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今日重陽 百善孝為先,我們應該怎樣過重陽節
謝老師2021-07-20 14:12【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室:#愛別等孝別遲#重陽節,我國一個傳統的節日,陰歷九月初九。在古代重陽節是一個祭祀的節日,現如今已經有了新的含義,現在的重陽節已經被認為是老人節,在
#愛別等孝別遲# 重陽節,我國一個傳統的節日,陰歷九月初九。在古代重陽節是一個祭祀的節日,現如今已經有了新的含義,現在的重陽節已經被認為是老人節,在這天回家陪伴老人,讓老人感受天倫之樂是子女最應該做的事情。今日重陽 百善孝為先,我們應該怎樣過重陽節?
百善孝為先,我們應該怎樣過重陽節
距今約一千三百年詩人王維在今天應與家人相伴的日子里,獨自漂泊異鄉,遙想兄弟登高卻只少自己一人,于人于己都充滿了深深的遺憾。于是寫下《九月九憶山東兄弟》這首詩以作懷念。
重陽節又稱名登高節、敬老節。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久久重陽為吉祥之日。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賞菊、佩茱萸、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流傳至今,添加了敬老等內涵,于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隨著時代發展重陽節融入了更加多元的內涵。
因“九九”與“久久”同音,故在民俗中被賦予天長地久、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不僅如此,“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故重陽又與敬老、老人合意,因此重陽節又稱“老人節”。
重陽節起源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在當時,雖然重陽開始受到重視,但只是流行在帝宮。直到漢代,重陽節的習俗才開始漸漸流行。在此后的歷史延續中,重陽節融合了眾多的民俗習慣,更被賦予了深厚的文化意蘊。
農歷九月是菊花盛放的季節,所以農歷九月又稱菊月。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菊花寓意著長壽,與重陽節的尊老內涵不謀而合,而且重陽節歷來有賞菊的習俗,每年的重陽節各大省會城市均有大小菊花展。
三國魏晉時期,重陽節還有聚會、飲酒、賞菊賦詩的習俗, 賞菊典故: 《禮記·月令篇》:“季秋之月,鞠有黃華” 孟浩然《過故人莊》:“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致富廣集五記》記載:“臨安園子,每至重九,各出奇花比勝,謂之開菊會”。
重陽節的飲食之風,除了飲菊花酒之外,最有名的就是吃花糕。據《西京雜記》載,漢代時已有九月九日吃糕的習俗。糕與高同音,“吃糕”代表“登高”,有步步高升之意。花糕也叫重陽糕,以米粉、豆粉等為原料,發酵,點綴以棗、栗、杏仁等果馕、加糖蒸制而成,五顏六色,香甜可口。
對于現代年輕人來說,重陽節是一個表達孝心與祝福最好的時間。同時,也是增進父母與子女之間情感的一種方式。從大的方向來說,重陽節還是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時期。讓天下的兒女都能夠真正明白“百善孝為先”的含義,并用一些實際行動去孝敬自己的父母,為我們的下一輩做好榜樣,弘揚一種良好的社會風氣心理咨詢師什么時候。
很贊哦! (人閱讀)
上一篇:回避型人格障礙的特征與治療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