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疫情之下不要過度共情
謝老師2023-06-27 10:44【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室:“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句話并不是一句空話,這次的武漢疫情中也有無數的人為武漢捐款,特別是一些新聞中報道過一位拾荒老人捐出1萬元,工作人員不收老人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句話并不是一句空話,這次的武漢疫情中也有無數的人為武漢捐款,特別是一些新聞中報道過一位拾荒老人捐出1萬元,工作人員不收老人哭泣的,引起了很多人的同情與感慨,其實這都是因為共情引起的,共情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但是在疫情的時候很容易引起過度共情,疫情之下不要過度共情,過度共情傷人又傷己!
疫情期間,有很多普通人的故事,令人感動。
2月10日,重慶萬盛一名87歲的老人捐出攢了30年存款,共計20萬元。
她平時以擺小地攤為生,生活非常節儉,這20萬,是她全部的積蓄。
2月2日,江蘇江陰一名拾荒老人捐款9000元。
村干部不停勸說,讓她收回。她失聲痛哭,一定要把這筆錢捐給武漢。
1月31日,山東日照一名環衛工大爺將12000元悄悄放到派出所,只留下一張紙條——急轉武漢。
要知道這位大爺每月工資只有600塊錢,他得省吃儉用多少年,才能攢下這筆錢啊。
都說“患難見真情”,只有在磨難來臨的時刻,才能彰顯人性的善惡。
但掏空自己,去幫助別人的行為真的值得提倡嗎?
有人說:老人存了一輩子錢,不容易,把這筆錢捐出去,等于斷了自己的養老路;
有人說:老人捐款不值得提倡,底層人民掏空自己,也比不上富人身上的一根毛,應該號召富人捐更多錢;
還有人說:國家還沒有困難到需要底層人民掏出血汗錢的地步,老人捐款實在沒必要。
但老人反復思考之后決定捐款,并不是要一個道理,這是一種價值觀的體現心理咨詢師二級考試題。
在他們的價值觀里,他人的幸福位于個人欲望之上。哪怕自己過得再苦,也希望一線這些孩子們能夠吃得更好、用得更好,好好地活下去。
我更愿意相信,這是經過深思熟慮后的善良,是人性的光芒。
那么為什么網友對于“老人捐款”這件事有這么大的反應呢?
心理學家弗朗斯·德瓦爾認為:我們所處的不是理性時代,而是共情時代。
共情,簡單來說就是“感他人之所感”。比如身邊有人打個哈欠,出于共情,你也會想打哈欠。
對一些人來說,捐款是經過認真思考后的行為,哪怕我把所有的錢都捐了出去,也是在理性思考的基礎上做的。
可是出于共情,我們會想象這件事發生在自己身上,會是什么樣子,這時常會導致我們過度共情。
前兩天,奚夢瑤錄了一個視頻,號召大家戴口罩,勤洗手,全民戰疫。結果評論區清一色的指責聲:捐錢沒?捐了多少?1800萬?太少了!
孫儷鄧超夫婦給壹基金捐了30萬,被網友吐槽摳門,表示要脫粉。
楊穎夫婦捐款20萬,也被吐槽“太少了”,兩人又不得不補捐了80萬,共捐了100萬。
實際上,奚夢瑤的家族為疫情捐款近億元,黃曉明熱衷做公益多年,累計捐款就達到4000萬人民幣,孫儷鄧超這次不僅給壹基金捐了30萬,之前還給韓紅基金會捐過錢,私底下又聯系捐了七八家醫院!
過度共情會讓人上癮,也容易使人思維狹隘。
說白了,沒有人關心這筆錢能產生多大的效益,大家更關注的是錢款的數目是否與捐贈人的身份地位相匹配,以滿足自己的心理預期。
過度共情會讓人上癮,也容易使人思維狹隘。
說白了,沒有人關心這筆錢能產生多大的效益,大家更關注的是錢款的數目是否與捐贈人的身份地位相匹配,以滿足自己的心理預期。
我們這種心態,和老人捐款的心態有一點像:
我想象自己就是過得最慘的那個人,急需幫助,一想到這些孩子過得有多慘,我簡直夜不能寐。
為了緩解焦慮感,我必須得做點什么,于是我吐槽富人捐的太少,心疼窮人捐的太多。
這會讓我們產生一種錯覺:我正在改變自己的現狀,我甚至正在改變這個世界。
實際上呢?我們連老人為什么捐款都不太清楚。
簡單來說,就是:某個偶然的因素隨著你的過度關注,讓你覺得這是個普遍現象。
比如你對一只被遺棄的貓狗產生惻隱之心,出于共情把它領養了。
然后你開始關注流浪貓狗問題,發現很多人都在領養貓狗。
接著你產生過度共情,對流浪貓狗產生惻隱之心,認為全天下的人都應該領養貓狗,不領養就是沒良心。
這是道德綁架背后的心理動機,是過度共情導致的結果之一。
這世上最不接近于善良的行為,莫過于不假思索、不經大腦、隨波逐流的“善良”。
因為他們行動的初衷不是善良,而是過度共情。
一個人是否足夠善良、崇高,并不取決于他有多能共情他人,而是取決于他經過理智思考之后做出的行動,有多大程度的利他功能。
除了要對得起我們的良心,我們還要思考,如何用有限的個人行動,達成最好的結果。
就像信號的發送和接受,幫助者的心意很珍貴,但更重要的是,這份心意如何最大化地落到實處,幫助他人。
人類進化至今,依然同時保有共情和理性,說明這兩者并不矛盾。
擁有共情力,讓人們更加將心比心;
而理性思考,讓人們提高行動效率。
我始終相信這個世上大多數人都是善良的。
但除了悲憫,只有行動才能創造出更多的美好!
很贊哦! (人閱讀)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