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一個很會裝又假的人是什么心理
謝老師2023-06-17 04:23【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店長你好,我時常覺得自己是個很假的人。有點裝,裝得自己很禮貌,很瀟灑,也不在意身邊的親密關系。其實我知道,我都很在乎,只是要表現出來對我來說是個非
店長你好,我時常覺得自己是個很假的人。有點裝,裝得自己很禮貌,很瀟灑,也不在意身邊的親密關系。其實我知道,我都很在乎,只是要表現出來對我來說是個非常難的難題。我需要別人給我的那份情感,但是我會說,我很討厭Ta ,離我遠點兒!這是我一直藏在心里的話。好矛盾,總是在否認自己。我怎么了?到底該怎么辦呢?希望店長快樂,祝你生活愉快。
謝謝這位可愛的糖丸兒能夠把你的心里話分享給我。我們會形成很多對親密關系的看法,還有對愛的看法。但如果想要真正理解可能往往要回到它們開始的地方。
要破解自己的內心和愛的關系,我們會用到下面這本書。第一本《超越原生家庭》是之前分享過的。還有一本是《無所畏懼》。最后是《擁抱不完美》。讓我們開始吧!
暴露自己就不會被愛嗎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親近的關系,也需要一些自己的空間。這樣的安全距離確實還挺難把握的,每個人的需求也不太一樣。這里推薦《超越原生家庭》這本書。之前有一期讀書分享就是講的這本書。不管你的安全距離是什么樣的,它都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選擇這樣的距離原因。
書中畫了這樣一張圖,每個圖形都是家庭成員。如果你覺得自己跟哪個家人關系更近,就可以把自己和Ta的這個形狀畫得更近一些。如果關系疏遠,就把代表Ta的形狀畫得離你遠一些。這樣的距離一般就是我們習慣的親密度。
家長對家庭關系距離的把控,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比如孩子看到媽媽難過,想親近安慰媽媽,如果媽媽距離感強,會讓孩子走開,孩子就會感覺情緒是讓自己處理的,不能跟其他人分享,習慣比較疏離的關系。
如果媽媽情緒控制得不好,生氣地指責孩子,“看什么看!你先管好你自己!”那孩子會感受到受傷、丟臉,會覺得親近他人是件錯誤的事情,非常害怕主動拉近距離。我們可以通過這個例子想一想,現在我們的家庭關系的這個距離圖,還有父母處理關系的方式,是不是也影響到了你?
在看下面的內容之前大家可以思考一下,自己的父母是如何處理人際關系的以及對你們的影響。我會重點分析下面兩種情況,糖丸兒們可以特別注意一下。
第一種情況:家里對待情感表達的態度。A:會表達情感,相互支持。B:不會表達,抵觸情緒外露,而且在別人表露的時候會表現出特別嫌棄和反感的這種狀態。你們的答案是A還是B呢 ?有其他情況也歡迎大家在留言中進行補充。
第二個情況:當家人想法不同的時候,家里會怎么處理。A:互相理解溝通,鼓勵表達不同的意見。比如開一個家庭會議。B:提出和家長不同的想法就會被嘲諷 ,不聽話就是不愛,甚至會用斷絕關系來威脅。
我們常常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對事物不同的態度我們很容易就學過來了,很多時候可能是無意識的。從第一種情況當中,我們會學到對情感表達的態度是表達感情就是暴露弱點,展露脆弱就肯定會被利用和傷害。而在第二種情況當中我們會學到對不同的接納度。是愛誰就必須認同誰聽誰的。愛和權力是綁定在一起的心理咨詢師時間。
我們找到這些原因之后,就要學習如何不被這些原因限制住 ,甚至是超越它們。
脆弱讓人感到愛的包容
如果父母不會表達感情,不知道怎么接納孩子自我的不同,那我們就要學習自己建立和原生家庭不同的關系,建立新的對于情感和自我的態度。
