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看起來就很痛 | 有一種痛叫“看起來就很痛”
謝老師2022-12-27 17:22【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室:警告:這是一期可能看起來很疼的推送!“哥們今天真的好倒霉。”“怎么說?”“切菜切到手了”“啊啊啊啊我的天哪看起來就好疼啊。我的手已經開始疼了!”活
警告:這是一期可能看起來很疼的推送!
“哥們今天真的好倒霉。”
“怎么說?”
“切菜切到手了”
“啊啊啊啊我的天哪看起來就好疼啊。我的手已經開始疼了!”
活在這個危險的世界里,每天都有一萬種蠢蠢的受傷方法。雖然你并不一定會受傷,但是當你看到各種奇奇怪怪五花八門的傷口時,還是難免在那么一瞬間“虛空”疼痛了一下。
01.什么是替代性疼痛?
當看見別人受傷或者露出痛苦的表情時,我們也會感到一絲疼痛。這樣的共情(empathy)被稱為替代性疼痛(vicarious pain)。
與他人的痛苦產生共鳴,聯系和分享的能力,是人類情感經驗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幫助我們學習規避有害刺激。
當你看見某人表情痛苦,聲音凄厲的同時,這種聲音和視覺線索會進一步激活大腦,從而使我們產生感同身受的恐懼情緒。當下一次接觸到相似的情景時,我們會變得更加謹慎。(可能這就是為什么警察叔叔在做酒駕危害講座時總喜歡貼上一些很“疼“的圖片的原因吧!)
02.“從一個老鼠目擊者開始”
他人的情緒到底如何影響我們?影像學資料顯示,人類的前扣帶回皮層(ACC)會在自我疼痛和觀察到他人疼痛的同時做出響應。這種響應在富有同情心的人類中更強,而在精神病患者或缺乏共情能力的人群中,響應水平普遍偏低。
科學家通過記錄小鼠ACC內神經元的活動的情況,找到了這類“共情神經元“,即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
在目睹其他小鼠足底受到熱激光(laser)與電擊(CS)的刺激時,而有過相關經歷的觀察者小鼠的ACC神經元會對此做出反應。
除此之外,這些存在于大鼠的“共情神經元”似乎還有著功能上更精密的劃分:如疼痛鏡像神經元,指對“疼痛”更高響應的鏡像神經元;恐懼鏡像神經元,即對他人的恐懼情緒具有更高響應的鏡像神經元。
03.“哪種看起來更痛”
受傷的部位千奇百怪,受傷時“痛苦的表情”同樣令人忍不住皺起眉頭。我們不僅能夠從一個人的傷口直觀的感受到痛苦的程度,同樣也能夠從TA猙獰的表情中get到一點點“后背發涼”。
研究者將能夠引起痛苦共情的線索分為:NS替代疼痛(觀察有害刺激引起的替代性疼痛)與FE替代疼痛(由面部表情引起的替代性疼痛)兩種類型。
通過給被試觀看這些圖片(IAPS系統),同時對被試進行FMRI檢測與情感傾向評估,結果令人意外顯示:NS(直接觀察有害刺激)能比FE(面部表情)引起更高的替代性疼痛。
所以,相比之下還是看見血肉模糊的傷口更令人疼痛啊~
延伸閱讀:“共情系統”
“能夠想象自己置身于對方處境,并體會對方的感受的能力。”劍橋字典對共情(empathy)這樣定義兒童心理咨詢的醫院。
在人腦中,根據所處環境的復雜情況,存在兩套共情系統:
1、情緒模仿系統
共情,從本質上來說即“感受到他人的感覺”。當人們觀察到別人的動作,語言,聲音面部表情與肢體語言時,激活了大腦的某些區域,與過去某種親身經歷的經驗產生聯系從而獲得一種實時的情感體驗。
上文所描述的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在這個系統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鏡像神經元最早發現于猴腦的F5區域,隨后在人腦的多個區域也有所發現。
然鵝,情緒模仿系統帶給我們的只是一種單純的對他人情緒的“感知”,而如果想要真正的做到感同身受與換位思考,則需要更加高級的“換位思考系統(Cognitive perspective-taking system)”
2、換位思考系統
識別情緒,并理解情緒。這正是換位思考作為一種高級認知系統的高級之處,也是高級靈長類動物所特有的情緒系統之一。
舉例來說,當你感到開心的時候,你的狗狗可能也能感到你心情的愉悅從而加快自己搖尾巴的頻率,而只有你的朋友知道并理解你為什么開心。狗狗的這種感知即“情緒模仿“,而你的朋友的感知即“換位思考”。
“將心比心,設身處地。”其實是一項通過人類祖先艱苦進化保留下的高級能力。
該系統主要由大腦中的腹內側前額葉(Ventromedial prefrontal)所控制,影像學資料顯示,該區域的活動伴隨著人們對情緒理解的進行。
實際上,兩種系統各自獨立又相輔相成,在人們進行情感交流與情感發育的過程中都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這也是為什么我們會有“看起來就很痛”的感受來源了。
參考文獻
1.Carrillo M, Han Y, Migliorati F, Liu M, Gazzola V, Keysers C. Emotional Mirror Neurons in the Rat's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Curr Biol. 2019 Apr 22;29(8):1301-1312.e6. doi: 10.1016/j.cub.2019.03.024. Epub 2019 Apr 11. Erratum in: Curr Biol. 2019 Jun 17;29(12):2104. PMID: 30982647; PMCID: PMC6488290.
2.Zhou F, Li J, Zhao W, Xu L, Zheng X, Fu M, Yao S, Kendrick KM, Wager TD, Becker B. Empathic pain evoked by sensory and emotional-communicative cues share common and process-specific neural representations. Elife. 2020 Sep 7;9:e56929. doi: 10.7554/eLife.56929. PMID: 32894226; PMCID: PMC7505665.
很贊哦! (人閱讀)
上一篇:打哈欠會傳染有科學依據嗎?
下一篇:成長到底是怎樣的一條路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