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有些人為什么喜歡攻擊或控制別人
謝老師2022-01-29 10:44【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室:人際關系當中會有很多表現類型的人,有一種類型的人會表現出很強烈的攻擊性,或者操控感,了解這些人的內在心理機制,會發現是由一定的原因的,為什么這些人
人際關系當中會有很多表現類型的人,有一種類型的人會表現出很強烈的攻擊性,或者操控感,了解這些人的內在心理機制,會發現是由一定的原因的,為什么這些人會有攻擊別人的想法呢,不僅想要攻擊,還想要控制別人,行為都很偏激,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有些人為什么喜歡攻擊或控制別人
帶有強烈的攻擊性,或者操控感的人,我們需要了解這些人的內在心理機制,會發現是有一定的原因的,攻擊,這些人之所以攻擊別人,是因為他們內在體驗到一種痛苦的情感,然后他們把別人當做痛苦情感的來源,所有他們的目標就是去攻擊或者消滅那個痛苦情感的來源,然后來讓自己避免感受到痛苦。
簡單的列子,當TA和伙伴們聊天時,突然新伙伴加入進來,TA感覺到自己不再受伙伴的歡迎,伙伴的注意力完全被新伙伴吸引走了,在他內心就引發了嫉妒甚至是仇恨的痛苦情感,恨不得把這個新伙伴趕走,甚至是殺死,那他的言行舉止就會表現出比較強大的攻擊性。
攻擊,有時候也會針對他們自己,比如說TA會痛恨自己,表達的不夠精彩,觀點不夠新穎,自己的知識不夠豐富,會在內心譴責自己,挑剔自己,對自己有種種的不滿,這就是轉向自我的攻擊。
操控,就剛剛的列子來看,當TA感覺到自己不被伙伴注目時,就會有一種失落感,為了避免這種失落,他可能就會在各個方面去競爭,去操控那個聊天的過程,比如說打斷新伙伴的談話,或者將伙伴拉走,或者轉移換題,總之他會以操控的方式來維持伙伴對自己的關注。
防御。那么不管是攻擊還是操控。這都是這些人,用來防御自己內在痛苦的一種方式。目的就是為了避免讓自己感受到痛苦。在痛苦的來源上,他們會感覺到,這個痛苦來自于他跟別人的關系,那么關系的兩個要素,要么就是自己,要么就是他人。所以他們認為,痛苦的根源就要么是自己,要么是他人。要消滅痛苦,最恰當的方式似乎就是消滅痛苦的根源。自然而然他們在人際關系當中就會表現出攻擊性或者操控性。
客體關系。簡單地講,客體關系,是由早年養育者(父母),及被養育者(孩子)所構成的一種關系模式,其中,飽含著深刻的互動性情感體驗。從客體關系的觀點來看,或者來探索,會發現他們早年的客體關系是沒有被保護的,沒有被關愛的,是被忽略的,被虐待的,被忽視的。
那么在早期的客體關系當中,他們體驗到的就是一種痛苦的情感。自然他們就會憎恨那些保護者,在內心對他們充滿了憤怒。正是因為那些保護的沒有盡到責任,才是他們遭受到痛苦的。這種原始的憎恨和痛苦,會在他們后期的人際關系當中得到淋漓盡致的表達。這也恰恰是他們造成人際困難的一種原因。
那么如何去改變呢?或者如何跟攻擊、操控性強的人相處呢?
治療。除了在心理治療關系當中激活早期的客體關系,喚醒他們原始的情感,讓他們覺知自己的表達方式之外,沒有什么其他更好的方法。在治療關系當中,他們被喚起的原始情感被得以接納、理解,被理性化的對待學心理咨詢師。
那么,在他們內在就會獲得安全感。有了這樣的基礎,他們才可能會有一種能力去認知,覺察,調節自己的原始情感,然后改變應對現實關系當中的痛苦的方式,從而改變早年的客體關系模式,煥發出一種新的人際模式。
如果跟攻擊性操控性強的人相處,不恰當的方式,就是把對方的敵意當真,然后去反擊。這也是通常人們的做法。其實,在他們的意識當中,根本沒有這種主觀的覺知。
他們只不過不自覺地把早年的體驗,移置到地現在的人際關系當中了。也就是說,他們應用的是早年的人際互動模式,并帶著那種原始的情感體驗。恰當的方式,就是做他們的心理治療師,或者引導他們尋找心理治療。
很贊哦! (人閱讀)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