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對犯罪心理學感興趣,應該知道這些
謝老師2023-08-12 14:12【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鄧超主演的《心理罪之城市之光》正在熱映中,這部電影的優劣筆者不去討論,只談它之于中國式類型片的特別之處。該片屬于警匪探案這一常見的類別,但不尋常之
鄧超主演的《心理罪之城市之光》正在熱映中,這部電影的優劣筆者不去討論,只談它之于中國式類型片的特別之處。該片屬于警匪探案這一常見的類別,但不尋常之處在于它是一部涉及“犯罪心理學”的電影,如它的原著一樣,都是以犯罪心理作為一個重點來虛構及演繹犯罪。
犯罪心理這個詞已經被很多人熟悉并且在隨意使用,但有多少人真正了解這個詞作為一個學科具體的內涵和外延?所謂犯罪心理學,簡單點說,就是從心理學的觀點來探討和研究犯罪問題,其中最常見的手段是對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畫像”(或者側寫)。這種手段,是各種影視劇和小說展現的重點,因為它就像某種異能一樣,神乎其神。這一點筆者也不過多提及,回到之前所說的以心理學觀點來研究犯罪的話題上。
以心理學研究犯罪的邏輯依據是,犯罪行為的實施者或者說參與者,都是人,那么既然是人,其心理動機和行為方式都是有規律可尋的(無論那個人精神正常還是異常)。尤其是針對所謂的“連環殺手”,因為他們犯的案不止一起,手法和細節上有更多規律出現,比如特定的受害者群體,有的甚至有“標記”行為,這一切都可以幫助相關人員“畫”出那個未知兇手的面貌,從而阻止更多案件的發生。
總之,人類社會涉及的一切都可以用心理學的方式來研究的,人不管做什么表現出怎樣的具體行為,其背后都是有某種心理機制在支撐的,犯罪當然也不例外。說到底,犯罪心理學的具體落腳點是一種行為分析,這種行為分析在沒有完整的證據鏈來支撐的時候往往會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如影視劇演繹的那樣)。這就是犯罪心理學目前在刑偵領域占據關鍵地位的原因所在。
對于那些對犯罪心理學有興趣的人,筆者準備在下面列出一些書籍或影視劇,根據這些作品涉及相關領域的嚴謹程度,筆者會加以說明,供君挑選。
小說類
因為“心理畫像”那種類似于超能力的神奇發揮,小說作品在表現類似故事的時候多以這方面為重點。國內的話,首推的自然是開頭談到的電影的原著由雷米所寫的《心理罪》系列。作者雷米本人是公安院校的教師,研究的就是犯罪心理學和刑偵學,結合這些專業再加上中國的一些社會特點,《心理罪》系列在類型小說上無疑是成功的。
這個系列筆者是從頭到尾都讀過的,主要看看故事和主人公方木,至于語言水平和文學性方面我就不去論了(筆者本身是非常挑剔的純文學讀者,這方面說破了就沒意思了,畢竟人家賣的主要就是故事,而且是獵奇性很強的故事)。再介紹兩句吧,《心理罪》目前一共五本,四本正傳,一本前傳,主人公都是方木。之前李易峰那版電影《心理罪》拍的是第一本《心理罪之畫像》,現在鄧超這版拍的是正傳的最后一本《心理罪之城市之光》。時間跨度還挺大的,主人公方木從一個在校大學生變成了中年警察。所以,這其實也是一個關于成長的故事。
國外方面,首推的自然是經典電影《沉默的羔羊》的同名原著小說,作者是托馬斯·哈里斯,《紅龍》是他的早期作品,后來也被拍成了電影。值得一提的是,托馬斯·哈里斯在寫這些故事的時候,從FBI那兒獲得了不少信息,甚至還被邀請去參觀了位于匡提科的FBI總部,也參與了行為科學部的訓練講座。
小說畢竟是一種以虛構為主來講故事的形式,所以這些作品,無論中外,在理論的專業性和嚴謹性上有天然的缺失。因為它賣的主要是故事,讀者也樂于讀那樣的犯罪故事心理咨詢師三級培訓學校。
真實類
有個類別就無限接近于真實了,即作者本人親自參與過相關案件的調查和偵破。
這一類主要是前FBI探員結合自身真實經歷的著作。筆者認為這類作品的性質介于真實、虛構和學術之間。是真實經歷,但也有一定編故事的成分(寫法上),所以只能是接近真實(但非真實),其中也透出很多學術理論在實踐上運用的東西。這方面才是這類作品最有價值之處。
推一本吧,行為科學部早期負責人羅伯特·雷斯勒的作品《FBI心理分析術》
