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心理學實驗來教你愚人節的高端玩法
謝老師2021-06-12 02:30【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室:愚人節iscoming~,在眾多強調闔家歡樂、溫馨浪漫的節日里簡直是一股“泥石流”。在這天,我們編造謊言相互取樂,看著大家被騙后的反應,心理莫名的有種爽感
愚人節is coming~,在眾多強調闔家歡樂、溫馨浪漫的節日里簡直是一股“泥石流”。在這天,我們編造謊言相互取樂,看著大家被騙后的反應,心理莫名的有種爽感。并不是因為我們變態,只是因為撒謊就是人類的天性啊。心理學實驗表明,人在三歲時就已經學會撒謊騙人啦。
愚人節的小把戲,滿足了我們重回無憂無慮童年的心理。因為,我們在成人世界無時無刻受到社會道德的約束,而在愚人節,大家就可以為所欲為,不用承擔捉弄別人的責任,簡直樂趣無窮。(尺度把握好,要不很尷尬)
說到愚人節惡作劇小易君都開始摩拳擦掌了,大家已經有什么好的計劃啦?把奧利奧夾心換成牙膏?趁他睡著給他畫個鬼臉?還是躲在冰箱里給他個驚喜(可能只有驚沒有喜)?
Emmmmm,是不是感覺稍微有點低端啊。今天我們來個高大上的,看看那些經典的心理學實驗背后都隱藏著哪些整人的好點子~
NO.1從眾實驗
實驗室再現:心理學家阿什(Solomon Asch)線條判斷的從眾實驗真是超級經典了。試驗中7-9個人坐在一起,其中只有1個人是志愿者,也就是被試,其余的都是阿什的助手。他們的任務是判斷“比較線段組”中哪一條線段和標準線段一樣長。每個志愿者都將接受幾組線段的測試。
志愿者是最后發言的,當前面的幾個人都說答案是線段A時,志愿者要選擇到底是要相信自己的眼睛還是跟隨大家的意見呢?
結果:75%的人至少有一次被“托”帶跑偏選擇了錯誤答案,5%的被試全程隨大流錯到底。
惡作劇指北:
從眾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個心理現象了,要利用它來捉弄你的朋友也非常容易哦。國外的大學生就曾經根據阿希從眾實驗做了個變式:電梯從眾實驗。當大家都背對電梯門時,你能為了保持“正常”與大家不同嗎~這個完全可以作為愚人節惡作劇的小手段哦。
惡作劇小貼士:
1、可以針對一個容易從眾的朋友,也就是那些重視人際關系、性格隨和的人,他們通常害怕與別人不一樣,與大眾有強烈的歸屬感。而那些特立獨行的人就不要招惹他啦,說不定到時不但沒有整到他結果還被反殺。
2、從眾現象發生至少需要3個人,這樣才會形成群體壓力,隨著人數增加,人們將更容易隨大流。
3、在電梯、小房間、教室等不需要很多人就可以發生從眾現象,而大的廣場馬路等可能就需要一個連的人來完成啦。
所以想要整到你的小伙伴,那么多多發動你的朋友加入進來,在辦公室、茶水間等地方都可以來試試這招哦。想想休息時閑聊,突然大家都說起外語,那位小可憐會默默加入你們嗎~
NO.2群體慣性思維實驗
實驗室再現:來看看著名的“猴子實驗”吧。心理學家們將幾只饑餓的猴子關在一個掛有香蕉的籠子里,他們一開始都沖向這個香蕉,但是靠近香蕉的他們都被香蕉周圍的裝置噴到冷水,幾次之后,都不敢貿然對香蕉進攻了。
兩天后,實驗者放入了一只新的猴子,新的猴子也被香蕉吸引,不過這時原來就在籠子里曾經被噴過水的猴子們制止了它,意思有危險不可靠近。于是這只新來的猴子聽從了前輩的建議。
