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銜尾蛇:自我吞食者模式是心理咨詢師的末路
謝老師2021-12-15 06:27【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銜尾蛇是自古代流傳至今的一個符號,其形象為一條蛇正在吞食自己的尾巴。銜尾蛇的字面涵義為“自我吞食者”(Self-devourer)。而在榮格派分析家看來,銜尾
銜尾蛇是自古代流傳至今的一個符號,其形象為一條蛇正在吞食自己的尾巴。
銜尾蛇的字面涵義為“自我吞食者”(Self-devourer)。
而在榮格派分析家看來,銜尾蛇是“前自我”階段“黎明狀態”的象征。
近日出現幾則有趣信息。
一是簡單心理推出了有一個新的培訓項目
2年收費41200元,并頒發證書。
二是王浩威在一篇文章中講到國內心理咨詢商品化的問題。
王浩威:一個臺灣咨詢師眼中的大陸心理咨詢和治療
在臺灣,一位從業數十年的心理咨詢師收費僅為320元每小時。
而國內的心理咨詢普遍300元每小時起步,有的甚至高達每小時數千至數萬元長沙心理咨詢師。
王浩威也提到,臺灣地區咨詢師專業學習的成本并不高,心理咨詢師培訓也不是出錢即可得,需要考察學習者的資質,有資格者才能參與。
一些臺灣的咨詢師在見識到大陸超高的收費后感到相當困惑和憤怒,決定不再來大陸講課。
內地過高的資費設置阻礙了來訪者心理健康需求的滿足。
而超高的學習成本則成為初學者入行的沉重負擔。
在生存需求的壓力下,咨詢師的學習成本不可避免全部傳導至來訪者一方。
由此,心理咨詢過度商品化所導致的惡性循環逐漸顯現。
咨詢師承受不了過高的學習成本。
來訪者也承受不起過高的收費設置。
當咨詢師群體無法從外部(來訪者)獲取持續的生存資源(金錢),不得已只能從同行身上吸血。
整個行業猶如一條銜尾蛇一般。
于是,搞培訓成為了多數同行的生存之道。
許之以“錢景”,不斷渲染高收入,誘惑萌新入行。
鼓動萌新參加各種高價低質的培訓,以此補充“尾部”咨詢師數量。
在保證“蛇頭”充足食物供應的同時,也給蛇身部部位的咨詢師保留一絲生存空間。
而這種“內卷化”的發展模式,跟傳銷有諸多相似之處。
都需要不斷發展“下線”才能維持整個“銜尾蛇系統”的穩定。
不然將很快消耗殆盡。
能夠在這種內卷化的銜尾蛇系統中最終獲益的,僅僅只是那些蛇頭而已,
蛇尾部的絕大多數將逃脫不了被獻祭的命運。
想到此處,再回頭看看簡單心理推出的那個2年4萬多培訓項目。
也不過是這條銜尾蛇身影的再次“活現”。
在資本的加持下,一些蛇頭已不滿足于小口的吞噬。
按捺不住直接張開了血盆大口。
2年4萬也不會是終點。
只不過是這場比價游戲的開始。
創新?
資本的加持猶如一劑猛烈的春藥。
讓國內尚未成熟的心理咨詢行業猛然勃起,又迅速的疲軟。
只是待資本的大潮退去。
一眾滿眼殷紅亟待賣身的互聯網+心理咨詢企業身無片縷的掙扎裸泳。
待到此時,互聯網+心理咨詢平臺的底色才開始真正顯現。
壹心理早早轉向了內容變現,業務開始偏向對大眾群體的心理健康教育。
壹點靈的銷售色彩越發濃厚,在小三勸退與情感陪聊業務上樂此不疲。
某個自稱最偉大心理咨詢平臺的企業已悄然倒下。
而原本在專業性上看似最為堅挺的簡單心理,也越來越像一家培訓機構。
從2年38200元干冒法律風險安排無資質學員實習的“心理咨詢師培訓項目”。
到2年41200元并給學員頒發美國協會學分證書的精神分析治療培訓。
在市場化的道路上,簡單心理表現的愈發成熟。
只不過,當這些互聯網+心理咨詢平臺不再以向來訪者提供專業咨詢服務為生。
他們即不再是一家“簡單”的心理咨詢平臺。
最后我們也只能遺憾的發現,互聯網+心理咨詢的模式并不能改變國內銜尾蛇般的行業發展現狀。
他們能做的。
似乎為蛇頭們的嗜血狂歡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
很贊哦! (人閱讀)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