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自殺心理的識別、評估和干預
謝老師2021-03-10 21:47【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今年9月10日,世界預防自殺日之際,世界衛生組織推出一個名為“40秒行動”的運動,呼吁全世界人民幫助失落的人們克服困難,重拾生命的希望。全世界,每40秒
今年9月10日,世界預防自殺日之際,世界衛生組織推出一個名為“40秒行動”的運動,呼吁全世界人民幫助失落的人們克服困難,重拾生命的希望。
全世界,每40秒鐘就有1個人死于自殺。
壹、關于自殺
必須先做以下澄清與強調
1.自殺是可以預測和預防的,比干預還要重要。
是會有無能為力的情況,但還有很多自殺者在付諸行動前,不斷發出過求救信號,只是被忽略了。
2.有自殺想法不代表不正常或患精神疾病。
自殺者可能僅僅是,把死亡當做擺脫眼前困境和絕望的唯一方法。有自殺念頭和企圖的人,依然可以過上長壽而成功的生活心理咨詢師材料。
3.精神疾病中,自殺風險最高的不是抑郁癥。
風險最大的依次是躁郁癥,邊緣型人格障礙,重度抑郁癥,精神分裂癥和創傷后應激障礙。
因此,心理咨詢、治療和支持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貳、心理工作者掌握
自殺的識別、評估和干預
有多重要?
1.對于獨立執業者,不僅提升專業能力,更是自我保護:
治療師很有可能遇到躁郁癥、重度抑郁癥或其他伴有較高自殺風險癥狀的來訪者。
當ta提出自殺想法,或ta曾有過自殺經歷。你需要評估危險程度,決定繼續咨詢還是轉介或告知其親屬,在你們工作的所有時間里都不能掉以輕心,這需更深入的自殺識別和干預技能;
若ta不曾提及或刻意隱瞞自殺,治療師也沒有識別和覺察,一旦在治療期間出現自殺行為,對于治療師的執業生涯是毀滅性的打擊,還可能承擔法律風險。
2.工作中難以避免、會遇到自殺情況:
在中國,每年約有10萬青少年死于自殺。青少年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使得學校的心理老師、咨詢師,要承受更大的恐懼和壓力。
還有醫療機構、公安系統、自殺熱線、危機干預工作者,面對的群體大多數并沒有精神疾病,或不曾尋求過幫助。
這意味著情況將更隨機、緊急和復雜。所以需要不斷學習和充實知識儲備,以提升自殺干預技巧和能力。
叁、從我們引進了這門課程
《對自殺傾向求助者的評估和干預》
對于評估和治療有自殺傾向的來訪,沒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方法。
每一個人都帶著他們的癥狀和故事來,我們似乎在與時間賽跑,來理解和幫助他們。
課程導師/治療師Flanagan博士與來訪者Cory
Flanagan博士的執業生涯一直在學習、教授和治療自殺傾向的來訪。你將看到他與一系列具有挑戰性的自殺傾向來訪者一起工作。
課程亮點一:
與危機干預有交叉,但更聚焦于自殺
一般的危機干預技術,適用范圍更廣泛,如遭受嚴重災難、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壓力,當事人并不一定有自殺的情況。
這門課深入地探討各種各樣的自殺形式:從主動到被動、從急性到慢性、從間接到致命......
著重于自殺的評估和可行性強的臨床干預方法。討論范圍也更為詳細聚焦:年齡、性別、性取向、身份、文化背景等。
課程亮點二:
7個珍貴的自殺案例視頻+訪談形式
談論自殺的來訪案例是很罕見的,因為這更為隱私,真實的自殺案例訪談視頻,就更為珍貴。
你還可以看到主持人Victor Yalom與Flanagan博士針對視頻案例進行豐富的討論;Victor Yalom與斯坦福大學急癥病房的住院部主任Rona Hu博士的訪談;以及Flanagan博士采訪Murray Pierc,蒙大拿大學少數民族學生顧問和未成年緩刑犯監督官。
課程亮點三:
與有自殺傾向來訪工作的同時,關注到他們背后的家庭
Flanagan博士的臨床演示主要關注個人,你將學會尋找自殺對象的內在、外在的優勢和資源的方法;了解從評估到住院/治療期間對自殺對象的全方位干預措施。
由此在家庭成員的保護職責、創傷的代際傳遞以及如何有效配合治療等議題上,會為你提供獨特見解和寶貴經驗。
課程導師與主持人
課程大綱
Part1.
與有自殺傾向的來訪者進行評估與干預(7講)
Flanagan博士會與以下2位來訪者進行工作:
米歇爾(Michelle)
一位剛離婚的年輕母親,有一個年幼的女兒。她希望從抑郁、失去活力和自我懷疑這些令人痛苦的癥狀中解脫出來。
科里(Cory)
22歲,曾是一個驕傲樂觀的大學生,是拉科塔蘇族人(北美印第安人中的一個民族),他從伊拉克戰爭歸來后發現他的家庭和部落一片混亂。大量酗酒和持槍增加了他的自殺風險。
你可以看到Flanaga博士如何通過共情和目標明確的訪談,與來訪者進行有效合作,幫助他們了解自己的自殺傾向,找到有意義的生活事件和潛在的快樂來源,來對抗自殺念頭。
而你將形成一個更清晰的臨床圖景,這將有助于你為干預奠定基礎。
你將學到,與有自殺傾向的來訪者:
1.工作和共情所需的評估和治療技巧,如運用情緒評估量表和正念冥想等;
2.將“七個臨床任務”和“自殺的八個維度”應用到自己的評估和早期干預計劃中;
3.將來訪者獨特的文化信仰、個人經歷和世界觀融入到你們的評估、治療和安全計劃中。
第1講.;對自殺傾向來訪者的干預總述
第2講. Michelle的案例(第一次會談):建立一個合作型的關系(上)
第3講. Michelle的案例(第一次會談):建立一個合作型的關系(下)
第4講.;Michelle的案例(第二次會談)
第5講. Cory的案例(第一次會談):理解文化認同(上)
第6講. Cory的案例(第一次會談):理解文化認同(下)
第7講. Cory的案例(第二次會談):高自殺風險的因素——酒精濫用和創傷后應激障礙綜合征
Part2.