請認準羅伯特·雷斯勒和約翰·道格拉斯此二君,他們都是FBI行為科學部早期的核心成員,參與偵破了許多連環兇殺案,并為犯罪心理學尤其是心理畫像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主要在實踐層面上。
學術類
這一類就要讓很多感興趣的人望而卻步了。因為,到這里,就已經不是虛構、演繹或者趣味講述的程度了,而是直接到達了高度理論化、專業化的學術層面。這個類別筆者就不過多介紹了,因為只要你經歷過高等教育,就能想象這類著作是什么樣子,所謂的教科書級別。
這里邊涉及的知識至少包括犯罪刑偵學、法醫學和心理學。具體列出兩本吧。
犯罪心理學教材:《犯罪心理學(第七版)》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這一本被美國許多高校用作教材,目前中國也把它作為司法心理學下面的一個經典讀本引進來了。
《犯罪心理畫像——行為證據分析入門》布倫特·E·特維著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這是筆者最早閱讀的犯罪心理學專著之一,作者布倫特·E·特維是犯罪心理畫像方面的權威專家,理論和實踐上都有貢獻,他提倡行為證據分析。本書為具體討論這一套理論的專著。
影視劇
涉及犯罪心理學的電影非常多,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沉默的羔羊》和《七宗罪》了,其余的電影筆者就不一一列舉了,主要說說兩個美劇。
《犯罪心理》
筆者未必是從這部美劇知道“犯罪心理”這個詞的,但絕對是從這里對犯罪心理學和心理畫像建立起了直觀印象,并對相關領域產生了濃厚興趣。這部經典的美劇以一集一個小案,一季幾個大案的形式目前仍在連載中,里面的成員來了又去,十幾年了。如果討論到一部美劇對一個學科的普及產生巨大影響的,這部劇絕對當之無愧。
《心靈獵人》
這是大衛·芬奇執導的美劇,筆者把它作為2017年的年度神劇之一。內容上回到了70年代的美國,講述的是行為科學部建立之初,心理畫像在理論和實踐中不斷被完善的故事。這部劇的精彩不是筆者三言兩語可以講清楚的,所以此前專門寫過長文來梳理。
有興趣的可以移步豆瓣,該劇相關詞條下的長評“紀實與演繹并重,對《心靈獵人》劇情、人物及相關背景的簡單梳理”為筆者本人原創。在此就不多談論了。
另外,對歷史上那些劣跡斑斑的謀殺犯們好奇的,筆者在這里推薦一個各種信息相當齊全的謀殺犯百科:http://murderpedia.org/網站為全英文的,能讀進去的人自行查閱吧。
對書籍和影視劇的梳理就到此為止了,具體內容筆者沒法展開詳談,只是為有興趣的人提供一條入門的道路,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吧。
最后,筆者想強調的是,犯罪心理學在專業與非專業的邊際上其實是比較模糊的。為什么這么說?因為這門學科的性質注定了它不是純理論的,這些理論必須要在現實案件中發揮作用。我們了解得再深,談論得再多,也不過是紙上談兵罷了。不光是我們,即便是相關領域的權威專家學者,只要他沒在實際案件中發揮過作用,一樣也是某種程度上的“紙上談兵”。
所以,對此領域感興趣的人們,最好也要搞清楚,自己只是想聽聽犯罪故事,談談相關理論,甚至跟家人朋友秀一下,還是真想參與到這門學科的研究,或是直接跨入對真實案件的偵查。這是年輕的朋友們應該考慮的事情。
犯罪心理學的背后是非常嚴肅且殘忍的事情,不是小孩子過家家或者書生們的夸夸其談,千萬別被小說和影視劇的虛構及演繹誤導了,即便它們中的一部分算是很優秀的作品,但再優秀,也不是現實。
相關專業
心理學
犯罪學
教育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
認知心理學
犯罪心理學
相關院校
約克大學 York
埃克塞特大學 Exeter
諾丁漢大學 Nottingham
謝菲爾德大學 Sheffield
格拉斯哥大學 Glasgow
愛丁堡大學 Edinburgh
很贊哦! (人閱讀)
上一篇:和平型人格的10大特點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