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心理學效應在生活中常有發生,它是什么效應呢?
謝老師2023-04-15 18:32【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師解讀:說起著名心理學效應,每個小伙伴都能信手拈來,例如:鳥籠邏輯、破窗效應、墨菲定律、木桶效應、羅森塔爾效應等等。今天要與大家分享的心理學效應在生活中常
說起著名心理學效應,每個小伙伴都能信手拈來,例如:鳥籠邏輯、破窗效應、墨菲定律、木桶效應、羅森塔爾效應等等。
今天要與大家分享的心理學效應在生活中常有發生,卻很少有人能解釋一二。它是什么效應呢?讓我們先從一個故事聊起。
瓦倫達是美國一個著名的鋼索表演藝術家,他以精彩而高超的演技聞名遐邇,并且在以往表演中從來失過手。然而他在一次重大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
事后,他的妻子說:“我知道這次一定要出事,因為他在出場前就喃喃自語:‘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敗。’過往的成功表演,他只是想著走好鋼絲這件事本身,不去管這件事可能帶來的一切。”
當人心心念念考慮某件事情,會出現或多或少的負面思想,從而使自己處于患得患失的狀態,而這種狀態將影響事情的結果。心理學家把這一心理過程命名為:“瓦倫達效應”。
心理活動離不開大腦的思維。在腦科學界,科學家也佐證了“瓦倫達效應”的存在。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經常出現在人大腦中的某個圖像會形成固定的記憶,繼而刺激人的神經系統,影響人的舉動和反應能力。比如當一個高爾夫球手在擊球前,告誡自己“千萬別把球打進水里”時,他的大腦里就會出現“球掉進水里”時的情景,而結果呢?往往球真的會掉進水里。
在我們工作中也時常出現這種情況:做事情容易憂心忡忡,太在意事情帶來的各種后果,太在乎他人在背后的議論,太害怕因失敗后被剝奪擁有的權力、太擔心失去后……一旦這種想法長期占據我們的大腦,我們往往容易忽略事情本身而被各種思緒左右。這樣,我們很難以輕松完美的狀態完成任務。
那當我們工作中遇到“瓦倫達效應”時,我們如何有效避免呢?
專心致志
如果在從事某項活動時腦子里一直想著成功的喜悅或失敗后的痛苦,難免會給自己增加不少的煩惱。面對這一心理現象,我們如果能專心致志,集中注意力,享受事情發生的過程,能很大程度上避免“瓦倫達效應”的發生。
我們不妨嘗試以下技巧:給自己設立一個數分鐘的界限,在這個時間里不允許走神,只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當發現自己走神了,就深吸一口氣,把注意力重新放在呼吸上,重新開始計時。
這個小技巧雖然簡單,卻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不斷重復做這個簡單的嘗試,直到走神的次數變得越來越少,專注的時間變得越來越長。長久以往,當你有需要時,這種專注的狀態能應用到其他方面三級心理咨詢師正規培訓。
平常心
平常心是我們在工作與生活中維持自我的重要法則。擁有平常心,能夠讓我們了解自我,過于爭強好勝會導致亂了方寸。當內心處于平靜悠然之中,我們的潛能才容易被激發。
換句話說,擁有平常心能夠幫助我們泰然處事:審視內心,享受過程,淡化結果。
所以,當遭逢橫逆,不要責怪環境,也并非時運不濟,有可能是自身所做工作沒到位,尚有完善的余地;勝利在望,也不要因成功將要到來沖昏了頭腦,好高騖遠、好大喜功是工作上的大忌;讓平常心成為做事的基本功,切莫因一時勝負產生妄自菲薄的心態、意氣用事的行為而影響事情的完成。
工作習慣
除了個人因素,外部因素也同樣會影響到我們,例如瓦倫達效應中舞臺下觀眾的目光,同樣也是干擾我們實現目標的來源之一。
那么我們在進行一項工作時,會在意小伙伴和上司對自身工作進度的詢問,這難免會讓自己感到“亞歷山大”。倘若想減少外在因素的影響,可以試試減少和小伙伴的閑聊時間、工作匯報以階段性為主、提交一份詳細的報告等。
通過這些工作習慣,不僅能夠讓我們面對他人的提問不慌不忙,還能使我們的大腦忽視旁人“熱切”的目光,讓自身工作達到投入的狀態。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句話,來自加繆的散文集《西西弗的神話》:“當對幸福的憧憬過于急切,那痛苦就在人的心靈深處升起。”
讓自己變得“簡單”一點,挺好!
很贊哦! (人閱讀)
下一篇:沒有什么事情是你必須“應該”的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