如何在生命的不同階段有效地評估和干預自殺傾向來訪者(4講)
Flanagan博士會與以下3位來訪者進行工作:
肯尼迪(Kennedy)
15歲的高中生,是三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父母婚姻沖突和家庭內部的緊張關系,讓她承受著難以承擔的壓力。
珍妮(Jeannie)
一位即將退休的中年婦女。最近她的第二任丈夫因病去世,她沉浸在悲痛之中。
凱(Kay)
一位極度痛苦并且有強烈自殺傾向的40歲女性。陷入與她已故罹患精神分裂癥母親的痛苦記憶、想法和感覺的斗爭。
你可以看到,有的來訪者主動計劃自殺,有的則只是想死。他們在罪惡感、自我憎恨的重壓下掙扎,或者干脆失去了希望。對于一些人來說,自殺根源于存在困境,而對另一些人來說,自殺與具體和直接的壓力有關。
你將學到,在臨床工作中:
1.將破壞來訪者生存意愿的問題進行分類,掌握評估他們內、外在資源和優勢的策略;
2.運用自殺評定和情緒評定等級量表,來評估急性、慢性自殺來訪的危機程度;
3.掌握有效的干預策略,學會為有自殺傾向的來訪制定安全計劃。
第8講. Kennedy的案例:與有自殺傾向的青少年工作(上)
第9講. Kennedy的案例:與有自殺傾向的青少年工作(下)
第10講. Jackson的案例:善用情緒評估 & Jeanne的案例:消極自殺的觀念
第11講. Kay的案例:自殺的替代性方式
Part3.
如何有效地評估和干預不同信仰、文化和世界觀的自殺傾向來訪者(5講)
包含2段專家訪談:
Victor Yalom采訪Rona Hu博士
她在亞裔美國人心理健康問題上的專業知識,指導她采用文化敏感的評估方法和早期干預。她將指導我們如何將亞洲人關于集體主義、羞恥和保全面子的信念納入對家庭中有自殺傾向來訪的評估。
Flanagan博士采訪Murray Pierc
他指出了在自殺評估和早期干預中,讓少數民族青少年及其家人參與和支持會面臨的獨特挑戰。
隨后,Flanagan博士會與以下2位來訪者進行工作:
康妮(Connie)
一個中年白人婦女,她的丈夫四年前自殺了。雖然強烈的自殺念頭仍挑戰著康妮,但Flanaga博士提供了有用的建議和策略,來幫助她應付揮之不去的痛苦和內疚感,包括自我寬恕。
蔡斯(Chase)
一個35歲的白人,男同性戀。社會孤立、無望、極度的情感痛苦,令他難以忍受,迫切地想要自殺,并且買好了自殺工具。
你將提高你的臨床敏感性,學到:
1.從評估到住院治療的所有干預措施;
2.有效評估少數族裔和LGBT群體面臨的挑戰;
3.解釋亞洲人的價值觀和信仰如何影響自殺評估和治療。
第12講. 專家座談,Rona Hu談亞裔人群中常見的自殺議題
第13講. 專家座談,Murray Pierce談少數族裔青少年、大學生的自殺傾向
第14講. 專家座談,Connie談針對自殺者親屬的應對策略
第15講.(上)、第16講.(下);Chase的案例:急性自殺危機的干預(綜合探討性少數群體、對來訪者隱私和生命安全保護的平衡,創傷的代際傳遞,以及指定合適的入院治療計劃)
課程相關
1.課程時間與形式
2020年2月19日起,每周三晚18:00更新一講,符合普通用戶學習周期;
高清視頻,中英文雙語字幕,上課也能學心理學專業英語,學習收獲更大。
2.學習時數
課程共計16講,每講約為30分鐘,共計8小時。
3.專屬學習社群,每周設置思考題
貼近課程內容并且專注于咨詢師的自我成長,由專業助教全程帶領、引導討論。
4.設置期中練習、期末考核
練習主要內容是角色扮演訓練自測題。建立一個公共文檔,學員在文檔中提交作業,由專業助教進行批注,幫你自我檢測學習成果,加深自我理解。
期末考核主要是檢驗學習成果,考核通過后頒發結業證書。
5.課程回看
課程更新后,在課程期限內,學員可以隨時回看;
在課程結束后6個月內,可以收看課程全程回放視頻。
6.結業證書
課程結束后,可申請John Sommers-Flanagan簽名的電子版培訓證書。
很贊哦! (人閱讀)
上一篇:“取悅癥”—你對他人的認可上癮嗎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