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道理我都懂,就是控制不了情緒
謝老師2021-08-06 11:49【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很多家長會有這樣的經歷,心煩有壓力的時候,對待孩子的態度會變差,吼孩子、威脅孩子或者打孩子,事后又后悔。比如網上流傳的一張圖片就很能引起家長的共鳴
很多家長會有這樣的經歷,心煩有壓力的時候,對待孩子的態度會變差,吼孩子、威脅孩子或者打孩子,事后又后悔。比如網上流傳的一張圖片就很能引起家長的共鳴,一位父親輔導孩子寫作業時把自己的雙手綁在身后,這位父親擔心自己忍不住打孩子。
現在生活節奏快,社會壓力大,讓人疲憊不堪,父母回到家中又很難得到充分的休息,還要肩負起教育子女的重任,難免心浮氣躁,心生焦慮。但是,家庭氣氛的平穩和諧對于孩子的成長十分重要,父母保持情緒穩定是至關重要的。
父母與孩子溝通時,控制不住情緒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方面
對事情的解讀影響人的情緒
由于信息的不均等和立場不同,同樣的一件事情,不同的人看待的角度不同,得到的感受也不同。
比如,年幼的孩子從桌子上端著一杯水,把水弄灑了。剛下班的媽媽看到了,可能會非常生氣,認為孩子太不省心,自己剛回家就添亂,自己白天工作辛苦,想喘口氣休息一下,因為孩子把水弄灑了,還要立即清理地板,感到生氣委屈,開口就把孩子訓了一頓。孩子哇哇大哭,孩子眼中發生的事情和媽媽不同。自己一天沒有看到媽媽,心中很是想念媽媽,今天在幼兒園學了一個兒歌,內容是媽媽上班辛苦,回家讓媽媽坐下,給媽媽端水喝,媽媽就會高興。于是今天媽媽下班回家,孩子就端水給媽媽喝,但是因為不小心把水灑在地上,孩子害怕不知所措,也很沮喪,這個時候,媽媽又罵了自己,為此十分委屈,任媽媽罵自己,也不做解釋。為了這個事情,孩子內心總是難過,之后的兩天,媽媽叫他做事情,他總是不愿意回應。
第二方面
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受自己成長經歷的影響明顯
當我們有了孩子,我們對待孩子的方式總是和我們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有相似之處。也許作為父母,其本身的童年就是很悲慘的。如果是女性,可能來自于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童年充斥著羞辱和不公平的對待。也有可能,自己的母親是個控制狂,做一切事情都要按照母親的心意來,母親言語刻薄,從小得不到一句好話。也有可能,父親有暴力傾向,童年的生活充滿了疼痛和眼淚,只能默默忍受。如果父母的童年沒有被好好對待,不知道什么是愛,從未體會過家庭生活的溫暖,不知道如何正常的維系親人之間的感情,那么悲劇就有可能在自己的小孩身上重演。
第三方面
父母缺乏和孩子的溝通技巧
這類父母知道要對孩子耐心的呵護,但是總是詞不達意,與孩子的溝通讓孩子感到是說教和指責,說的越多,孩子越是不耐煩。孩子的不耐煩,在父母眼中就是不聽話,不懂事,是自己的真心喂了狗,因此家長會感到十分的沮喪和無助。很多父母會破罐子破摔,什么方式好使用什么,這個時候繁雜的獎懲制度、命令和威脅、大聲的吼罵就接踵而至兼職心理咨詢師。
我們怎么做可以做到用一顆平靜的心去和孩子交流呢?
1. 開腦洞,拓眼界,體察人情世故
不管是在辦公室里,還是在一個家庭中,你覺得可以互相理解的人,也許很難輕易的互相理解。你覺得那些不用言說的事情,可能對于除了你自己以外的人來說都是新鮮的想法和觀念。你覺得可以在一起做比較的人,也許沒什么可比性。時刻記著,你和朋友、和家人、和孩子都是不同的人,如果大家真的能心意相通就不需要發明言語了,對個眼神,發動一下腦電波就可以產生共鳴。這是天方夜譚。所以,遇到事情,要冷靜三分,退讓三分,先問清楚對方的腦回路再說。對于孩子,更是要引導孩子把他的腦回路描述出來。盡量做到信息對等,再做判斷。
2. 關愛自我,不斷成長
很多人年紀很大了,但是想起自己的父母會一下子退化到小朋友。身體的成長衰老是不可抗拒的,但是心里的成長卻是可以停止的。沒有完美的家庭,每個人都有原生家庭留下的影子。首先我們要看到父母給我們飯吃、屋住,讓我們身體長成人,但是父母都有他們的局限性,在心理上,不一定給我們充足的養分讓我們成為人。甚至很多父母,不希望孩子在心里真正的獨立,一直覺得孩子是父母的附屬品。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作為一個成人,讓自己內心成長為一個獨立的人是對自己的真正負責,是對后天組建家庭、對自己的孩子的真正負責。建議學習心理學知識,必要時進行專業的心理咨詢。
3. 學習科學的溝通技巧,與這個世界平和相處
為人父母,不是簡單的事情。成人,不是你生了孩子就會自然成為父母的。父母是孩子的天,父母是另一種社會角色,父母的身份是要學習的。現在市面上有很多類似的課程和書籍,希望父母們能夠留心學習。通過學習,體會做父母的責任和不容易,體會另一個不同的境界和人生。
推薦的書籍有《父母效能訓練》《正面管教》《非暴力溝通》,對于自我要求比較高的父母來說,如果有時間可以看看關于兒童心理發育的教科書,了解孩子的發育過程。
很贊哦! (人閱讀)
上一篇:6種在我們身邊的心理學效應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