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兩性心理 > 兩性心理
丈夫出軌,小三住進家里:婚姻三人行,是藥還是毒?
謝老師2023-09-13 13:02【 兩性心理】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室:悲喜交織的人間劇場,每天都不曾斷更。世間癡男怨女互相拉扯,故事弄不好就成了事故。在后臺,很多讀者找家庭君傾訴過婚戀家庭的種種矛盾。比如去年那個18歲
悲喜交織的人間劇場,每天都不曾斷更。
世間癡男怨女互相拉扯,故事弄不好就成了事故。
在后臺,很多讀者找家庭君傾訴過婚戀家庭的種種矛盾。
比如去年那個18歲的女孩,和離異帶娃有家暴傾向的男人同居,幫他還賭債,每天像保姆一樣照顧全家,換來的卻是變本加厲的剝削和輕視。
怕她越陷越深,家庭君給她寫了一封回信,很多讀者也在留言區苦口婆心地勸她離開。
看到推文后,女孩終于下定決心奔赴新的人生中國婚戀心理學。
現在的她,經濟獨立,自由鮮亮,徹底打破了父母輩沿襲的生活范式。
為她高興的同時,家庭意識到,公眾號的價值感絕不僅僅來自于收獲10W+。
與讀者產生深度鏈接,幫他們克服自身的局限性,重新獲得對人生的掌控感,才是更值得追求的。
喧囂的流量泡沫不斷翻涌,我們需要時常提醒自己:
不要溫和地進入那良夜,不要對別人的痛苦隔岸觀火,假裝共情。
隔著屏幕的開導難免鞭長莫及,為了進一步拉近和讀者之間的距離,家庭君決定開辟一個新的欄目:維權。
聯合廣東省婦聯權益部(婦女熱線:12338),與基層維權工作者們一起幫大家理性處理婚戀家庭糾紛。
以下,是第一期的文字記錄。
婚外情里最不缺的戲碼,莫過于原配撕小三。
以二奶殺手張玉芬為代表的“紅色娘子軍”,恨不得將小三扒皮抽筋,游街示眾;
不愿打打殺殺的,就拜各路神仙高人,砸重金設下迷魂陣,無需正面交鋒也讓小三丟盔棄甲。
可在今天這樁案件中,卻是原配被小三揍了。
而引發暴力的導火索,是原配的一個匪夷所思的決定:
讓小三和自己夫妻倆一起生活,兩女侍一夫。
9月5日,婦聯婚調員趕到派出所調解室的時候,天色已晚。
被打的陳艾神情疲憊,臉頰有明顯的傷痕。
報警的是她丈夫李青,此刻正在旁邊小心翼翼地安撫她。
而插足他們婚姻的王嵐,皮笑肉不笑地揶揄:
“喲,你們兩口子現在擱這兒演夫妻恩愛的好戲,早干嘛去了?”
“做小三你還做出優越感了?”陳艾的身體因為憤怒劇烈顫抖,“今天要不是警察來了,你是不是還想殺了我?”
王嵐冷哼一聲。
“你看不慣我,就不要假裝大度。把人當猴耍有意思嗎?我現在工作也辭了,你讓我怎么辦?!”
說著她又要上前撕扯,被我們一把攔住。
“不能好好說話今晚就在這過夜吧。順便提醒你,如果人家堅持追究法律責任你可是會留下案底的。”
一聽這話,她的氣焰瞬間熄了大半。
等到雙方都冷靜下來,敘述也就開始了。
陳艾和李青老家在一條街上,倆人從小打打鬧鬧,鬧到二十來歲發現彼此早就看對眼了。
于是順理成章地結婚,生子。
2008年,他們添了二胎,開支驟然變大,夫妻二人供職的冶金廠效益又大不如前。
為了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倆人決定南下Z城。
經過十年辛苦打拼,夫妻倆從打工仔變成了電子加工廠老板。
業務爬坡,經濟飛躍,按說日子應該越過越舒心才是,可倆人的分歧卻越拉越大。
李青現在腰桿挺直了,出去應酬喜歡擺闊,幾千塊的洋酒說開就開眼都不眨一下。陳艾卻覺得還沒到放松享樂的時候,下館子菜點多了還要打包;
陳艾想把孩子接到深圳讀書,擺脫留守兒童的身份;李青則認為異地就學太折騰,孩子不一定適應,只要自覺在哪讀都一樣……
以前夫妻倆是一個戰壕的戰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為了更美好的明天,什么苦都能捱住。
可是苦盡甘來,原先聯結他倆的精神紐帶似乎也消失于無形。
你指東我偏往西,任何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能讓這對夫妻“擦槍走火”。
越熟悉的人傷害對方越是得心應手。
吵到后面倆人說話連腦子都不過,反正把人刺激到位就行。
漸漸地,李青待在家里的時間越來越少。
半年前,他認識了26歲的KTV服務員王嵐。
王嵐生得水靈,又擅長做精神大保健,很快就和李青發展為婚外情。
“我手上的婚戒才五千塊,可你們猜猜他給那女人買的項鏈多少錢?”
