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吃是我們快樂的源泉
謝老師2022-12-01 10:44【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室:現在很多人都會有一個吃貨的屬性,并且吃也是那些每天吵著要減肥的人最大得阻礙,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其實真的是這樣,吃是一個人快樂的源泉,當你看到美
現在很多人都會有一個吃貨的屬性,并且吃也是那些每天吵著要減肥的人最大得阻礙,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其實真的是這樣,吃是一個人快樂的源泉,當你看到美食就非常的想要嘗試,在你每天都會計劃著吃什么樣的美食的時候你一定不會很悲傷,對減肥的人來說也是一樣的,不吃飽怎么有力氣減肥呢!
人出生后的第一個快樂來源:吃奶
吃和快樂聯系起來,并不難理解。吃是人類的生存本能,當嬰兒從媽媽肚子里出生以后,他會自動尋找乳房。基本無需學習,他就會條件反射的去吸吮乳汁,并以此獲得身體上的滿足和心靈上的快樂。
精神分析理論指出,人格形成的性心理發育有三個階段:口欲期、肛欲期、俄狄浦斯期。這三個階段同時也對應著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的快樂來源:吃東西、排便、戀父戀母(喜歡異性父母以及被異性父母喜歡)。
口欲期是在0-2歲之間,尤其在0-1歲間最為明顯,這個階段孩子的快樂大部分都和吃有關。如果你有養育孩子的經驗的話,你會看到這世上最純真的笑臉就是嬰兒的微笑。它時常會在嬰兒吃奶時出現,你還能聽到孩子在吃奶時發出的咯咯笑聲,感受到吃奶帶給他的滿足和快樂。
事實上,不只是在2歲以前吃會帶給人快樂, 吃的快樂會伴隨人一生。所以我們會看到一個孩子,他有事沒事就會吃點東西,好像嘴不能閑著,有時候大人也會這樣。
從象征意義上來講,吃是人類不斷重復和媽媽連接的一種方式。不同的是,嬰兒時期我們吃的是乳汁,長大后,吃的是五谷雜糧以及各種水果。吃的東西在變,但吃給人帶來的快樂和享受是不變的,它除了滿足一個人身體的需要,同時還滿足了人們口欲期的快樂。
很多人在生病或者心理有問題的時候會有一個癥狀就是食欲不振,這個時候他們是真的難受,特別是一些心理上有問題的人,在他眼里,食物的功能僅僅只是填飽肚子。如果不餓,他根本不會去吃任何東西。對身體和心靈的怠慢,也是不能快樂的一種表現。這樣的人不只在吃飯時匆忙,在其他事情上也是如此,仿佛他的人生就是為了完成一件又一件的事情而活。
我們經常看到各種女明星減肥不吃到你關系,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減肥也是不接納自己的表現,和整容是一樣的。她希望改頭換面,被人喜歡,給自己設置了一個這樣的門檻:只有你瘦了,美了才會被人喜歡。一個人減肥沒有問題,但過度減肥,不去吃東西,是對快樂的一種抑制,也是對自己的虐待,因為她從來不去滿足自己身體的需要。
有一個朋友,她向我講述了她的童年經歷。小時候她很喜歡嗑瓜子,但家人不讓她吃,她因此悶悶不樂,但又沒辦法反抗。長大之后她終于自由了,經常會給自己買
當一個人不能吃他喜歡吃的東西時,連同快樂也一并抹殺了。但人對于快樂的追求始終存在,曾經被壓抑的需要,會在未來的某一刻爆發。就像那個朋友,她對瓜子有著深深的渴望,吸引她的是瓜子的味道嗎?我想更多的是被滿足的快樂。
身體需要營養,心靈也是,而吃可以同時愉悅身體和心靈。當身體和心都獲得滿足了,一個人才會真正的體驗到快樂,才能看上去精神飽滿職業心理咨詢師。
所以不快樂了怎么辦?沒錯,去吃你喜歡的食物,放肆的去吃!
很贊哦! (人閱讀)
上一篇:6種讓變得更加優秀的方法
下一篇:為什么要做情感咨詢?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