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繆可馨的死,誰之錯?
謝老師2023-05-16 17:22【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師解讀:一個叫繆可馨的小女孩,她的朋友圈不會再更新了。這個微信名字叫做“醬醬愛次糖”的女孩從四樓跳下,生命停在了10歲,永遠都不會再長大。這件事發酵而且也過
一個叫繆可馨的小女孩,她的朋友圈不會再更新了。
這個微信名字叫做“醬醬愛次糖”的女孩從四樓跳下,生命停在了10歲,永遠都不會再長大。
這件事發酵而且也過了很久,但有關于繆可馨這個女孩在作文課后墜亡的爭論已經沒有停息過。相反,隨著越來越多的細節曝光,網友的觀點開始出現不同的聲音。
剛開始,我也是以為這是一場老師批評導致孩子沖動輕生的悲劇,但后來流傳出來的這份作文批改截圖,卻讓我有了萌生寫這篇文章的想法。
在截圖里面,繆可馨對于《三打白骨精》的讀后感被老師用紅筆進行了大面積的修改,不僅刪去了“青砂罐”、“綠瓷瓶”這樣的細節描寫,就連唐僧他們“又累又渴”的故事背景也被刪除。
在孩子這篇“讀后感”的“感”這一部分,還被批不正能量心理咨詢師培訓考試。
繆可馨在這部分寫道:“在如今的社會里,有人表面看著善良,可內心卻是陰暗的。他們會利用各種各樣的卑鄙手段和陰謀詭計,來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就事論事,什么叫不正能量?
如果這個孩子寫的是“這個社會人人都應該用陰謀詭計和不擇手段來實現自己的目的”,那這樣叫做不正能量!
但繆可馨這番話透徹犀利,不僅沒有偏離文章原意,表達也清晰流暢,一個10歲的孩子對簡單的文本有這般深刻又貼近現實的理解,這不簡單!
可這個老師不要你覺得,她要她覺得。
知道這讀后感后面改成了什么嗎?
“我們不能向白骨精學習,我們要誠實、善良守信,要堂堂正正做人、不能動歪點子。”
真就是那位老師所謂的正能量嗎?
那這樣的正能量和平時那些銷售公司早上喊的口號有何區別?
正能量如果只是靠說就能夠獲得,那么全世界最正能量的人恐怕就是銷售了。
讓我覺得可笑又可氣的是,這個對遣詞造句、立意主旨顯得一絲不茍的老師,竟然沒有發現孩子在文章里“出自羅貫中的《西游記》”這樣常識性的錯誤。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讀書時期一旦在作文或者讀后感里面表達出了超出自己年齡的成熟思想,就會遭到老師無情的批評和扼殺,甚至會有出現被扣零分的現象。
而之后牽扯出來的線索,這讓這件事更加撲朔迷離,據繆可馨家長說有人匿名告訴自己,老師在批評繆可馨負能量的同時,還打了她一巴掌。
盡管校方和老師事后提供了多樣證據證明這件事是子虛有,但去年10月份的時候這名老師的確動手打了繆可馨一巴掌,而且有同學也證明該老師的確喜歡體罰學生,愛扇人耳光,還喜歡嘲諷同學的作文。
這下,全網網友的怒意更加激昂了。
看完繆可馨的事件經過,我腦海里閃過的第一反應竟然是鐘美美這個孩子。
就是那個在快手上模仿老師惟妙惟肖,把老師的氣質拿捏地死死的那個男孩,從數學老師上課整頓秩序,到強行霸占語文美術音樂課。
從嗓子發炎的老師讓王小紅同學去辦公室給自己拿水,甚至抓520約會的同學。
他的表演,讓很多人記憶被拉回去了學生時代,甚至有人說他勾起了自己的童年噩夢,想起了當年被老師抓包的記憶。
讓觀眾身臨其境,我想這就是對演技的最高贊揚了吧。
可就是這樣一個有趣的男孩,也同樣被學校和有關部門約談,開始刪除了那些模仿老師的視頻,之后當地的教育局也表示和鐘美美接觸過,希望他能夠傳播正能量。
又是正能量,這個詞就像是讓人魔怔一樣,只要沾染上了一切都會變味。
鐘美美果然“正”了起來,先是發了模仿賣衣服的小販和售票員的視頻,但這些表演再也沒有了冷嘲熱諷和思考,而是純模仿各種職業。
之后又發了一條“車站志愿者”的視頻,里面一句“黑龍江山美水美人更美”的臺詞,頓時讓我覺得心生悲涼。
一個人開始阿諛奉承的時候,就是向現實低頭的那刻。
這個孩子的身上再也看不見表演時那種靈性和天真,反而淪為了一種傳播意志的工具。
為什么繆可馨讀后感的批語會引起網友的怒意和口誅筆伐?
是因為她讀后感中的評語讓全網網友想起了自己兒時被老師一概否定過的陰影,還有這名老師曾有過體罰學生的暴力行為,這喚醒了很多網友記憶中深處的童年陰影。
為什么鐘美美模仿老師的視頻會在網絡爆紅?
