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覺得心好累可能你已經得了心理疾病
謝老師2022-02-23 11:49【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師解讀:我們經常聽別人說心累心累的,有很多人只是在抱怨,但也有些人是真的心好累,特別是對于一些中年人來說,上有老下有小還有車貸房貸以及工作壓力等等,真的是
我們經常聽別人說心累心累的,有很多人只是在抱怨,但也有些人是真的心好累,特別是對于一些中年人來說,上有老下有小還有車貸房貸以及工作壓力等等,真的是非常的累,你知道嗎如果你真的覺得心好累可能你已經得了心理疾病!這種心理性疲憊需要盡早的調節與治療,不然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后果,心理性疲憊怎么調節!
“心好累”,我們幾乎都試過這樣形容自己。
我們每天都在喊累,無論是學生還是職場人士。活在這個社會,學習累,工作累,交際累,生活累,好像干什么都累。特別是職場人士,常常有這么一種感覺:上班很累,工作中犯困,下班無力,這一系列的問題每天都在重復上演。
其實,這也是一種心理癥狀,專業名詞叫“心理性疲勞”。其實,我們并不是真的那么累,我們所從事的工作以及生活狀態,大多與體力勞動不相關,但是我們還是經常覺得累。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讓我們常常感覺很疲憊?當我們經常處于這種狀態的時候,又該如何是好?
什么是心理性疲勞?
所謂心理性疲勞,它與因連續工作而致使機體機體能量消耗的生理疲勞不同,它是指人長期從事一些單調、機械的工作活動,伴隨著機體生化方面的變化,中樞局部神經細胞由于持續緊張而出現抑制,致使人對工作對生活的熱情和興趣明顯降低,直至產生厭倦情緒。
心理疲勞常常帶有主觀體驗的性質,并不完全是客觀生理指標變化的反映。
什么人容易中招?
1.以偏概全
僅根據某個細節或非核心的部分信息便對自己、他人或某個事件做總體評價、下結論。
2.追求完美
具有此類認知方式的人,什么都必須做得恰到好處,不容許有半點閃失。
3.固著、固執思維
過于糾結某一事件或人生某一時段,心理年齡和生理年齡難以協調。
4.自我中心
思考問題、說話、做事都是從“我”出發,其他人也應該以“我”為中心,考慮到“我”的需要和感受,難于理解別人為什么會有跟自己不同的想法。
5.負性思維
具有這種認知方式的人,缺乏客觀性,對人對事不能全面地思考和分析,腦海里充斥著各種負性暗示,對自己感到消極、悲觀,比如“我無能”、“我無用”、“沒希望”、“沒有人喜歡我”等心理咨詢師考試大綱。
怎樣走出心理性疲勞
1.應學會自我調試,及時放松自己
如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邊工作邊聽音樂;與同事聊聊天、說說笑;在辦公室里來回走走,伸伸腰;打開窗戶,臨窗遠眺,做深呼吸;下班后泡泡熱水澡;與家人、朋友談談心;雙休日來個短途旅行等等。
在這里,要強調介紹“3分鐘集中精力呼吸放松法”,感到疲勞無力時,用3分鐘左右的時間,輕輕閉上雙眼,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呼吸上,采用吐氣比吸氣長的方式進行腹式呼吸,能有效恢復元氣。
2.增強心理品質,提高抗干擾能力
由于客觀原因,我們也會常態處在壓力狀態下,一方面我們要積極調試放松,另一方面我們也應積極增強自己的心理品質。
如調整完善自己的人格和性格,控制自己的波動情緒,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工作和生活,樹立“得之不喜、失之不憂”的價格觀等,養成開朗、樂觀的性格,練就寬容、接納的心胸。通過這些以提高自己的抗干擾力。
3.培養多種興趣,積極轉移注意力
培養和發掘多方面興趣,如爬山、打球、看電影、下棋、游泳等等。興趣多樣,一方面可及時的調試放松自己,另一方面可有效地轉移注意力,使不良情緒和心態能及時地轉移到其他事物上,有利于消除疲勞無力感。
4.進行娛樂活動和體育活動
人的身與心,是水乳-交融的密切關系,并不能彼此分割開來。一個充滿活力的機體可促使人的心理面貌煥然一新,讓心理上的緊張與疲勞一掃而光。反過來,心理上的“強健”,也可幫助身體保持或恢復健康。兩者始終處于一種相輔相成、相互影響的關系之中。經常參加娛樂活動和體育健身的人會知道,活動過后那一種輕松暢快的感覺是無可替代的。
很贊哦! (人閱讀)
上一篇:人格、人格特質、人格障礙
下一篇:什么是偏執型人格障礙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