“我在他兜里翻到小票,一萬六,真闊綽。”
陳艾笑著,眼里卻是一片蒼涼的湖。
“結婚那會兒跟我說,等以后攢錢了給換個貴的,現在錢多了,貴的卻戴到了別的女人身上。”
“不是,我給你買貴點你哪次不是劈頭蓋臉一通數落?跟我媽似的。”
李青反唇相譏。
“所以你就去別的女人面前找存在感?”
消化李青出軌的事實,對陳艾來說實在太難了。
二十年風風雨雨淬煉出的愛情結晶好像頃刻間崩塌成碎片,掉進了污水溝里。
撿起來臟手,不撿又心痛。
煎熬掙扎了很多天,她終究還是撿了。李青也信誓旦旦做出了斬斷情絲的承諾,還當著她的面給王嵐打了分手電話。
“那次攤牌以后,我是真想好好過日子,以后都不鬧騰了。可是她把人逼得實在太緊。”李青揉了揉太陽穴,
“每天查手機,離開她視線超過半小時就奪命連環call,還偷偷在我車上裝竊聽器,你們說誰受得了?”
這個家看似完整,實際上已變得像犯人的羈押場。
李青被情欲沖昏頭腦的污點頑固地賴在陳艾腦中,她時刻為捉奸準備著。
壓抑的生活漸漸磨掉了李青的愧疚。沒多久,他又和王嵐勾搭上了。
剛開始還會做好反偵察工作,后來隨著夫妻關系惡化直接就放飛自我,夜不歸宿手機關機。
陳艾查到開房記錄質問他,他也懶得辯解,輕飄飄拋下一句,“逢場作戲罷了,別上綱上線。”
像是憋足了勁卻一拳打到棉花上,這份散漫徹底刺傷了陳艾。
接下來的日子里,她歇斯底里,李青避之不及。被失控的情緒裹挾著,兩個人都將對方越推越遠。
婚姻里最殘忍的一面,赤裸裸的暴露出來。
“有沒有想過離婚呢?”調解員問。
“太難了。”陳艾深深嘆氣。
拋開夫妻情誼不談,孩子,事業,財產,親緣關系……樁樁件件都將他們緊緊纏繞在一起。
打斷骨頭連著筋,剪不斷,理還亂。
輾轉反側好幾個夜晚,一個瘋狂的念頭在陳艾腦中逐漸成型。
“既然撒潑打滾只能讓他們感情升溫,那我不如反其道而行之。”
她找到王嵐談判,表示可以接受她的存在,但條件是她必須搬過來和他們夫妻倆一起生活。此外,還給她在廠里安排一份薪水不錯的工作。
雖然不知道陳艾葫蘆里賣的啥藥,但一想到可以光明正大地進駐愛人的生活,王嵐也就欣然同意了。
“你真的覺得這樣可以挽救婚姻?”我仍舊不解。
“誰知道呢。”陳艾自嘲地笑笑。
“我只是想著,以前讓他回趟家,都要跟外面的女人拔河,之后呢,他還能往哪兒逃?”
“每天在我眼皮子底下,去到公司又有那么多雙眼睛看著,他們真能厚著臉皮鬼混,我也有的是辦法給他們添堵。“
“表面上我妥協了,實際上他倆的日子也未必暢快。”
說到這,陳艾幾乎咬牙切齒。
太荒謬了!
從王嵐那聽說這個協議后,李青的第一反應是妻子瘋了。
“我出軌是渣,但也沒渣到能把老婆情人擱一塊兒過日子啊。”
陳艾的親友聽說了這事也都大力勸阻,罵她被豬油蒙了心。
“一夫一妻制多少年了,你還上趕著給老公納妾?”
“過不下去寧可離婚,這樣算什么?賤不賤吶!”
