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生活中的防御之“營造你的心理空間”
謝老師2023-03-24 12:53【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室:在生活中,我們很容易理解物理空間的概念,比如:每個人都向往追求住更大的房子,這讓我們感到生理上的舒適。但是,如何理解一個人的心理空間?以及如何做可
在生活中,我們很容易理解物理空間的概念,比如:每個人都向往追求住更大的房子,這讓我們感到生理上的舒適。但是,如何理解一個人的心理空間?以及如何做可以讓一個人的心理空間足夠穩定和富有彈性,面對錯綜復雜的環境而靈活應變,不被外界干擾呢?今天,讓我們來一起聊聊這個看似無形卻有形的“心理空間”。
心理學讓人感到神秘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它看不到,摸不著,說多了總有種“玄”的感覺。所以無論是在心理咨詢或做科普講座的時候,我們經常會用一些比喻來形容一些晦澀難懂的定義和那些聽起來光怪陸離的夢境或自由聯想。我們的心理空間就像是我們每個人內心都擁有一個看不見的房子一樣,我們的房子里面有不同的房間,他們負責不同的職能。
比如有可以讓我們學習工作的書房,有能夠提供放松休息的臥室,有能和家人或邀請客人一起聊天看電視的客廳,還有能滿足日常吃喝拉撒的廚房、餐廳和洗手間。當然,如果你的房子是個別墅,還可以有更多放松娛樂的空間,像私人泳池和健身房等(還可能有別的豪華設施,但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還記得《西游記》里《三打白骨精》那集中,悟空用金箍棒給師傅畫的圈圈么?我們的心理空間就像是那個圓圈一樣,妖精看不到,但是卻能很好的保護師傅。如果師傅不主動走出來,妖精也就不會傷害到他。這個象征很有意思——妖精很像是我們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壞人,而師傅就像是我們人格中需要維護的道德和超我的部分。我們只有自己維持好了邊界,不給壞人可乘之機,才能讓自己免遭迫害。
在咨詢室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心理空間被占滿或習慣于用付諸行動(也叫行動化,形容個體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情感,通過不自覺的行為來演示的過程。)這一防御的來訪者,他們常常喋喋不休的向你傾訴,他們的生活總是被各種瑣碎所圍繞,很難和咨詢師停留在感受或認知層面做進一步的探索;他們可能總有很多合理的理由遲到或忘記咨詢時間,來面對上一次在咨詢過程中體驗到絕望或崩潰的痛苦感,或隱形的對咨詢師表達不滿和攻擊。
這些都在某種程度上呈現了來訪者在心理空間上的局促和人格的不成熟度。那么,一個人的心理空間是怎么形成的呢?
物理空間的局限,可能會影響到心理空間的創建
掌控感是一個人在自尊和自我能動性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而物理空間的局限,會一定程度上限制個人對自我空間的掌控感。這也就是很多心理學家建議兒童3歲后就要和父母分床、分房睡的原因。只有先完成了物理空間上的分離,才能讓兒童形成相對獨立的認知,感受到“控制”的體驗。
關系上的邊界模糊,會導致心理空間的混亂無序
邊界感是在人際互動中常提到的一個議題。如果一個人小時候的邊界總是被外在不斷侵入,比如強勢的父母總是替孩子做決定,或讓這個階段的孩子做太多不該他做的事情,這會讓孩子陷入一種模糊感,無法區分哪些是別人該做的?哪些是自己該做的?哪些是需要和他人共同完成的?我們在工作或生活中看到的過度負責或避免承擔責任的人都是這種狀態的體現。
最后,給出幾個可以營造心理空間的小方法,讓你嘗試“從無形到有形”的改變。
01、及時止損,給自己時間和空間,讓自己先停下來
我們所有人都害怕惡性循環,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逐漸變得麻木。曾經想好的寫日記,讀好書,都在刷手機和睡大覺中漸行漸遠。想要改變的第一步永遠是先停下來,以“第三人稱”視角去審視自身,看看到底發生了什么?你為什么做如此多的事情這么忙碌?你是否在否認和隔離著一些讓你感受到痛苦的感受?如果停下來,生活會變得怎樣?你可以嘗試把上面的疑問寫在紙上或本子上,或找一個信任的人聊一聊,你會發現,你的擔心其實并沒有你想的那么可怕。這個時候,你就升起了需要給自己建造一個空間的想法。
02、圈地兒 —你的心里先放下自己,才能放下別人
“我心里從此住了一個人,曾經的模樣小小的我們”,《小小》中的這句歌詞很形象的表現出戀愛時心里都是對方的充實和甜蜜感。但是要小心的是,如果這種狀態持續的發生,將由幸福的童話變成恐怖故事。
無論是親子關系、親密關系、領導和下屬的關系,當你的心理空間被這些人填滿,沒有了自己的掌控權,想象一下——如果這些人隨時可以進入你的空間,你的私人物品被翻來翻去,隨意使用,這將是多么可怕的一幕!所以,你要拿回你作為主人的權利,先圈好地兒,做好標記——此地已被占用心理咨詢行業。
03、打好地基 —肯定自己價值,你值得擁有自己獨立空間
如果說地基是一個房子最為重要的結構,那么自我價值感就是一個人存在的根基。我們是否接納自己,覺得自己有價值,決定了我們作為人這個房子的穩固程度。想要獲得持續穩定的自我價值感,這部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超難,因為這有可能要追溯到你的童年甚至幼兒時期經歷的過往。
不過,自我價值感也可以通過一些捷徑來獲得,比如找到一個人格健康的朋友、愛人、咨詢師,讓你重新感受到自己是“值得”被愛,值得擁有幸福和快樂;也可以堅持做一些讓你感到很幸福的事,比如寫字、讀書、唱歌、花藝、手工、畫畫、茶藝等等,讓你感覺內心的充實和滿足。
04、一磚一瓦堆砌 —在汗水中建立屬于自己的心理空間
這部分是最難的堅持的,有點像知識的累積和融匯貫通,它需要強大的毅力和充分利用資源的能力。在這里不建議大家看太多零碎散亂的知識,比如我們天天刷手機看新聞,我們的大腦總是被不斷的刺激著,可能你當時覺得很有觸動,但是過一會兒就忘了(就像此刻你在看這篇文章的感受一樣)。
這就是基礎心理學中講的短時記憶,如何將這些零散的知識融合到自身的知識體系中?這需要你將他們重新編碼進入到你的長時記憶,才能為你所用。完成了這部分的構建,你的任務基本完成——已建好你的心理空間。
05、裝修和修理 —不斷完善自我,堅持終身學習
這部分就可以按照你個人的風格和喜好來了。你可以裝成簡歐,也可以田園,但同時也要做好整理、收納的工作,維持基本的清潔和衛生。過了幾年或10幾年,你可能想要重新裝修或換個房子,但無論你遇到怎樣的挫折和磨難,你都可以靈活而穩定的進行轉換,好好生活。
最后,希望大家每個人都能營造出專屬自己的心理空間,不輕易給別人鑰匙,做好防火防盜,成為自己人生的主人。
作者:李穩,一個愛做夢的心理咨詢師
編輯:劉祎
很贊哦! (人閱讀)
上一篇:你為什么不能接受別人的贊美呢
下一篇:我們為什么不敢直面死亡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