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什么樣的人容易變成討好型人格,討好型人格對人的影響
謝老師2021-05-01 07:28【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希望被別人被前輩被長輩認可,這是沒錯的,但是渴望被認可但不要去討好,這里的討好是說那種委屈自己去迎合別人,這種也被叫做討好型人格,
希望被別人被前輩被長輩認可,這是沒錯的,但是渴望被認可但不要去“討好”,這里的討好是說那種委屈自己去迎合別人,這種也被叫做討好型人格,你是討好型人格嗎?
什么是討好型人格
討好型人格翻譯成今天心理學的話就是“一個人應該以別人的需求為中心,即便本心上做不到以別人為中心,也要假裝能做到”。
總而言之,就是要犧牲自己,成全別人,委屈自己,悅納別人,如此行為上才能貼合一個主流并正常的人際行為標準。
討好型人格最終會有什么后果
第一種:當一個人時時刻刻在討好別人,哪怕委屈自己的時候,長時間下來他可能會變成一個表里不一虛偽的人。
第二種:他個人會變得唯唯諾諾,很多錯誤或者失誤會向自己身上攬,不敢與人爭論,不敢與人沖突,以取悅別人為主。
第三種:在外人表現得自己特別無私,特別大度,處處都會為別人先考慮,但其實自己內心是非常苦逼的。
什么樣的人容易變成討好型人格
一類是父母本身就是討好者人格,自尊和價值感都很低。他們一方面會不停的教育自己的子女做人就是要討好別人獲取生存,一方面又言傳身教許多討好的模式。
甚至從小時候開始,父母就會在對待別人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時,犧牲自己孩子的需求去滿足別人家孩子的需求,捧著別人家的孩子,照顧別人家父母的臉色,而委屈自己,犧牲自己。
另一類出現討好型孩子的家庭往往存在著控制欲過強的父母。
多有的事情都是父母說的算,孩子不能有自己的意見和自我,一旦孩子做不到這些,這些父母就會通過指責、批評、打罵的方式去教育孩子。
漸漸的,孩子內心的聲音被完全泯滅,而成為只依賴大人評價的傀儡,孩子變的膽怯畏縮,不敢表達自己的需求,同時覺得自己必須討好父母,因為只有討好父母,自己才有好日子過。
討好型人格的表現
一:不敢發出請求,很難拒絕別人
與自己不敢表達自己的需求相反,討好型人格的人在面對別人的要求時,很難拒絕別人,即便當他們意識到別人的需求可能會不合理
二;對別人的感受過度敏感
他們之所以這樣,通常是因為內心有一個不好的假設,即他們會認為別人的情緒變化跟自己息息相關報名心理咨詢師條件。
三:抬高別人,貶低自己
抬高別人,貶低自己是把自己放在一種弱者的位置上來獲取安全感的方式。
四:缺乏界限和原則
做事以取悅別人為目的,害怕別人的不滿和差評,會導致他們在生活中沒有原則,在交往中也喪失界限。
五:怎樣擺脫討好型人格
首先,你要認識到自己的討好型人格,并且有想要沖破這層枷鎖的意識,你要看看自己這樣的原因。
其次,你要做好承擔后果的思想,因為你的改變很可能會讓一些人變得不習慣,造成一些不好的后果。
然后,你要清楚,比人對你的看法并不是衡量你的唯一標準所有標準,盡量讓別人的看法更少的左右你。
最后,你要學會自信,慢慢讓自己變得自信,只有自己人變得自信了,才能夠變得不再討好!
很贊哦! (人閱讀)
上一篇:與人溝通時要知道的5種方法
下一篇:人生致命的八個經典問題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