是因為他視頻中釣魚執法軟暴力的老師引起了全網網友的共鳴。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可能就是一座山。
無論是繆可馨讀后感不夠正能量被批評,還是她疑似被老師甩巴掌,亦或者是鐘美美的視頻被稱“丑化”了老師形象。
歸根結底,背后反映的是教育制度背后的不合理和陰暗面。
暫且不討論繆可馨這件事的走向最終會如何,但我們就只目前來看,針對繆可馨和鐘美美時間我們至少有兩個問題值得討論。
第一、對于老師批改繆可馨文章不夠正能量,如此粗淺的判斷真的合理嗎?
繆可馨的媽媽曾說過,孩子之前學習過寫作課,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就比普通孩子思考的更深,所以別的孩子還在說“不要學習白骨精,要善良”的時候,她已經認知到這個社會會有像“白骨精”的人,要提防。
在我看來,正能量不是一種口號,不是每天高喊著“偉光正”的話就是充滿正能量,而作業也不是用來表決心的機械化過程,它是一個人思考的體現。
人的思維,難道需要被固定局限嗎?
很多人說不要讓孩子文章那么早就消極、悲觀,這對他們成長不好,但你不知道的是孩子們對于情緒的感知和認識要比大人更早理解,他們對于成年人難以接受的死亡、疾病,卻有不同的看法。
對很多孩子來說,他們對于死亡的認識最初并不是悲傷、害怕,而是一種豁達的心理,他們認為離去之后,他們還會變成神仙,在天堂上照顧著自己,是不會和自己分開的。
可很多父母都有嚇過孩子,說以后爸爸媽媽死了,你就沒有人要了,就沒有人繼續照顧你了。
對孩子來說,父母就是他們的全世界,試問自己的世界都崩塌了,那他能不怕嗎?
再說,繆繆的文章里從唐僧的角度去寫我們要注意提防危險,這本身就是一種正能量。
即使這和老師的意見看法不同,也沒有必要強加一種思維灌輸,私下和孩子聊聊,互相交流想法不好嗎?
況且從小就有這種危機意識,和我們倡導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思維又有何區別?
電影《銀河補習班》里面,鄧超和自己的孩子說,寫作文最重要的是真實,可結果孩子寫出來真心實意的文章卻被定為“跑題”。
盡管電影結尾是治愈的結局,可現實中的教育矛盾并不會因此化解,但我更想說作文被模板化、口號化、標準化,不應該是它存在目的。
如果說這是正能量,恕我直言,那個扼殺了繆繆深度思想的老師,才是真的不夠正能量!
第二、對學生的暴力行為,難道不是人人心頭的一根刺?
就像鐘美美模仿的老師們,其中一個視頻他模仿釣魚執法軟暴力的老師最讓人叫好,說一下子就勾起了網友們的回憶,我們之所以覺得他扮演的好笑、惟妙惟肖,是因為我們都曾經歷過。
有人說這孩子丑化老師形象,但真正丑化人民教師形象的,絕對不是鐘美美這個孩子,而是個別那些成為無數網友童年陰影的老師們。
即便鐘美美不去模仿,他們難道就不存在了嗎?
別自欺欺人了,你敢說自己小時候遇過的老師沒有對你進行軟暴力或者暴力嗎?
難道學校是容得下一個甩臉說臟話,使用暴力行為的教師,卻不能容忍一個說真話的小影帝嗎?
無論是暴力還是軟暴力,這都不應該在存在于教育行業中,只是很多教育從業者都沒有找到更好的替代方法。
都說一切的悲劇都是有跡可循,無論這次老師是否在作文課上打了繆繆,但她的確曾經對繆繆進行了暴力行為,已經在這個孩子心里留下了陰影的種子,慢慢生根發芽。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是不是更應該去區分好“體罰”和“教育”的差別?
體罰之所以會一直存在,是因為皮肉的痛苦更加直觀,可以讓人受到教訓、受到羞辱達到懲罰效果,疼痛還能讓他們留下陰影,增加自己的威懾。
但往往也會給受訓誡的學生留下不好的記憶,甚至還會給孩子心靈留下一生的陰影。
無論如何,對學生用暴力行為教育永遠都是錯誤的,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會產生巨大負擔,可很多老師覺得學生多管不住,講道理沒人聽,反正家長也不知道,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用回老路子。
雅思貝爾斯曾經說過: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云推動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
靈魂之間的喚醒,從來都不是用巴掌,用辱罵、用體罰,因為靈魂是無形的,你用物理的行為去對待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能有用嗎?
究竟什么才能喚醒靈魂,這值得我們整個社會去思考。
但繆可馨這個孩子,是看不到社會討論出這個結果的那天,她的生命和她的日記一起永遠停留在2020年6月4日那天。
這個在作文里用自己深度思考去勸導大家“如今的社會里,有人表面看著善良,可內心卻是陰暗的。”被指不正能量的小姑娘,卻因為這個社會的陰暗而離去。
現實,無疑在我們各個人的臉上用力地甩下重重的耳光,響亮而又諷刺。
那個用視頻逗笑全網網友的鐘美美男孩,也不再拍攝出那些極具靈性與諷刺意味的視頻,成為了一個莫得感情的“制式視頻拍攝者”,他的“正能量”始終只是傳達給了自己。
你說,這些老師沒錯,繆繆沒錯,鐘美美也沒錯,究竟錯的是誰?
很贊哦! (人閱讀)
下一篇:硬漢和小鮮肉的區別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