抨擊的話聽多了,陳艾難免動搖。
這的確是招險棋。
扯下最后一塊遮羞布,放低自己的尊嚴,助長小三的氣焰,還免不了承受外界的風言風語。而且王嵐明擺著不是省油的燈,只怕到時候請神容易送神難,這個家再也找不回昔日的平靜。
“越想,越覺得是在引狼入室。”
最終陳艾恢復理性,推翻“三人行”的決定。
可王嵐那邊已經辭去原本的工作,滿心期待著登堂入室,邁出上位第一步,誰知到嘴的鴨子飛了,她惱羞成怒地找到陳艾家,于是便有了開頭那場鬧劇。
現在,陳艾的訴求是希望公安機關嚴肅處理王嵐打人行為,并希望她不要再干擾自己婚姻家庭生活。
而王嵐,還沉浸在愛情至上的自我感動里,對陳艾的失信耿耿于懷。
(圖文無關)
和紀錄片鏡頭一樣,前期傾聽過程,我們盡量不做道德批判,以中立態度獲取雙方信任,讓他們敞開心扉。
情況了解得差不多了,接下來就是背靠背逐個擊破。
調解員把王嵐帶到一個單獨的房間,讓她設身處地想一想:
如果自己是原配,是否真能接受婚姻三人行?和丈夫的情人同住一個屋檐下?
王嵐眼眸低垂,已經沒了之前咄咄逼人的氣勢。
“我沒法接受。”
“既然如此,你也應該理解陳艾后來的決定,又憑什么對她施暴呢?”
“我受不了這種落差。”她的聲音帶著一絲無力感。
“其實我知道這樣的三角關系很畸形。可他對我來說就像塊浮木一樣,一松手,我怕我在Z城就快要撐不住了。
在一起這段時間,他帶我見識了好多我自己根本夠不到的精彩,我好像是第一次在這座城市找到歸屬感。”
“那你有沒有想過,10年前他剛來Z城的時候境遇并不比你好。而他現在讓你心動的特質,經濟實力、處世經驗,都是他跟老婆一起奮斗沉淀下來的。”
“你不覺得,你所謂的歸屬感壓根就沒有根基嗎?”
“或許吧。”她抬頭,眼里水霧朦朧。
“說起來是挺沒安全感的。但我一個人,學歷不高,又沒啥技能,這么孤零零飄著啥時候是個頭啊?”
“姑娘,你覺得他很厲害,可以依靠。他也圖你年輕漂亮,給些小恩小惠。可是新鮮感過了以后呢?你能和他平等對話嗎?他能從你身上獲取力量嗎?都不能,那要靠什么維系?”
見她面露窘色,我趁熱打鐵道:
“沒有誰的成長能經由和一個厲害的人在一起而快速達成,路終究要靠自己去走。你還這么年輕,明明可以擁有一份完整的愛,何必要跟婚內出軌的人糾纏不清呢?”
“那如果……”她咬咬嘴唇,似乎還想掙扎一把。
“如果他離婚,我不就完整了嗎?我可以努力跟上他的步伐……”
“你這是癡人說夢。”
話說到這,也沒必要迂回了。
“就看今天,你跟陳艾爆發正面沖突,他有站在你這邊維護你嗎?”
她愣住了。
“我剛已經跟他了解過了”同事小張說,“他很明確地說不會讓自己這個家散掉。”
“可是他明明也跟我說過,老婆讓他很累,跟我在一起才是真正的快樂呀。”王嵐反反復復念叨著,眼淚繃不住地往外掉。
調解員遞給她紙巾,
“兩個人過日子,有了柴米油鹽的碰撞,背負著各種各樣的責任,不累是不可能的,但這不代表他們的感情就徹底破裂了。
尤其像陳艾李青這種創業型夫妻,他們之間的羈絆更深,兩個人既是相濡以沫的伴侶,也是相互助力的戰友。
婚姻的疲倦期,一方爬到圍墻上四處張望,呼吸呼吸新鮮空氣,尋一處水草豐茂的溫柔鄉,揮灑點荷爾蒙,愛情呢可能也有,但你如果覺得他會為此離婚,那就太天真了。”
聽罷,王嵐哭了很久,好像要把所有委屈不甘都一泄而空。
最終,她決定退出,并向陳艾道歉。
正在看這篇文章的讀者,如果你也陷入相似的困境,家庭君想告訴你:放手真的沒那么難。
千萬不要把期待變成一個強者的愿望,投射到一個連對感情忠貞都做不到的中年男人身上。
頂著流言蜚語也要相愛的自我感動早就過時了,把刀尖舔蜜的決心用來自我建設,建立穩定的人格,穩定的生活,相信你會收獲更寬廣的未來。
家庭君經常在文章里呼吁要有離婚的底氣和實力,但這并非鼓吹一切婚姻問題都用瀟灑離開來解決。
風波過后,夫妻倆決定留下來收拾那一地雞毛,就像陳艾和李青,家庭君也同樣予以理解 。
曾有人如此形容出軌后的創傷:“童話中兩個貪心人挖地下的財寶,結果挖出一個人的骸骨,雖然迅速埋上了,甚至在上面種了樹,栽了花,但兩個人心里都清楚地知道底下埋的是什么,看見樹,看見花,想的卻是地下的那具骸骨。”
因此,婚外情調解,丈夫回歸遠不意味著皆大歡喜。
一方想翻篇,一方放不下,這日子注定不好過。
“說實話糾纏這么久,我現在真的筋疲力盡,以后也不敢對他抱什么期待。這個王嵐沒了,誰知道還會不會有李嵐、張嵐……”
夫妻面對面環節,陳艾顯得顧慮重重。
“那你要我怎樣你才放心,磕頭謝罪?還是寫萬字血書?”
