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社交恐懼癥是什么樣的?
謝老師2022-10-06 09:39【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室:社交恐怖癥(socialphobias)也被稱作社交焦慮障礙,是指對一種或多種人際處境存在持久的強烈恐懼和回避行為。恐懼的對象可以是某個人或某些人,也可以相當
社交恐怖癥(social phobias)也被稱作社交焦慮障礙,是指對一種或多種人際處境存在持久的強烈恐懼和回避行為。恐懼的對象可以是某個人或某些人,也可以相當泛化,可包括除了某些特別熟悉的親友之外所有的人。與特殊恐怖癥相比,社交恐怖癥害怕的社交情境往往不易回避,因此社交恐怖癥對個人生活的影響往往更為明顯。
我們可以看一看下面的【案例】:
患者是一個懂事理,聽話的女孩,個性比較內向、敏感、好擔心、追求完美。兩年前讀高中時,有一天路上與老師相遇,感到緊張,沒有抬頭和老師說話,低著頭匆匆走過。旁邊有一同學看到這一情形,對她說:“你不和老師說話,老師直用眼看你。”患者聽后深感內疚,第二天到學校時,不敢抬頭看那位老師的眼睛。后來逐漸加重,連別的老師的眼睛也不敢直視,進而擴展到連普通人的眼睛也不敢看。偶爾與人的目光相遇,便感到特別緊張,心跳加快、全身直冒汗,并認為自己的表情肯定很尷尬,會引起別人的恥笑。從此,在路上騎自行車或走路,總是低著頭,唯恐看到別人的目光。由于對人緊張、心情不安,上課無法專心聽講,學習成績下降,患者沒有考上大學。后來癥狀越加嚴重,以致不敢出門,她為此感到非常痛苦,不得不求助于心理治療師。
大多數人在眾人面前發言、面對老師或領導時都會有些緊張,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
但是案例中,患者的緊張已經超出了正常的范圍,她在感到緊張的同時,還有心跳加快、出汗癥狀,且回避別人的目光,回避接觸人。她害怕與別人對視,恐懼自己會做出丟臉的言談舉止或表情尷尬,臨床上被稱為“對視恐怖癥”。
社交恐怖癥還可表現為害怕自己當眾出丑,使自己處于難堪或窘困的地步,因而害怕當眾說話或表演,害怕當眾進食,害怕在在公共廁所里解便;或者,由于旁邊有人而恐懼得手發抖以致無法寫字;害怕在公共場所嘔吐,等等。害怕見人臉紅,被別人看到,因而惴惴不安者,被稱為“赤面恐怖癥”(erythrophobia)。事實上,可能只是潮熱的主觀感覺,并無真正的臉紅,但患者卻深信周圍人已覺察并正在注意他,因此更覺局促不安、渾身不自在。臨床上還發現,此類患者中不少人借酒壯膽,久而久之成了酒精依賴者。
除焦慮和害怕外,還有心慌、震顫、出汗、惡心、尿急等植物神經功能癥狀。嚴重的社交恐怖癥者,極度緊張時可誘發驚恐發作。在認知方面,他們特別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行為,并對自己的評價過低,害怕別人評論自己。由于害怕,他們拒絕參加各類聚會,也可能回避所有公眾場合如餐廳、劇場和公共車輛等。害怕社交場合十分廣泛的病例稱廣泛性社交恐怖癥(generalized social phobia)。這類患者常害怕出門,不敢與人交往,甚至長期脫離社會生活,無法工作。
多數患者起病于青少年,常逐漸起病,無明顯誘因。也有的在一次羞辱的社交經歷之后急性起病。一般病程緩慢,起病較遲且無其他精神障礙者預后較好。
①社交恐怖癥常繼發抑郁癥。而當繼發于驚恐障礙時,要注意病史和臨床發展情況判斷誰是原發性的。
②社交恐怖癥與廣場恐怖癥的不同在于,患者的先占觀念是害怕別人給予不好的評價和自己感到發窘、狼狽不堪,從而行為上表現出避開與他人的接觸與交談,而不是害怕無法離開某處二級心理咨詢師考試。
③社交焦慮和回避可以見之于其他精神障礙,如抑郁癥、精神分裂癥以及人格障礙。因此,只有排除了這些可能性,才能確診為社交恐怖癥。
很贊哦! (人閱讀)
上一篇:難道老實人就不用負責任嗎
下一篇:關于死亡,你必須知道這件事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