又過兩天,心理學家放入了另一只新成員。有趣的是,當它想要去拿香蕉時,所有的猴子都阻止新成員靠近香蕉,包括那只兩天前沒有被水攻擊過的猴子。不知不覺,這群猴子已經培養起了群體慣性思維,哪怕沒有裝置,它們可能也不會再去吃那個香蕉啦團體心理咨詢。
惡作劇指北:
慣性思維就是人們在面臨新的情景時,會沿用之前的思維模式來處理。根據斯金納的行為強化控制原理,我們現有的習慣都是強化的作用,也就是之前多次情形中都對同一個反應給予了積極或消極強化,那么后面的相似情境下,人們也傾向于用同一種方式面對。
《古蘭經》在人們的印象中代表較古板的宗教教義,而《圣經》在很多西方人眼里傳播的理念是愛、人人平等。來看看路人面對被換了《古蘭經》封面的《圣經》的內容會做出怎樣的評價吧。
下面這個惡作劇視頻用到的原理也是慣性思維,其實并不存在的一條繩子因為有人被“絆倒”而強化了大家的認知,所以人們紛紛用生活的常識來思考現在的情況,接受了“有繩子”的設定,紛紛邁過去啦。
視頻暫缺
至于運用到工作中,就有同事在愚人節,將另外一個同事的電腦桌面換掉,而這張圖片用的原來電腦桌面速度截圖,所以看起來所有的圖標還在上面。當另一個同事準備工作時,狂點假圖標的樣子,連善良的我都不厚道地笑了。
惡作劇小貼士:
1、學習能力較強的學霸會更容易陷入慣性思維,因為他們更擅長總結經驗并用之前的結論應用到后面的問題中。
2、不喜歡創新、害怕受挫的人也會習慣用慣性思維解決問題。
3、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因為對人們來說更加熟悉,所以思維定勢也更加常見。
現在知道該利用慣性思維捉弄哪個朋友了吧?
NO.3視錯覺實驗
實驗室再現:
心理學流派中的格式塔學派對人的知覺組織原則進行了深入實驗研究,發現人的知覺組織原則包括接近或相鄰原則、相似性原則、連續性原則、閉合原則、同域原則等等。而這些我們認知的規律和眼睛的機制也導致了錯覺的產生。
現代心理學實驗發現,錯覺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線條錯覺
2)艾賓浩斯錯覺:圖中中心兩圓的大小一樣嗎。
3)菲克錯覺:等長的垂直線和水平線看起來不一樣長。
4)箭頭方向錯覺,繆勒-萊而錯覺:你一眼看上去那條線更長?
5)波根多夫錯覺:一條線段被圖形遮擋后看上去有些錯位。
這些也是我們被眼睛欺騙的罪魁禍首啦。
惡作劇指北:
錯覺不是幻覺,在特定條件下是會必然出現無法克服的。這也為我們利用它做些小把戲提供了可能哦~
這些有點神神叨叨的圖片都是利用了視錯覺,大家一定發現了原來自己做一張圖就能在愚人節高端一把吶。
大家看到啦,錯覺的威力簡直不容小覷,隨隨便便把人搞得暈頭轉向,動手能力強的小伙伴完全可以畫出一個這樣的“坑人”地板啊。當然,如果覺得有些困難,我們還有簡單的。
惡作劇小貼士:
1、在制作模型時,邊緣線條盡量粗,要有連續性。人的注意力有限,連續的線條會吸引注意,而因為“連續性原則”,人們傾向于將他們補充完整,達到視覺效果。
2、要讓光線投到后面的背景紙板上,因為人們的認知習慣會告訴他們亮的部分比較近,而立體的部分是有陰影的。
3、要記得要稍慢的小幅度晃動,這使得黑白色的方格更有立體感哦,而且運動的物體比靜止的更能迷惑眼睛。
鐺鐺鐺,重頭戲來了。下面,小易君要為大家傳授我屢試不爽的終極絕招啦~~~
請
↓↓
繼
↓↓
續
↓↓
往
↓↓
下
↓↓
拉
(ノ ̄▽ ̄)又騙到一個哦哈哈哈!祝大家愚人節快樂~~
很贊哦! (人閱讀)
下一篇:套餐真的便宜實惠么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