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為什么青少年會對網絡世界情有獨鐘?
謝老師2022-04-29 12:53【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上網群體的數量不斷擴大,上網的年齡段也在逐漸下降,青少年群體開始利用手機,平板,筆記本等設備開始接觸網絡世界,什么是網絡成癮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上網群體的數量不斷擴大,上網的年齡段也在逐漸下降,青少年群體開始利用手機,平板,筆記本等設備開始接觸網絡世界,什么是網絡成癮?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有些青少年因為打一局游戲,寧可餓著肚子不吃飯的境地,有些青少年寧愿熬夜也要與朋友暢聊指深夜,甚至還有些青少年為了打賞網絡主播不惜耗盡自己的零花錢,那么作為網絡時代的家長,是否為孩子出現網癮行為而感到焦慮呢?為什么青少年會對網絡世界情有獨鐘?
截止到2018年底,從年齡來看青少年以及兒童網民群體已占到總網民群體的21.6%,而從職業來看學生群體已占到總網民群體的25.4%。【1】接下來,我們不妨先來了解一下究竟什么是網絡成癮,怎樣才能找到它的本質。
于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美國心理學家楊博士(音譯Dr. Young)首次為過度使用網絡的行為命名為”Internet Addiction”即網絡成癮,并將其劃分到行為成癮的一種類型之中。楊博士將網絡成癮與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DSM-IV)中的病理性賭博以及酒精成癮進行了類比【2】,并將其定義為“ 一種能夠引發顯著的臨床損害(如在人際關系、學業成就、職業發展等),以及心理痛苦的不成熟的網絡使用模式“。同時,楊博士也將網絡成癮視為一種”沖動控制障礙“。
從前人的結論中我們也可以看出,網絡成癮在其本質上是:由網絡引發網絡使用者產生的一種無法自行控制的沖動行為。由此,網絡對網絡使用者的人際關系、學業成就、職業發展等方面造成了損害,導致了心理上的痛苦。需要說明的是,這種網絡成癮沖動行為并不只是短暫出現,如果不加外界干預通常會長期維持。
那么,為什么有些青少年會對網絡世界“情有獨鐘“而身陷其中呢?
目前心理學界或者教育界會給出幾個方面的解釋:一是從青少年自身發展階段的大腦共有特點來進行解釋。有研究表明人類處于青少年階段時期,其大腦內的腹側紋狀體(ventral striatum)在面對感官愉悅的或獎勵性等刺激時,其激活程度高于兒童或者成人【3】。
這也意味著青少年在面對此類刺激時會表現得更加的投入。而在網絡活動中則包含著大量感官愉悅、獎勵性等刺激,比如網絡游戲、網絡社交媒體等等。二是從青少年人格差異性層面來進行解釋。有學者發現在現實生活中,容易產生較高水平焦慮情緒的青少年,更易沉迷于網絡世界之中。比如,Amiel 和Sagent 發現擁有較高水平的焦慮感和神經質的人群,有著“逃避孤獨”以及“獲得歸屬感”的動機來使用網絡【4】。
心理學家帕克等人認為“人們產生的焦慮感是促成網絡成癮發生的關鍵因素,在面對面的交談或者線下活動過程中出現較高焦慮感的個體,更傾向于選擇網絡線上活動以及互動,這樣就能夠為高焦慮感人群提供一個從焦慮感中得到解脫的途徑”【5】。
三是從家庭教育中的親子關系、學校教育以及網絡文化等外部因素來進行解釋。研究發現青少年病理性網絡使用的發生不僅(網絡成癮的另一種說法)與不良家庭教育中的親子關系有關系(父母期望過高、家庭不和睦、家人疏于管教等等),還與學校教育中存在一些教育問題有關(比如過重學業負擔、唯分數論的高壓環境以及疏于管教等等)。另外,網吧作為網絡文化的重地也在時時散播網絡信息誘導青少年進入網絡世界,而這其中不乏負面、暴力、色情等網絡信息的侵蝕,這都有可能引導青少年走向網絡成癮【6】。
因此,基于以上三個方面的解釋,我們可以考慮采取如下措施來預防青少年網癮問題的發生。首先,家長可以在接納青少年愛玩天性的同時,也為青少年上網規定好時長和內容。具體來說,家長可以規定在固定時段接觸網絡的時長,一天建議不要超過一個半小時的上網時間,并且還要采取措施禁止青少年接觸網絡暴力和色情信息。然后,家庭和學校教育者還需要重點關注青少年,在同伴關系以及面對困難時所引發的情緒狀態,如果存在較高的焦慮感,教育者需要及時的給予支持和鼓勵。
最后,作為學校、家庭教育者,我們自身首先要正視網絡帶給我們的便捷生活和隱患問題,并引導青少年充分利用網絡來獲取學習資源或者從事創造性的活動(比如學會制作手機APP、上傳自制音樂等等),以降低負面作用。同時,家庭和學校教育者也需要創造輕松和諧的氛圍,讓青少年感覺生活輕松和愉快。而網吧經營者作為社會網絡文化的重要構建者,也應該嚴格遵守社會管理條例,阻止青少年進入網吧逗留和消費。
當然,家長也可尋求心理從業人士的幫助,來確認自家孩子是否得了“網癮”以及程度如何。如果發現確有“網癮”,那么家長也應該要想辦法去尋求專業人士的指導,幫助孩子走出“網癮”泥潭兒童心理咨詢。
很贊哦! (人閱讀)
下一篇:女心理咨詢師手記,死亡的味道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