沒有任何的實際收獲,人一旦遭受了這種境遇,就代表著已經開始停止成長了,一個人停止成長的三種跡象,快來看看你有沒有朝著這個方向發展呢?及時止損吧!
一個人停止成長跡象一:沉溺在過去的經驗里
不接受反對意見
前幾天去咖啡廳,恰好在我座位旁邊有四個人在討論設計方案。
突然其中一位年輕人開始發火,起身拍桌子咆哮道:“你有什么資格反對我,我之前成功設計大單的時候,你還不知道在哪打醬油呢!”
頓時整個咖啡廳的人都將目光聚焦到這位年輕人身上,因為尷尬,他就只好紅著臉轉身離去,留下其余三位在座位上面面相覷,不知所措。雖然我對設計不是很精通,但也在他們的對話中聽到了大致情況。討論的方案已經接近完成,就差在細節的推敲。其中三個人都一致建議按照客戶需求來推進最后的細節,從而保證服務質量。而那位年輕人,卻說按照客戶的意思設計不行,非要按照他之前的成功經驗來推進。就這樣,他們爭論來爭論去,一次好好的討論,到最后演變成了情緒的爆發。
這也讓我想起之前的一個故事:
一個男士跳槽到一家某知名手機公司后,第一感覺就是新公司的同事與領導都非常謙虛,從不驕傲自滿,并且愿意接受建議。
他經常能在公司內部網站看到高層的各種反思,總結自身問題。而在之前的公司,無論是領導還是身邊同事,他們稍微做出點成績就天天吹,做出一些成功案例就覺得自己特別牛逼,從不接受反駁。
管理學中有一則定義叫“積極惰性”,是指:曾取得巨大成功的人,在遭遇新的挑戰時會不由自主地選擇重復過去的經驗模式來應對。這樣的做法往往會讓自己陷入一個死循環,從而造成更多問題的產生。
而停止成長的人,往往都是在做出一些成績后,就開始驕傲自滿,拒絕反對意見。
《左傳》里說:君以此興,必以此亡。今天能讓你成功的因素,明天也會成為導致你失敗的結果。
沉溺在過去的經驗中,而看不到瞬息萬變的世界,這是一個人開始停止成長的第一種跡象考心理咨詢師需要考什么。
一個人停止成長跡象二:愛慕虛榮
注重不切實際的目標
前段時間有一則新聞,說的是一位月薪8000的90后女護士,在兩年內欠下幾十萬的貸款。
原因就是她一直在用高消費來換取所謂的精致生活。
在這當中,她家人已經替她還了20多萬,那位女護士也答應就此收手。可過了不到半年,她又開始高消費,最后逼得家人直接與她斷絕了關系。從這件事映射出的,其實正是當下很多人的現狀。
如今,偽精致、偽努力、偽勤奮、偽興趣充斥著我們的生活。之所以會有這么多人在假裝,本質上也都是因為欲望。
人人都想變得優秀,成為牛逼的人,但并不會每個人都能實際做到。
所謂牛逼,其實都是經歷無數苦逼之后,所累積起來的必然結果。
有太多人不愿意經歷苦逼的過程,卻總想得到牛逼的感覺,結果就只能是裝裝樣子,開始愛慕虛榮,注重掩飾而變得不切實際。
裝裝樣子的過程的確很爽,花小成本辦大事。但自導自演的劇情,早晚會有結束的那一刻。
在《套牢》這本書中,就曾解釋很多人之所以被欲望所吞噬,就是因為過度沉迷之后,自身就會放大對生活的平淡感,從而產生無盡的空虛。前幾年,股市大牛的時候,無數人想著再賺十萬,再賺二十萬,結果錯過了套現離場的最佳時機,最后不僅賺的賠了,而且深度套牢。貪婪和虛榮是人性中的頑疾,誰要是在爬坡時能破除這兩樣,差不多就能登上屬于自己的小山峰。
其實我們的生活本不該如此復雜,每個人都應該給自己留有一份真實。
正如冰心寫的那樣:“如果你的心簡單,那么這個世界也就簡單。”
在虛榮里無法自拔,這是一個人停止成長的第二種跡象。
一個人停止成長跡象三:只會索取
卻從不感恩身邊人
近日看見一位作家發的朋友圈,里面的內容是在微博上,有一個特別沒有禮貌的人給他發私信說:“喂,在不在, 爆文怎么寫,方法套路都是什么?”
當時作家老師的回復就是:“去百度輸入查詢,爆文怎么寫。”
其實這位作家平時特別有親和力,也愿意拿出自己的時間給讀者粉絲去答疑,但是這一次顯然是對方太過無禮。
在生活中總會有這樣一群人,只懂得索取,把別人對自己一切的幫助都當做理所應當,從不感恩。
洛克菲勒在自傳中曾說:
“智慧之書的第一章,也是最后一章,就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現實中很多人沒有吃霸王餐的命,卻得了想吃霸王餐的病。
人脈的本質就是價值交換,如果別人沒看出你的價值,就不會預支自己的時間跟經驗來給你。所以,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
懂得感恩的人,越懂得回報,就越有人愿意幫忙;而不懂得感恩的人,越是自私,就越容易被人討厭,從而遇事無人相助。
這也正是人際關系中最本質的馬太效應。
只會索取,卻不懂得感恩,這正是一個人停止成長的第三種跡象。
說到底,人與人之間的最大的差別在于認知層次。
很多人一開始就注定會成功,而另一些人從一開始就注定會失敗。
結果只是一個表象,而過程才最值得我們去深思。
活在人世間,我們只有拿自己所有的才能換回自己想要的。
用盡全力,才能不讓自己狼狽。
所以,成長是每個人必修的功課,如果你自我放棄,等待你的一定是無法言說的苦澀。
很贊哦! (人閱讀)
上一篇:心理疾病之分裂型人格障礙
下一篇:什么是性別和性取向?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