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我們為什么不敢直面死亡
謝老師2023-03-24 15:32【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室:死亡就那么值得忌諱嗎?不敢直面死亡最根本的原因是到底什么?對于死亡的恐懼可能是至今都沒有人活著回來告訴我們,死亡之后究竟發生了什么,恐懼的根源是未
死亡就那么值得忌諱嗎?不敢直面死亡最根本的原因是到底什么?對于死亡的恐懼可能是至今都沒有人活著回來告訴我們,死亡之后究竟發生了什么,恐懼的根源是未知,我們為什么不敢直面死亡,死亡也許是一個結果,但我們不知道過程將會如何,所以我們不敢去面對,因為害怕,我們想要逃避......
你越忌諱死亡,就越想去逃避;越逃避,就越發覺得死亡離我甚遠。仿佛每天都是美好的,可以醉生夢死。
但其實我們都知道,死亡是肯定會來的。
學生時代對我影響最深的,是莊子的《逍遙游》,開篇就提到了長壽的問題,以至于悲觀的我很長一段時間,一直對這些古代的思想者很感興趣。從莊道的逍遙到菩提八苦,從幼年到中年,生活的體驗才讓我慢慢地懂得其中的九牛一毛。
快到中年的我,才發現,我們不肯直面面對的,不止死亡,還有很多很多,還有更多。只是人們常說,除了生死,一切都是小事。我們把生死看得太重了,很多人都覺得這是中國封建傳統和封建思想傳承導致的,但這其實都是我們自己的心所導致的,就這點,我們從來都沒有進步過。 除了生死,還有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和五陰盛。 我們怕的,不敢面對的,是這些。
假設一個結果:如果你知道你什么時候會死。那悲觀的人大概都會選擇痛苦地度過余下的日子,每天都會哀嘆;而樂觀的人則會積極過好剩下的時間,因為他知道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
所以,當我們在討論這個“我們為什么不敢直面死亡?”這個話題的時候,我們究竟是想知道我們為什么不敢直面死亡,還是想知道如何直面死亡呢?一個是想知道,一個是想解決。
趨利避害是生的本能,這一切都是為了能夠有更好的生命體驗,物質體驗與精神體驗,如果種種體驗的過程和感受逐漸被演變成了剔骨的鋼刀卻只能目睹我們最在乎的鮮艷的肉體和崇拜的圖騰被一片一片剮起剝離,最終淪為供人唏噓的人彘,誰又真的能在尚存一息不住痙攣的命運戳刑的股掌里翻起身來……;
我們在腥臭粘稠的羊水中醒來,也在溫馨吵鬧的啼哭里顛倒了生命的沙漏,秒針,分針,時針,日歷,月歷,年歷,我們用速度祭司,以為可以甩開時間,我們用溫度祭祀,以為可以挽留時間,我們像期待懷抱迷戀高潮用骨肉相連縫合石縫的蛛網一樣,逆水行舟奮力前行,只為向消亡請賞,讓結點如意,為皮囊防腐,好守得住長情……;
如果這份守候因為感覺剝奪變質成無的放矢無所期待不被看見的一眼深井,縱然精神世界的燭火可以供我們自慰取暖,但當回應停止流淌,互動衰竭心跳,孤獨開始抽氧,存在也只剩下了一副死寂的軀殼,行將就木,只欠火候到來,化為灰燼……;
我們窺視的死亡,不是出于對死亡本能的恐懼,而是出于對生命乖張無常節奏失控后的不得己不得不做的利益權衡之后的有所選擇或別無選擇……;
直面死亡!人世一遭,本身就是一幕撲向盛大死亡的冗長鏡頭,我們懷揣著各自的角色繞街過巷,照面擦肩,相識相交,推杯換盞,為自己設計臺詞,對白,神態,儀容,氣節,精神,不是為了麻痹恐懼,而是能在與你如伯拉圖式性愛終將謝幕的淚光里,留一首溫暖的歌給你,也獻給自己,不是為了溫暖黑暗,只是因為你……
因為你,遠比生命的終點更遼遠,更廣闊,更能讓我們奮不顧身,砥礪前行,你比它更值得……
很贊哦! (人閱讀)
下一篇:老公整天沉迷于網絡游戲怎么辦?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