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央視曝光心理咨詢行業亂象調查
謝老師2021-08-03 04:23【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室:CCTV-2財經頻道專題報道了心理咨詢行業亂象調查。讓我們欣慰于作為國家權威媒體的央視,終于發揮了新聞監督功能,如實報道了心理咨詢行業的混亂現狀。而不是
CCTV-2財經頻道專題報道了心理咨詢行業亂象調查。
讓我們欣慰于作為國家權威媒體的央視,終于發揮了新聞監督功能,如實報道了心理咨詢行業的混亂現狀。
而不是如之前一般,找個“假咨詢師”宣揚自己“日入九千元”!
其實能夠看出。
在這篇長達8分半的專題報道中,CCTV-2還是保持了極大的克制。
提到的一些內容都是點到即止。
這也讓很多人忽略了其中的一些細節三級心理咨詢師成績查詢。
今天,我們就一起捋一下這篇報道中涉及的那些“瓜”!
瓜1:醫生違規轉介、非法行醫
報道中,當事人小李畢業后因情緒問題到醫院就診。
接診的醫生卻將其轉介至心理咨詢機構。
而這家機構的心理咨詢師是“某公立醫院的年輕大夫”。
現實生活中,因物價局價格限定,在醫院進行“心理治療”的費用通常十分低廉。
很多地區三甲醫院心理科的收費標準還維持在四五十元的水平。
而社會機構因有自主定價權,收費則高達數百至數千元不等。
醫院與社會機構這種巨大的收費落差。
使得有些醫生為謀取利益,將來訪者從醫院違規轉介至咨詢機構。
并從中收取回扣。
更有甚者直接將來訪者轉介至自己兼職或成立的心理咨詢公司。
一些咨詢機構為獲取穩定的“客戶來源”,也樂于跟醫生建立這種合作關系。
雖然報道中并未直接點出醫生收取回扣的問題。
但這種將來訪者從醫院轉介至咨詢機構接受咨詢的做法,顯然值得懷疑。
而對于精神科醫生、心理治療師在社會機構兼職的問題。
2018年修正的《精神衛生法》早有明確規定:
第七十六條,從事心理治療的人員在醫療機構以外開展心理治療活動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據各自職責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五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造成嚴重后果的,責令暫停六個月以上一年以下執業活動,直至吊銷執業證書或者營業執照。
報道中的涉事醫生,已涉嫌違反精神衛生法的相關規定。
瓜2:咨詢師包時收費,違反職業倫理
報道中的第二起事件,是某心理咨詢師包時收費,并惡意拖延時長,誤導來訪者過度消費。
當事人王某在該咨詢師處接受心理咨詢,4年花費高達四十萬元。
而咨詢師每次咨詢都不固定時長,有次咨詢竟進行了5個小時。
同時,該咨詢師未經來訪者同意,即私下錄音。
新聞中報道的事件其實是近期發生的一起行業丑聞。
心理咨詢師再度爆雷,來訪者網絡維權或成常態!
2019年8月7日晚。
一位來訪者在微博、知乎等網絡平臺實名投訴心理咨詢師顧某,并曝光咨詢錄音。
據來訪者描述。
該心理咨詢師一次咨詢5個小時。
要求來訪者參加其讀書會。
并邀請來訪者在其公司做咨詢師。
在曝光的8分鐘錄音資料中。
咨詢師顧某對來訪者極盡言語性誘惑。
當來訪者提及報警。
咨詢師顧某則威脅稱“要將全部的咨詢錄音曝光”!
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
面對當事人的投訴。
該顧姓咨詢師竟開始在知乎散布來訪者的個人隱私。
言行舉止毫無職業底線。
瓜3:山寨證書ACI!
有關注冊國際心理咨詢師(ACI)的山寨本質。
我們此前已推送了多篇文章。
扒皮:ACI國際認證心理咨詢師是什么鬼?
實錘:ACI注冊國際心理咨詢師證書涉嫌違法!
實錘2:ACI注冊國際心理咨詢師證書涉嫌違法!
喪心病狂的“ACI注冊國際心理咨詢師”和攪屎棍培訓機構!
此次報道中有個細節十分值得注意。
這些山寨協會將成本幾塊錢的一張紙以450元的價格批發給培訓機構。
培訓機構再以四千至上萬元的價格販賣給學員。
除去成本,每個環節的利潤都堪比販毒。
難怪這么多攪屎棍培訓機構會趨之若鶩。
報道中透露,僅1個山寨協會9月份組織的一場考試,即有5萬多人參加。
涉及金額達2億-5億元。
確實令人匪夷所思!
建議有關人員盡快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以防培訓機構卷錢跑路。
很贊哦! (人閱讀)
上一篇:如何達到你的溝通目的?
下一篇:老年人怎樣擺脫依賴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