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自虐型人格障礙,自我犧牲或者討好別人
謝老師2022-06-23 05:22【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師解讀:自己愛自己有多難么?為啥大部分人都無法獨處,更加無法自己愛自己。要想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先解決幾個前提條件或者基礎問題才可以。首先,什么是愛?其
自己愛自己有多難么?為啥大部分人都無法獨處,更加無法自己愛自己。要想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先解決幾個前提條件或者基礎問題才可以。
首先,什么是愛?
其次,如何才是自愛?
再次,自私自利是不是自愛,兩者又如何區分?
最后,如果真的要自愛,那自己愛自己的愛從哪里來?
如果沒有愛的來源,那么所謂的自愛也就無從談起了不是么?
如果切換回本文主題,我們還要解釋清楚另外幾個問題:
一、什么是自虐?
二、為什么自虐行為那么根深蒂固?
三、為什么旁觀者都能看出當事人的自虐行為,而當事人卻會如癡如醉的沉溺于自虐行為中而不能自拔?
四、什么是討好?討好行為和愛別人的行為又有什么區別?
五、我們很多時候會把對別人的討好行為當成我們對別人的愛或者付出,但最后又會心理失衡,這是為什么?
六、討好行為中最后會導致嚴重的自我犧牲,如何發現并規避?
以上錯綜復雜的問題,如果真的要下決心去解決,那肯定不是三言兩語能搞定的。
我們羅列出來給大家以參考,按照以上的修行路徑去探索自己才能事半功倍。
在此,我帶大家重點討論一個最關鍵的問題,就是自愛中的愛從哪里來的問題!
如果愛的源頭解決了,你自然也就不需要去自殘自虐,自我犧牲了。
對吧?
好!我們來試著探討一下愛的源頭的問題!
從行為心理學上講,如果你向外尋找愛,那意味著你的世界觀上認為,愛是在外面的,對吧?
也就是說你認為愛在外面,所以你才會向外去尋求愛,對么?
如果一個人確定外面是沒有愛的,那么他自然也就會停下來向外尋求愛的腳步和行動。
那么,在此,你要問自己一個問題,你認為愛是在你的內在還是在外在呢?
你把這個問題先搞清楚,才能繼續跟著我的思路去思考。
而現實中,絕大部分人認為愛是在外面的,所以要向外尋求愛,要找人結婚,要付出愛,要得到愛,要嫁給愛自己的人。等等之類的一切言行看起來紛繁復雜,其實本質相當的簡單:那些都是向外尋找愛而已。
那為什么大部分人都認為愛在外面呢?
這是因為我們從小出生,接受父母親的愛和撫養,而形成的一種錯覺。
這種生物學錯覺大概會覆蓋人的一生或者前半生心理咨詢課程。
意思是說大部分人會在這種錯覺中走過一生,而不會醒來,更加不會有開悟的那一天。
只有極少數人會在人生的痛苦折磨中開始思考一個問題:我們的父母真的是愛我們的么?愛真的來源于父母么?愛真的是從外面另外一個人或者某個神給的么?
一旦開始思考這個問題的人,也就意味著他開始了修行之路,哪怕這個思考只是一秒鐘的閃念,那也是修行的開始,只是對于他的生命而言太短暫了而已。
但這短暫的思考也一樣是那么的神圣,他的那一秒鐘的修行和我這18年的修行是一樣的神圣。
甚至有可能人家那一秒鐘就已經開悟了,而我修了18年還在苦苦追求外面的愛呢?
否則的話,我又怎么會繼續人生痛苦呢?O(∩_∩)O哈哈~
那么,好了,假設你經過千難萬險終于在這個社會的折騰下接受了外面沒有愛的這個事實真相,接下來,你該向哪里探索呢?
向外已經不可能,那就只剩向內探索了唄!
而當人生的發展方向一旦轉念,你就會發現原來你所執著的一切,突然就不重要了。
原來你認為愛在外面,所以香車美宅淑女靚仔是那么的重要。
而一旦你發現那都是幻象的時候,突然之間你就會覺得身邊睡著個什么人已經完全沒有意義了,愛咋咋地吧!
放下了,無論睡著個美人還是一頭豬,也就那么回事兒,因為你已經看透這一切,所以這一切的萬千變化也就毫無意義了。
拋掉這一切雜念,剩下的就是向內探求的好奇心了。
這個時候,外面的美人撩你和一只豬頭撩你是一樣的索然無味,而內心世界的苦與樂才是你最癡迷的東西。
內心的痛可能讓你欲罷不能,而內心的樂也會讓你如癡如醉。
這個時候,在也沒有人能輕易的將你從你的內心世界拉出來,這個時候,你也就癡迷上了你的內心。
而那份癡迷,你不覺得就是愛么?
小我會說是你癡迷你的內心!
而大我會說你和你的內心有什么分別么?
既然你和你的內心沒有分別,那為啥不能說是你的內心癡迷于你呢?
再做最后一步燒腦的邏輯推理:你還曾經拋棄你的內心世界,沉迷于外在物質世界的幻想,但你的內心世界卻癡迷于你從未改變過,不是么?
這么癡迷于你從未拋棄過你的內心世界難道不是愛你的么?
有沒有可能這就是那傳說中的愛?
有沒有可能這就是那傳說中的本體?
你是被我繞暈了還是讀懂了我對你訴說的心聲?
很贊哦! (人閱讀)
上一篇:通過醉酒行為看一個人的性格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