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拒絕“虛假記憶”離真相才能更近一步
謝老師2022-03-03 20:13【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師解讀:現實生活中你也許經常遇到,記憶里好像沒有關灶臺的火,去看時已經關了。家庭聚會上,大家談論著同一件事情,每個人說出來的版本卻不一樣。美劇《婚外情事》
現實生活中你也許經常遇到,記憶里好像沒有關灶臺的火,去看時已經關了。家庭聚會上,大家談論著同一件事情,每個人說出來的版本卻不一樣。
美劇《婚外情事》就是采用多重視角構思故事,明明是同一件事情,劇中主角描述場景的卻大相徑庭。到底誰在撒謊,真相又是什么,并沒有一個定論。但你別以為這只是編劇的腦洞大開。實際上,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產生的差異性記憶是有合理依據的。
茱莉亞·肖(Julia Shaw)是倫敦南岸大學(London South Bank University)法律和社會科學系的研究員,在《記憶假象》(The Memory Illusion)這本書中,就提出了一個概念“虛假記憶”。并通過一系列的研究案例表明,通過語言暗示,為人類大腦植入一段根本不存在的記憶是多么簡單的一件事情。
虛假記憶(false memory):是指大腦記憶的信息之間自動的組合導致不真實的回憶。每個人的大腦都可能產生虛假的記憶,或將事物的真實情況扭曲。人們會對自己的記憶堅信不疑,甚至會對大腦編造的謊言信以為真。
記憶如此不可靠,除非你有及時記錄的習慣,否則腦海中栩栩如生的場景,有可能為了滿足某種動機,已經被你悄悄的美化甚至歪曲。
思考幾個問題:·在撰寫回憶錄的時候,個人的回憶一定百分百可靠嗎?·法庭上,對方律師和審判人員有沒有可能通過導向性的提問,植入不存在的事實?·新聞現場中,目擊者的回憶的證詞一定可靠嗎?
記憶的重構存在太多可能性,而我們需要更多的客觀事實佐證,并尋找最大的真相。
當然,在專業領域之外,日常工作生活中記錄下重要的細節、想法也至關重要,不僅能積累豐富詳實的素材,還能輔助你掌握事實的準確性。
采用錄音軟件或者設備錄制音頻,就是一種非常方便的記錄信息方式。特別是在以下場景中,能讓你執行工作顯得更加專業心理咨詢方向。
01、人物訪談、播客錄制
訪談過程使用錄音設備、軟件記錄,不僅可以幫助記者更專注去傾聽對話、觀察人物表情以及思考話題走向,而且還能準確、真實的還原信息,作為一手資料、證據。
02、專題會議、商務洽談
在一些重要的專題會議,需要通過會議文件將重要事項知會相關部門或報送管理層審批,其中信息的準確性非常關鍵。會議過程錄制音頻,有助于起草紀要時回聽重要細節,理清主講人的思路和邏輯,另一方面也可以將會議過程進行存檔,方便后期追溯。
03、課堂學習、日常復習
根據艾斯賓遺忘曲線,在學習后的48小時之內,我們將遺忘掉70%左右的內容,剩下30%則會以緩慢的速度被慢慢遺忘。所以要想減少遺忘,就要在“特定”的時間內進行復習,將短期記憶內容存入長期記憶。而錄制課堂音頻,可以在復習階段輔助記憶。
很贊哦! (人閱讀)
下一篇:假裝堅強的你,累嗎?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