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強迫癥 > 強迫癥
兒童強迫癥(OCD)的全面解讀
謝老師2021-03-10 22:02【 強迫癥】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室:代表案例托尼是一名膽小怕事、小心謹慎、力求十全十美的孩子。他做完作業總不放心,反復檢查。老師讓他出班級的黑板報,他總覺得不滿意,畫了擦,擦了再畫。
代表案例
托尼是一名膽小怕事、小心謹慎、力求十全十美的孩子。他做完作業總不放心,反復檢查。老師讓他出班級的黑板報,他總覺得不滿意,畫了擦,擦了再畫。第一次給同學寫信,剛寫幾句覺得寫得不好就撕了重寫,反復撕了十幾頁紙;寫完信裝入信封,還要拆開看看會不會裝錯。每天回家寫作業時臺燈放得高了,認為照明度不夠,放低些,又怕光太強,會損害自己的視力,他反復將臺燈抬高些,放低些……
所有孩子都會有擔心、疑慮,但無論他們有多想停止,患有強迫癥(OCD)的孩子總是忍不住地會去擔心,且這些憂慮會迫使他們一次次用重復的行為表現出來。
1、關于強迫癥
強迫癥(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OCD)是一類常見的疾病,不僅存在于成年人,也存在于兒童和青少年。PierreJanet在1903年第一次描述了兒童病例,他認為OCD是心理能量遞減的結果和作為高級精神活動的衰減產物。超過50%的成年OCD患者承認自己的病情首先發生于兒童和青少年時期的。兒童OCD患者生活質量受到損害,而且診斷往往是延遲的,所以對兒童OCD的研究極為重要。
大多數流行病學研究提示兒童OCD的患病率為2%~4%,平均起病年齡為7.5~12.5歲。Flament等在青少年的流行病學研究中發現,OCD終生患病率為1.9%。據Kessler等美國全國共病調查(NCS-R)顯示,約20%的OCD患者在10歲或更早的年齡出現強迫癥狀。Delorme等認為兒童OCD具有雙峰年齡分布,第一個峰值在11歲,第二個峰值在成年早期。在性別方面,Geller的研究發現在兒童OCD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為3∶2。但從青春期開始,男性和女性的患病率是相同的或女性稍高。
強迫癥是一種焦慮障礙,患有強迫癥的孩子沉浸于某些事情,甚至僅是某些不好的事情可能會發生的想法都使他認為這是有害的,危險的,錯誤的,或骯臟的。
強迫癥患者腦海中沮喪或可怕的想法、影像等,被稱為強迫性意念,這些意念會深深地植入一個人的大腦,并很難被動搖。強迫癥患兒可能會擔心事物沒有井然有序,或怎樣就是不對。他們也可能擔心丟東西,或有時感覺需要收集一些東西,即便這些東西在他人看來是沒有用的。
某些強迫癥患者會有強烈的沖動反復去做某些事情,這是為了消除可怕的想法,防止可怕的東西,或確保事物是安全、干凈的,在某種程度上是正確的,這些行為被稱為固定儀式或強迫行為。
孩子可能很難解釋他們強迫行為背后的原因,他們會說這么做是因為“就是要這樣啊”。但一般來說,強迫癥患者正試圖通過完成“儀式”來緩解焦慮,他們可能想要絕對地確保壞事不會發生或確保事物是“對的”自己強迫癥。
將強迫癥視為“過度警報系統”,焦慮感的增加是如此強烈,以至于強迫癥患兒必須執行任務或反復地強迫思考以至于干擾到了日常生活。
大多數強迫癥患兒意識得到他們真的不必一次又一次地重復行為,但焦慮感是如此排山倒海,他們不得不覺得重復是“必要的”,以便去中和這種不舒服的感受。重復行為常常能夠減少焦慮 ,但也只是暫時的。從長遠來看,強迫行為可能使強迫癥的嚴重程度加深。
2、兒童強迫癥的成因
雖然醫生和科學家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導致了強迫癥,但最近的研究已經涉及了其潛在成因, 專家認為強迫癥與一種名叫“5-羥色胺”的神經遞質的水平有關。
神經遞質是大腦中攜帶信號的化學物質,當血清素循環受阻時,大腦的“報警系統”會過度反應和誤解信息,這些“虛假警報”錯誤地觸發了危險信息,由是一個人會經歷到不現實的恐懼和疑慮。
有強有力的證據顯示,強迫癥往往會在家族中流傳。 許多強迫癥患者的一個或多個家庭成員也會有其他焦慮障礙影響其大腦的血清素水平的情況。 因此,科學家相信,導致強迫癥的5-羥色胺失衡傾向可以被遺傳。
