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過度自我中心的表現有哪些
謝老師2021-12-11 04:23【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你身邊有比較自戀的人嗎?反正我身邊有不少自戀的小伙伴呢,并不是說自戀不好,但是有些人自戀過度有可能會變成過度自我中心,這種就屬于一種心理問題了,過
你身邊有比較自戀的人嗎?反正我身邊有不少自戀的小伙伴呢,并不是說自戀不好,但是有些人自戀過度有可能會變成過度自我中心,這種就屬于一種心理問題了,過度自我中心的表現有哪些你知道嗎?請記住,你不是太陽,沒有誰會真的離不開你,少了你地球還是正常的運轉,別把自己看得太重要!
過度自我中心的9個表現呢?
1.認為自己地位特殊,別人應對自己百分百地尊重,自己應該享有別人所沒有的特權。
2.不能夠容忍反面意見,不能誠懇地接受批評,如果受到批評,就會有很強的恥辱感,并予以還擊。
3.對別人指使,常常要求別人多為自己服務。
4.喜歡夸耀自己的才能,希望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
5.占有欲強,對金錢、權力與地位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大部分時間生活在夢想之中。
6.認為自己的思維獨特,別人無法理解自己。
7.渴望持久的贊美。
8.缺乏同情心,嫉妒那些強于自己的人。
9.對感情不能夠保持專一。喜歡追逐有吸引力的異性,并以追逐的過程為榮心理咨詢室掛圖。
理解他人的最大障礙之一是過度的自我中心主義。
你之所以看不透別人的心靈,是因為你壓制不住自以為是的沖動。你克服不了自己的經驗、信念、態度、情感、知識和視角,因而意識不到別人看世界的角度或許跟你不一樣。
哥白尼或許已經把地球移出了宇宙的中心,但這顆星球上的每個人都還穩穩地待在自己小宇宙的中心。
身處自己小宇宙中心的一個后果是,無論是好是壞,都容易把自己的分量掂量得太重。
有一個經典的心理學實驗:
讓已婚夫婦分別估計自己在每類家庭活動中擔當的比例。這些家庭活動包括積極的活動,如打掃房間、做早餐和解決沖突等;也包括消極的行為,如弄亂房間、惹怒另一半,并引起爭論。
研究人員將丈夫和妻子分開,分別要求他們指出自己在每類家庭活動中負責的百分比。然后,研究者把每對配偶的估計數字相加——從理論上看,估計值的總合不可能超過100%。
但是,實驗結果卻出人意料,把夫妻雙方的估計數字加起來,很顯著地超過了100%。
按照這個實驗結果,我們可以假設:丈夫聲稱家里的80%的晚飯是自己做的,而妻子稱家里60%的晚飯是自己做的,也就是說,他們的孩子應該吃到了140%的早餐;這么說,這些家庭都是早餐爆表的家庭咯,這顯然是絕不可能的。
生活中其實常有這樣的情況出現,不只是夫妻關系,宿舍關系中也常出現這樣的狀況。當宿舍要打掃衛生的時候,一個人打掃了陽臺、清潔了廁所,清掃了地板,但是倒垃圾的那個人認為是自己“清理了宿舍”。
說回這個實驗,研究人員還發現了一個更有趣的結果,即使是在報告消極行為時,這些夫妻也高估了自己的責任,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更經常挑起爭端的那個人。
這個實驗很好地說明了“自我中心”的狀態,常常高估自己的重要性,同時對自身的過錯和缺點也過分清楚。
認為別人應該將更多的功勞歸于你,認為別人總會關注自己,這些只是我們寬闊無邊的自我中心大陸上的一隅。
也許整個世界是一個舞臺,我們很容易感覺自己在舞臺的中央。
這不僅讓我們高估了自己在這個世界中的分量,也讓我們高估了別人關注我們的存在感的程度。
怎樣克服過度自我中心傾向
首先,要正視社會現實,社會上的每個人都有其各自的欲望與需求,也都有其權利與義務,這就難免會出現矛盾,不可能人人如愿。
這就要求人人正視客觀現實,學會禮尚往來,在必要時做出點讓步。
當然應該承認自我的權利與愿望的滿足但也不能只顧自己,忽視他人的存在。
如果人人心目中都只有自我, 那么,人人都不會有好日子過。
其次,從自我的圈子中跳出來,多設身處地地替其他人想想,以求理解他人,并學會尊重、關心、幫助他人。這樣才可獲得別人的回報,從中也可體驗人生的價值與幸福。
第三,加強自我修養,充分認識到自我中心意識的不現實性與不合理性及危害性。
學會控制自我的欲望與言行,把自我利益的滿足置于合情合理、不損害他人的可行的基礎之上,做到把關心分點給他人,把公心留點給自己。
“我很重要”對誰都是個死結,畢竟我們感知認識世界都是出于自身。我們不可能通過他人的眼睛看風景,或者用他人的大腦思考。
但是,自我中心終究只是渺小的世界觀,以自我為中心的人要學會去理解他人,熱情地幫助他人,努力地克服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狀態。
很贊哦! (人閱讀)
上一篇:如何從零開始自學心理學,書籍推薦
下一篇:沒錢人如何贏得尊重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