被她的話刺激到,李青面有慍色。
“現在不是較勁的時候”,調解員勸李青:
“你必須要知道,背叛是有代價的。你老婆不是機器人,按一下按鈕,就可以清空過去不愉快的感受和記憶,按照你設定的新程序運行。”
“她的所有負面情緒,憤怒、怨恨、委屈、擔憂,現在不宣泄出來,必定又會在今后無數個日夜冒出來,你確定受得了?”
李青嘆了口氣,沒再說什么。
“可能有些夫妻就是只能共苦不能同甘。”陳艾總結道,
“人家都說貧賤夫妻百事哀,可偏偏最苦的日子里我們抱得最緊,現在混出個人樣了反而看一眼都嫌煩。”
(圖文無關)
“那不如說說你們剛來Z城打工時的情形吧?”
按照事先計劃的,我們決定幫夫妻倆憶苦思甜。
“說起來跟別的打工仔也沒啥兩樣……”在陳艾和李青的敘述中,往事一幕幕涌現。
他們曾經蝸居在不足10平米的房間里,開門見床,蟑螂亂竄,不論噴什么都遮掩不住那股強大的霉味;
夫妻倆也嘗試過擺攤,夜深人靜收攤后,她坐上空的推車,李青在前面有節奏地蹬車,嘴里哼著小曲,沿途濺起愛的回響;
老板拖欠工資,又趕上孩子升學要交建校費,他們整整兩個月沒沾一點葷腥,好不容易討到錢,買了半只鹵鴨打算晚上下飯,結果路上你嘗一口我嘗一口就給吃完了;
(圖文無關)
有一年,工作的電子廠失火爆炸,李青反應過來了馬上催陳艾逃命,陳艾快到出口時發現丈夫沒跟上來,不顧自己安危,重新折返跳進火海,找到李青拼命拽著他往前爬……幸好最后兩人傷勢都不嚴重。
“前兩年我還夢到那場火災,夢里我們失散了,火球不斷吞噬周圍人的軀體,我怎么也找不到他……”
說到動情處,陳艾忍不住抽泣,李青從對面繞過來摟住她。
我們靜靜看著, 不敢驚動這來之不易的溫情。
共患難的記憶,封存在內心深處,年深月久覆上了厚厚一層塵埃,可但凡有一個契機重新開啟,這對夫妻便會找回當年那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肉相連的感覺。
原來我們曾經那樣深愛,原來我們憑借這份愛闖過了如此多的難關。
與之相比,外面的所有新鮮誘惑都黯然失色。
責任感復蘇的李青,向陳艾誠懇道歉,也得到了對方的諒解。
到這,可以說地震后的廢墟清理告一段落。而信任的重建,還需要日后多加努力。
參考《愛的五種語言》,我們建議李青平時多用行動向妻子傳達愛意。比如減少應酬,多花時間陪她;外出主動報備行蹤;有紀念意義的日子制造儀式感,給予堅定的承諾讓她心安等等。
而陳艾要避免原來那樣的審判式溝通,如果家只是贖罪的地方,冰墻永遠都不會消融。
站在道德制高點批判婚外情不難,難的其實是敢于直面婚姻的病癥,愿意拿出誠意來進行深度的溝通和探索。
唯有如此,倦怠的關系才能抽出新的枝條。
夫妻雙方也更明白收斂欲望,堅守忠貞的意義。
很贊哦! (人閱讀)
上一篇:男人挽救婚姻最好的方法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