具有強迫癥的遺傳傾向并不意味著一個人就會發展成為強迫癥,不過這確實意味著他患病機率更高。 有時候,一種疾病或某些其他的應激事件可能會引起有基因易感性人群發展出強迫癥的臨床表現。
重要的是,我們需要明白強迫行為不是孩子可以通過更努力地控制就可以停止的。 強迫癥是一種疾病,就像任何身體疾病,如糖尿病或哮喘,并不是孩子可以控制或自己造成的病癥。
同時,強迫癥也不是父母所造成的,盡管生活事件(例如,開始上學或至親離世)可能會惡化或引發有基因易感性的孩子們強迫癥發作。
3、孩子身上常見的強迫癥行為
強迫癥會使孩子的日常生活變得困難,它影響孩子也影響他們的家庭。 這些反復的行為經常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使得任務更難以完成,例如家庭作業或家務,或者僅僅是享受生活。
除了因無法控制自己的想法或行為而感到沮喪或有負罪感外,強迫癥患兒也可能遭受低自尊或對他們的想法抱有羞恥、窘迫之感(因為他們也經常意識到這些恐懼是不現實的,或他們的強迫行為并不是現實地在防衛他們認為的可怕事件的發生)。
孩子也可能感受到壓力,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做完一切;他們可能會變得煩躁,因強迫性行為而直到深夜都醒著,或錯過集體活動、郊游等;他們可能因為侵擾性的想法而感到集中、保持注意力困難。
在患有強迫癥的孩子和青少年中,最常見的強迫意念包括如下:
? 恐懼骯臟或細菌
? 害怕污漬
? 對稱性,對順序和精度的需求
? 宗教迷戀
? 對身體排泄物的關注
? 幸運和不幸數字
? 性或攻擊性的想法
? 對自己、親戚的疾病或傷害的恐懼
? 關注家居用品
? 侵入性聲音或語詞
以下的強迫性行為在患有強迫癥的孩子和青少年中最常見:
? 修飾儀式,包括洗手,淋浴和刷牙
? 重復儀式,包括進出門口,需要以特殊方式移動通過空間,或重讀,擦除和重寫
? 檢查儀式,以確保設備關閉或門被鎖定,并反復檢查作業
? 用特定儀式來消除與“受污染”的人或物體的接觸
? 接觸儀式
? 用特定儀式防止傷害自己或他人
? 計數儀式
? 囤積和收集沒有明顯價值的東西
? 清潔與房子或其他物品相關的儀式
4、患有強迫癥的跡象和癥狀
識別強迫癥通常很困難,因為孩子可以熟練地隱藏其行為。 一個孩子在父母知道之前的幾個月甚至幾年里一直從事儀式行為都并不罕見。 此外,孩子可能不會在學校進行儀式行為,因此父母可能會認為這只是一個階段。
當一個患有強迫癥的孩子試圖遏制這些想法或行為時,會產生焦慮。 那些感到窘迫或“瘋狂”的孩子可能會嘗試將強迫行為融入正常的日常生活,直到他們不能控制這些行為。
孩子們常常要求父母參加儀式性行為:首先,孩子必須做某事,然后父母必須做其他事情。 如果一個孩子說,“我沒有碰到細菌,是嗎? 父母可能必須回答,“當然,你沒碰到”,儀式將再次開始直至重復一定次數。 最初,父母可能還不會注意到發生了什么。
當父母不能參與孩子的儀式時,很常見的是孩子會表現出發脾氣、明顯的擔心跡象和困難的行為。就是因為這樣,最后往往也需要采取家庭式治療,父母同時參與治療過程。
5、父母可以檢查孩子是否有以下的強迫癥跡象
? 雙手干裂仍在不斷洗滌
? 肥皂或紙巾使用率異常高
? 高昂、無法解釋的水電費
? 測試成績突然下降
? 在非一般做作業的時間段做家庭作業
? 要求家庭成員重復奇怪的短語或持續回答同樣的問題
? 對疾病的持續恐懼
? 洗衣量劇增
? 準備上床睡覺的時間非常長
? 持續的恐懼,某人會發生可怕的事情
? 不斷檢查家庭成員的健康
? 不愿與其他家庭成員同時離開房子
6、強迫癥的診斷
強迫癥比許多其他兒童障礙或疾病更常見,但它經常未被覺察、診斷出來。 孩子們可能會在家人、朋友和老師面前隱藏癥狀,因為他們會覺得這很尷尬、窘迫。
即使存在癥狀,父母可能也不認為這屬于疾病,并且可能將其歸因為兒童的怪異甚至是不良行為。
醫生認為強迫癥是一種強迫性思維和儀式,包括一項或多項:
?每天需要超過一小時
?引起痛苦
?干擾日常活動
孩子的強迫癥通常在7歲至12歲之間被診斷出來,因為這個年齡段也是孩子們自然地在意融入同伴群體的年齡段,強迫癥帶來的不適和壓力會使他們感到害怕、失去控制孤立。
如果您的孩子出現強迫癥的癥狀,請告訴您的醫生。 在篩查強迫癥時,醫生或專業人士會使用兒童理解的語言向孩子詢問情況,例如:
?你有一些擔憂、想法、圖像或感覺打擾你嗎?
