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求助別人的基本準則是不讓別人為難
謝老師2022-12-06 18:32【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師解讀:一點也不夸張,不讓別人為難就是頂級的修養。想一想,你是不是曾經給別人出難題,讓別人為難過?沒有幾個人能毫無愧色地說“我從來沒有”。正因為很多人都做
一點也不夸張,不讓別人為難就是頂級的修養。
想一想,你是不是曾經給別人出難題,讓別人為難過?沒有幾個人能毫無愧色地說“我從來沒有”。
正因為很多人都做不到,所以才可以稱之為頂級。
不讓別人為難,是設身處地為人著想
孔子攜弟子外出,突然變天,雨要來了。恰好路過弟子子夏的家,于是,子路想去子夏家借傘。
孔子急忙攔著,理由是子夏這個人出名的吝嗇,我們去借錢,他不借,別人會說他不尊敬師長,若借,他又心疼。
子路說,我能把我的東西拿出來和朋友一起用,用壞了都不心疼,難道老師向子夏借傘,子夏都不借嗎?
孔子說,咱不能讓別人干不愿意干的事,這樣相處才能久一點。
果然是圣人,寧愿自己淋雨,也不肯向自己的弟子借傘,只因不想為難弟子。
當我們想向別人提出要求,或者請求別人幫助時,首先要想的不是自己能不能得到滿足,而要先想到對方有沒有難處,會付出怎樣的代價?然后再決定是否開口心理咨詢師二級視頻。
貪圖自己方便,置別人的不便而不顧,這是自私。懂得站在別人的立場考慮問題,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這是善良。
北宋哲學家程頤說:“遇事肯為人著想,這是第一等的學問。”一個人是否缺乏修養,就看他是否有一顆為人著想的心。而一個人的教養,很大程度上,體現在他是否懂得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
一個肯為別人著想的人,心里裝著別人的冷暖,不會給人出難題,把人置于左右為難的境地。設身處地為人著想,一舉一動都會讓人感到有溫度,有修養。真正的修養就是來自于一顆熱愛生活,熱愛自己,善待他人的心靈。
不讓別人為難,藏著理解和尊重
沒有理解就沒有尊重,沒有包容和愛。不讓別人為難,體現出的是深層次的理解。一個人能理解別人的難處,換位思考,從而感同身受,就不會讓人為難。
兩年前我還在一家中文核心期刊當副主編,時常有人請我幫忙,提出發文章的要求,我都是婉拒,為此得罪了不少人。他們不相信我們雜志要求非常嚴格,只看論文質量,其它概不考慮。
有一次,我大學一個很要好的同學和我聯系,他告訴我有個親戚要評職稱,想在我們雜志發表論文。他說:“我一會兒把論文發你信箱,你看一下。首先我先聲明,不讓你為難,你看一下有沒有希望發表,如果沒有可以直接告訴我,我讓親戚另想辦法。”
我看了論文,覺得是一篇高質量的論文,我拿給主編審閱,主編也十分認可。于是就向同學要他親戚的個人簡介。
沒想到,他說:“不好意思,那論文是我寫的,我之前沒說實話,是怕一旦在你們那發表不了,你有心理負擔。我知道你們那要求挺嚴,你也是個比較講原則的人,我不能讓你為難。”
聽他說完,我特別感動。以前,我拒絕了不少親朋好友發論文的請托,得到的幾乎都是牢騷、埋怨和冷言冷語。面對同學給予的理解和尊重,我心里暖暖的。
為難別人是一種自私的行為,這種人只想著自己的事情,關心自身的得失,而不顧及別人的難處,理解別人的處境。而善于理解的人都會主動規避讓他人為難的行為,不給他人找麻煩。
高爾基說過:“如果人們不互相理解,那么他們又怎能學會默默地互相尊重呢?”體諒別人的難處,關照別人的感受和情緒,給予理解和尊重,體現出的是頂級的修養。
不讓別人為難,是交際的智慧
當你給別人出難題的時候,其實是在給彼此的關系制造障礙。
當你的要求讓人為難時,別人無非就是兩種回應:一是拒絕;二是內心不情愿,但考慮到彼此的關系或者其它因素會逼著自己去做,帶著怨氣去滿足。
無論是哪一種回應,都不利于彼此的關系融洽和感情的增進。不論多么深厚的感情,一旦一方讓另一方感到為難和勉強,裂痕就出現了。
不讓別人為難,是一種善良,更是交際的智慧。若你時常讓人為難,總是給人制造麻煩,對你避而遠之是本能的選擇。
當你及時、主動為對方考慮,表現出的是發自內心的尊重和體貼,讓人感到和你相處舒適、自由,愉快,彼此的關系就會越來越近,感情日益加深。
這年頭追捧高情商,高情商的人與人交往讓人感到舒適和溫暖,他總是散發出不凡的人格魅力,擁有良好的人緣。
可什么算是高情商呢?認真想一想,哪一個被視為高情商的行為,本質上不都是與人為善呢?不讓別人為難,就是與人為善,待人以誠。說話做事不是以我為先,而是想到維護和幫助到別人。
人與人之間是需要幫助的,相互的幫助同樣能增進感情。不然,這個世界就冷冰冰的。只是,我們尋求幫助的基本前提是不讓人為難!
愿你我都永遠保持一顆善良的心,也做那個不讓人為難的人,讓和我們交往的每一個人都如沐春風,我們所給予的溫柔,所散發的暖意,一定不會讓我們失望。
很贊哦! (人閱讀)
下一篇:幽默的好處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