《無所畏懼》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手冊。作者是我們的老朋友,布林-布朗教授。在研究了很多親密關系之后,他嘗試總結了愛的定義:當我們把自己最脆弱,最強大的一面展露給別人,用信任、尊重、和愛意真心地交往,并珍視彼此的精神連結,我們的內心就擁有了愛。真正的愛不是給了別人就沒了,也不是得到了別人的愛你就可以擁有了。它更像是需要用我們剛才提到的信任、真心長期去培育照顧的植物。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讀過《小王子》,里面就有一朵代表愛的關系的玫瑰花。羞辱、責備、無理、背叛以及有所保留的情感,都會傷害愛生長的根基。只有這些傷害的行為被承認、修復、削弱,愛才能存活。
像這位糖丸兒提到的,一旦拒絕或者表露負面情緒就會消失的愛,很可能是還沒有在信任、尊重這份根基當中健康生長出來的愛。或者這份愛已經被很多疏遠、責備、甚至羞辱這些破壞性的因素傷害了,變得非常的脆弱。
這時候,在談愛之前先要解決能不能信任,能不能做到相互的尊重這些建立感情的基礎問題。那能不能信任一個人確實是個難題。告訴一個人我在乎你,是給了對方傷害你的權利,需要我們展露脆弱的勇氣,是要承擔一定的風險。如果我們不信任對方,就會不敢表現出來。
關于怎樣建立信任,我很喜歡書里的一個小故事。作者女兒把自己的秘密告訴了一個朋友,結果朋友背叛了她,把這件事情告訴了別人,還一起嘲笑了她。女兒非常的傷心 一直哭,一直哭,說她再也不會告訴任何人自己的秘密了。
那作者就告訴女兒,“你可以把友誼想成一個罐子。
當朋友做出信任、友善的行為,或者跟你分享了Ta們的秘密,就可以往這個罐子里放進去一些信任。相反,如果Ta們做了破壞信任的行為,你就把一點點信任拿出來。當你和一個朋友的這個關系的罐子里有了越來越多的信任感,這時跟Ta暴露一些自己的脆弱、表現出來自己的在意,可能就沒有那么難了。”所以我希望糖丸兒們也可以有這樣的一個罐子來保存自己的安全感。
和自己建立最穩定的關系
“沒有人會只愛我。”“真實的我應該不會招人喜歡。”
有這樣想法的時候我們很難和真正愛自己的人靠近,你很難在不喜歡自己的時候和喜歡你的人相處。因為,你沒有辦法理解和相信Ta們為什么會喜歡你。所以,要和別人建立更好的關系,首先就要從嘗試喜歡自己開始!
別人不一定每時每刻都在,但我們自己一直都在,可以一直愛自己。為什么真實的自己就不能招人喜歡呢?是誰做了這樣的判斷?
面對這個問題我們可能會突然想起一些之前的經歷,回憶起在表現出真實的自己的時候那種被拒絕產生了羞恥感的經歷,想把自己藏起來的那個時刻。
如果你真的因為那個時刻就認定自己不值得被喜歡,一直把自己藏起來的話,那真實的自己就沒有機會翻案了,沒有機會被看到、被喜歡。你需要找到那個時候受傷的自己,然后看到Ta 擁抱Ta。跟自己說沒有什么不好的,我不需要那么完美。這個方法就來自《擁抱不完美》這本書。作者是一位咨詢師。他講到自己的經歷,就說他小時候他好不容易考滿分,然后想跟同學分享喜悅卻被嘲諷了。之后他就很怕別人批評他驕傲自戀,所以他就成就開心的自己藏了起來。
當有一次他只是想分享自己的工作經歷,結果又被批評他是在炫耀,他又想逃走了,再也不想分享自己的工作了。卻發現再一次退縮之后,他再也沒能獲得滿分。可是他意識到人是可以驕傲的呀!驕傲也可以成為前進的動力。只要適當,不過分,就可以了。
后來,這位咨詢師想通了,說:“我不要再讓傷害我的人控制我的想法和決定了。我可以去擁抱害怕不夠好的我,與不完美的自己和解。”最后他跟自己說,是啊!我就是這樣啊!這樣也挺好的呀!
關于自愛和自我關懷之前做了很多很多的視頻了,還提供了更多的方法。大家如果在這個方面還是沒有自己的方式的話,可以從那里邊選一選,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然后慢慢地開始感受和自己建立信任關系的過程。
期間最重要的是不要下定決心討厭自己,不要覺得這樣就可以讓自己變得完美,因為我們這樣做就和打壓式的父母教育一模一樣嘛!它不僅不會讓我們變得更好,反而成了一種自我傷害。
我們就放心地在乎吧!這樣大家就不用把真實的自己藏起來,然后有一天想找也找不到了
很贊哦! (人閱讀)
上一篇:杠精是一種什么心理?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