?你覺得必須一遍遍地檢查一下嗎?
?你洗手比大多數孩子多嗎?
?你是否會數到某個數字,或按一定次數做某些事情?
?你收集別人可能丟棄的東西(如頭發或指甲剪報)嗎?
?事物一定要這樣嗎?
?在睡覺前你有什么事要做嗎?
沒有患強迫癥的孩子對這些問題回答也可能是肯定的,這也是正常的。醫生會繼續詢問關于孩子的家族病史,包括強迫癥,或有時與強迫癥并發的其他問題,如抽動穢語綜合癥等, 強迫癥在患有抽動穢語綜合癥的人中很常見。
經常伴隨強迫癥發生的其它疾病包括焦慮癥,抑郁癥,破壞性行為障礙,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學習障礙和拔毛發癬(強迫性毛發拉扯)。 PANS,一種代表兒科類急性的發作性神經精神綜合癥的罕見病癥,也與強迫癥有關。
7、強迫癥的治療
對于患有強迫癥的兒童,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行為治療和藥物治療。行為治療,也稱作認知行為心理治療(CBT),幫助孩子通過改變行為,試著學習改變想法和感覺。
行為治療將逐漸暴露孩子們的恐懼,按治療協議孩子們將不能執行其強迫性的儀式行為,并幫助他們認識到焦慮最終會減少,沒有災難性的結果會發生。 例如,害怕污垢的孩子可能會暴露在臟的東西面前,從輕微惹人厭的污垢開始,結束時可能是真的很臟的東西。
為了使暴露療法成功,它必須與預防相結合,其中兒童的儀式或回避行為需要被阻止。 例如,一個害怕污垢的孩子不僅必須保持與臟東西的暴露接觸,而且不得有重復洗滌。
一些治療計劃會讓孩子給一個骯臟的東西昵稱,并將其視為可控制的。 隨時間推移,由污垢引起的焦慮和執行洗滌儀式的沖動逐漸消失,孩子也獲得了可以“戰斗”強迫癥的信心。
如果不是以前后一致的、有邏輯并包容支持的方式對待,強迫癥有時會惡化。 因此,找到一名在治療強迫癥方面專業且經驗豐富的治療師非常重要。
僅僅通過談論儀式和恐懼被證明對強迫癥治療收效甚微,且實際上可能通過加強恐懼和提示額外的儀式使癥狀變得更糟糕。許多孩子可以僅僅通過行為治療就得到很好的效果,而其他人需要行為治療和藥物治療相結合。
治療可以幫助您的孩子和家人學習管理強迫癥癥狀衰退與病情的變化,而藥物如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通常可以減少執行儀式的沖動。(如何預約東方心理分析研究院咨詢中心專業咨詢師?撥打熱線400-878-3393 轉1 ,工作日9:30-17:30)
8、如何幫助強迫癥兒童?
重要的是要明白,患強迫癥永遠不是孩子的錯。 一旦一個孩子在治療,父母最好一同參加,了解更多關于強迫癥的情況,并隨時調整期望、提供支持。
強迫癥患兒治愈的進程有快有慢,所以盡量避免任何比較,而是要認可、贊揚孩子的點滴進步。 請記住,導致問題的是強迫癥,而不是孩子。 可以避免個人批評,就請盡量避免。
家庭成員的支持與合作也有助于幫助兒童應對強迫癥。保持家庭日常生活盡可能正常,并使家庭成員都學習一些應對強迫癥的策略,對幫助強迫癥患兒是有效的。不要讓強迫癥成為了家里頤指氣使的“老板”,或影響正常的家庭活動,對于強迫癥的屈服并不能驅逐它。
很贊哦! (人閱讀)
上一篇:哪些強迫癥患者需要住院治療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