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動力學心理咨詢師對危機干預的反思
謝老師2021-05-28 03:30【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一周工作下來,接觸了接近二十人次國內視頻來訪,感覺好像所有的視頻來訪,無論是正在規律咨詢的還是停止的,基本都回來了。他們其中有的正在做防疫工作,有
一周工作下來,接觸了接近二十人次國內視頻來訪,感覺好像所有的視頻來訪,無論是正在規律咨詢的還是停止的,基本都回來了。他們其中有的正在做防疫工作,有的被封在湖北,有的正在做熱線心理援助...當然大部分被自我隔離在家里...總體感覺:和洛城本地的來訪比起來,和國內來訪者工作真的已經基本要全面開啟crisis模式了. 情況比較糟。我感覺我主要在和以下幾種狀態工作:
一、憤怒和抑郁
人們的恐慌感還有,但是有所減弱。現在出現很多此起彼伏的是憤怒。這股憤怒明顯針對體制這個壞客體——本應該保護我告知我的人,卻傷害我,隱瞞我。這股憤怒,會激活來訪者本來就有的,對于被早年照顧者背叛的,古老的負面感受。
兩種負面感受相互強化,因此更加難以耐受,這種被加強的憤怒需要被傾聽、理解和耐受,它需要被安放于共情性的關系之中。你不讓它出來,進入到和咨詢師的人際間中來,它經常會轉向自身,進行形成抑郁。這就是為什么最近我看到很多國內來訪者進入了明顯抑郁態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二、恐懼
這里更多指的是,對于“有毒的環境客體”(the toxic enviromental object)的恐懼。
我不是一個克萊茵主義者,但是我在來訪者的夢境中反復探查到了被這次疫情激活的“有毒客體”(toxic object)——這當然是環境中潛在的“毒性”, 也就是病毒傳染性所激活的,很早期的,對于環境毒性的恐懼。
這種恐懼的確大部分是針對母親—-本應承載和滋養我的母親(大地),卻充滿了可怕的毒性。這種對環境毒性的恐懼,和內在毒性客體的恐懼,也在相互加強。它需要被理解和傾聽,在合適的時機適當做出詮釋,可以把對于病毒的恐懼減輕和中性化。
需要知道,瘟疫,自古以來就能夠在人們的潛意識中喚起很多很多復雜的感受。在最常見的潛意識象征中,它經常被視作全能的、帶有神性的父母角色對自己孩子或者子民的某種絕罰。總之,瘟疫是有潛意識意義的。因此我們需要探查,瘟疫在在每個來訪者心中的潛意識含義。
三、幽閉體驗和驚恐
隨著隔離措施越來越嚴苛,各地的禁足規定在來訪者潛意識中會激活起嚴重的幽閉恐懼和焦慮。我的臨床經驗告訴我,和父母在心智上、生活上,共生色彩過于濃烈的來訪者尤其會在這段時間被激活幽閉恐懼和焦慮,嚴重的甚至會產生驚恐發作(panic attack)
我相信,作為動力學治療師,我們不但需要通過阻止來訪者過度換氣和提倡腹式呼吸(Diaphragmatic Breathing)來阻斷驚恐過程。同時,我們需要把自己作為一個穩定的、鎮定的、在場的安全客體(safe object)提供給來訪者。讓他們意識,哪怕他們被禁足,也可以通過網絡或者電話reach到我們——這經常可以緩解來訪者的驚恐發作心理咨詢師三級視頻。
四、關于國內同行危機干預的一點建議
一點建議:我真的不建議國內的同行們輕易地參與危機干預,在參與之前最好反思自己的潛意識動機,和自己的體驗師或者督導師聊一下,會有助于發現這種動機。我今天發現,有些同事因為自己沒有處理好的與死亡相關的創傷(如喪親之痛),而引發了他們的“拯救行為”,想通過救災來救自己回不來的親人...
還有一些同事,每天被疫情負面新聞折磨,自己其實已經中心理疫毒很深,如何能幫別人解毒?只能互相無助,甚至絕望罷了。
五、 對于海外華人心理咨詢師的一點建議
在國外的咨詢師確實應該多承擔點,不是因為我們受訓更好。而是因為我們不直接遭受有毒的環境客體的折磨,不直接被壞的體制客體壓制,而且仍舊可以屏蔽各種負面新聞,維持自己的生活架構。
簡單地說, 我們沒有處在心理應激之下,我們的確應該因此多承擔些社會責任。
At last, I sincerely wish, and wish, my beautiful country, and my beautiful people, recover from this disaster, and learn how to speak up, how to defend their innate and precious freedom.
很贊哦! (人閱讀)
下一篇:心理咨詢不應該是心理教育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