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強迫癥 > 強迫癥
強迫癥需要配合藥物治療嗎?
謝老師2021-03-10 22:01【 強迫癥】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師解讀:上個月來了一位外地的患者,強迫癥已經有十多年了,社會功能明顯受到損害。患者坐在診室里,顯得十分焦慮,她哭訴著癥狀對她多年的影響以及當下生活的困境。
上個月來了一位外地的患者,強迫癥已經有十多年了,社會功能明顯受到損害。患者坐在診室里,顯得十分焦慮,她哭訴著癥狀對她多年的影響以及當下生活的困境。她說她愿意配合醫生進行治療,但是當談及使用藥物的時候,她卻表示不愿用藥。
問其原因,她說幾年前吃過藥覺得沒有效果,并且藥物會有許多副作用。她可以詳細列舉出許多藥物的副作用,顯然是“研究”過藥物的說明書的。這樣“談藥色變”的患者在臨床上是經常可能遇到的,對于這樣的患者我們需要更詳細的講述藥物的作用,因為大多數強迫癥患者會存在多疑的性格特點。
我們曾經講述過強迫癥的存在生物學的異常。生化學的檢查提示,患者存在諸如五羥色胺等神經遞質的功能異常。這些生化指標的異常一般說來是基因異常表達的結果。我們目前使用的藥物是近幾年研發的新型抗抑郁藥,能夠改善神經遞質的功能紊亂,改變體內內環境,抑制基因異常表達。而且經過臨床的研究,副反應較傳統的抗抑郁藥小得多,能夠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
當然,近年投入臨床使用的新型抗抑郁藥種類較多,每種藥物還有不同的藥物特點適合不同的人群使用。作為一個有經驗的醫生,會知道藥物的作用機理和副反應的處理對策,會根據患者的特點和需要,進行個性化給藥。
對于初次就診的強迫癥患者,我們主張單一用藥。一般藥物在體內發揮抗抑郁、抗焦慮的作用需要7~10天的時間,患者不能超之過急。藥物從低劑量開始,逐漸加之治療劑量,這一過程大約是兩周時間。
強迫癥使用抗抑郁藥物的劑量一般較大,需要在有經驗的醫生指導下用藥。在足量、足療程(一般為3月)的單一抗抑郁劑作用下,如果焦慮癥狀仍然不能改善,才能考慮換藥和合并用藥。合并用藥更需要醫生有這方面知識和技術,因為有些藥物對強迫癥狀會又不好的影響,以致病情惡化。
藥物治療的規范化對患者的預后非常關鍵。國外的研究成果提示,強迫癥患者一般藥物維持的時間為兩年左右,這樣復發的幾率較低。目前新型抗抑郁藥的副作用很小,有的藥物已經為10歲以下的兒童患者使用。所以新型抗抑郁藥的安全性是可以信賴的。
當然在藥物治療前,我們也建議患者做肝功能、腎功能等相關指標的檢測,特別對于老年患者。去年在我們門診治療的近一百位患者中,無一例發生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所以現在的醫療技術下,患者無需“談藥色變”強迫癥的自我治療。
在對藥物的作用講解后,那位外地的患者同意使用藥物治療。上周患者復診時,病情已經好多了,臉上出現了久違的笑容。她說她應該早點聽醫生的話,開始服藥的。我說,學會信任醫生才是性格改變的開始,病情的康復還需要系統規范的治療。
很贊哦! (人閱讀)
上一篇:走出強迫癥的8種最好方法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