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意識通達:帶你揭秘抽象的意識
謝老師2023-05-16 12:53【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在前幾期的推文中,巖讀詳細介紹過有關“潛意識”的理論,并且教給了大家如何通過正確認識并嘗試掌控潛意識來認識并調整自己的生活。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認識
在前幾期的推文中,巖讀詳細介紹過有關“潛意識”的理論,并且教給了大家如何通過正確認識并嘗試掌控潛意識來認識并調整自己的生活。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認識自己,接下來的幾期中,巖讀會為大家詳細介紹一個有關“意識”的理論。
“意識”這個詞我們經常會聽到,也似乎明白它的涵義,但是如果讓你對意識下一個定義,你也許才會發現,其實自己根本不知道“意識”到底是什么;不只是我們,就連科學家們對意識的研究也是困難重重、舉步維艱。不過即使如此艱難,科學家們仍在對意識的研究進行著不懈地努力,這也正體現了研究“意識”的重大價值。
巖讀將介紹的解釋“意識”的理論稱為“全腦工作空間假說”,它由全球最具有影響力的認知科學家之一、歐洲腦科學研究領域帶頭人、法蘭西認知心理學教授斯坦尼斯拉斯?迪昂在其著作《腦與意識》中提出。這個理論將腦科學與心理學聯系來解釋意識和人類大腦的關系。
對于這個理論的介紹,巖讀將分為三期,這三期的主要內容如下:
1.“意識”是什么,如何界定意識?
2. 意識與大腦有什么樣的關系?
3. 我們一天之中的意識活動有什么規律?
01.主觀的、難以界定的意識
因為我們經常會聽到甚至會使用“意識”這個詞,這使我們誤認為自己對“意識”的概念非常熟悉,但是當我們要界定什么是“意識”時,我們卻往往無從下手。
我們之所以會認為我們認識“意識”,是因為意識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我們的一切行為: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個動作、思考的每一個問題、進行的每一個決策都與我們的意識活動有關。
但是意識又是虛無縹緲的,它看不見、摸不著,我們無法把握它,甚至當我們不去刻意感知,我們都不會“意識”到我們此刻的思考是由“意識”進行的。這才會導致當我們想要去對意識下一個定義時卻發現根本難以定義。就連在1996年出版的《國際心理學詞典》中,給意識下的定義為:“意識,即擁有知覺、思維和感覺。這個詞無法定義,除了一些詞不達意、難以理解的解釋,沒有什么值得閱讀的相關內容。”
不過,和潛意識一樣,了解“意識”是我們更好地認識自我的重要基礎和必要的前提,對我們的生活具有重要意義。
迪昂教授在書中用來界定“意識”的方法是將“意識”從它模糊的認識中剝離出來,把它和相近的概念進行區分,以此不斷接近意識的本質二級心理咨詢師。
02.“注意”不是“意識”
“注意”是一個心理學名詞,在很多情況下也叫做“選擇性注意”,是指一個人不可能同時注意所有呈現的刺激,總是有選擇地注意某一刺激而忽視同時呈現的其他多種刺激。
具體來說,我們的感官每時每刻都會接收到各種各樣的外部刺激,我們的眼睛會接收到視覺信息、耳朵會接收到聽覺信息、身體會接收到觸覺信息。
但是為了避免信息過載,我們的大腦會有一種選擇性的過濾機制,在無數的接收到的信息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夠進入大腦進行加工,指導我們具體的行為。選擇什么樣的信息能夠進入大腦,什么樣的信息不能進入大腦的過程,就是我們所說的“注意”。
例如,課堂上的學生不可能、也不應該對其他作用于他們視覺和聽覺的刺激都作出反應,正常情況下只是集中注意教師的講授或演示。
很多人會誤認為這樣的“選擇性注意”是就是通過“意識”進行的,但是其實“選擇性注意”是在意識之外運行的,即是說我們的大腦對信息的篩選是在無意識的狀態下進行的。
例如當你在書店瀏覽眾多的書目時,如果你是在刻意尋找某一個研究領域的書籍,那么這當然是意識在起作用。但是如果你只是在“漫無目的”地瀏覽,突然有一本雜志吸引了你,你拿起了這本書翻閱了起來,然后你的意識會調動你的經歷、回憶和知識儲備開始加工這本雜志上的內容。
但是,當思考為什么你會被這本雜志而不是其他書籍吸引時,你可能只會微微一笑“嘿嘿,感興趣。”說不出具體的原因。因為對你眼睛接受到的一個個書目的這些信息的篩選工作,其實是在無意識的狀態下進行的。因此,注意不是意識,換句話說,注意是通往意識的大門,為意識篩選信息。
03.“警覺”不是“意識”
“警覺”是指人在清醒的狀態下能夠感知到外部環境的能力。
我們對外部環境的這種感知其實是來自于我們的潛意識。很多時候,我們會對某個人或某件事產生某種預感,但又說不出這種想法具體從何而來,即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直覺”。這種直覺其實就是來自潛意識的提醒,而不是意識。
其實,所謂的直覺,并不是什么未卜先知的神力,只是因為潛意識在處理我們接收到的信息時,對我們所處的環境進行了觀察并做出了簡單的推斷。這些推斷每分每秒都在產生,如果被潛意識認為是不重要的,就會被忽略;而當潛意識分析認為我們將面臨危險的時候,這個推斷就會以警告的形式被送往我們的意識,這個就是“警覺”。
04.“意識”就是“意識通達”
迪昂教授用“意識通達”這個詞來定義意識。所謂“意識通達”,就是“通過”有意的篩選,“到達”我們的大腦中進行加工,讓我們產生了當前的想法。
例如,我們坐在桌前全神貫注看書的時候,我們的視覺除了接收到了書本上的內容,還接收到了其他的信息,例如桌上的水杯和鋼筆、窗外的風景;我們的聽覺也在接收著很多信息,如客廳播放的音樂、窗外樹上的鳥鳴;我們此時也許還能聞到午飯的香氣。
但是我們為什么還能專心讀書,做到“兩耳不聞窗外事”呢?這是因為,我們在專注讀書的時候,除了書上的內容,其他的信息都停留在無意識的背景中,我們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書中的內容。書中的語句,“通過”我們的視覺系統,“到達”我們大腦中處理文字信息的區域,讓我們產生了和這本書中內容相關的一些想法,這就是此時我們在進行著的意識活動。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的意識容量都非常有限。一般來說,在固定的時間內,我們只能有一個處于有意識狀態的想法。然而,一旦這些信息通過感官進入我們的大腦,我們的大腦就會調動大腦中的各個功能區開始有意識地加工這些信息,共同處理這些信息。這就是我們下一部分將會介紹的“大腦與意識的關系”。
參考書籍
斯坦尼斯拉斯?迪昂.腦與意識.浙江教育出版社.2018
很贊哦! (人閱讀)
上一篇:什么是幻丑癥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