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自律是管理欲望,而不是壓抑欲望
謝老師2022-10-16 18:32【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師解讀: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自律成了一個流行的標簽。當我們說他人如何自律的時候,腦子里常常想到的是這個人控制自己欲望的能力很強,甚至認為自律就意味著要壓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自律成了一個流行的標簽。當我們說他人如何自律的時候,腦子里常常想到的是這個人控制自己欲望的能力很強,甚至認為自律就意味著要壓抑自己的欲望,而這是對自律極大的誤解。
自律不是壓抑自己的欲望,而是主動地管理自己的欲望。
首先人有七情六欲,這是人的本性。從精神動力學的角度來說,這種本性就是人格中的本我,追求本能的快樂和及時滿足,就像嬰兒一樣,餓了就要吃,吃不到就會哭,得到吃的就不哭了。如果欲望得不到滿足,我們會不高興,如果持續得不到滿足,人就容易焦慮,煩躁,甚至產生心理問題。因此,持續的壓抑欲望會影響人的心理健康。
其次,對欲望的壓抑只是將欲望從意識層面排擠出去,讓它進入潛意識層面,而欲望本身并沒有消失。對欲望的壓抑只會讓欲望變得更強烈。
產生的欲望就像一個浮在一個裝滿水的大缸里的皮球,如果我們試圖把這個皮球按壓沉入缸底,除非一直用手按住它,否則它總會浮出水面,而且按壓的力度越大,皮球反彈的力度越大。我們感受到的欲望也隨著壓抑變得越強烈,越想要得到滿足。
第三,壓抑欲望是需要消耗意志力的,而意志力是有限的可持續資源,有它的衰退和恢復的周期。
凱瑟琳.福斯于2009年在《預防》雜志上發表文章說道:意志力就像車里的燃油…… 你每拒絕一次誘惑,就消耗一點兒。拒絕次數越多,燃油儲備就越少,直到用光為止心理咨詢師高級培訓。
一個對甜食有欲望的人,為了減肥,她必須管住嘴,如果壓抑自己完全不吃甜食,內心的激烈掙扎就不說了,她必須用意志力控制自己的欲望,就像用手按壓住皮球不上它浮出水面一樣。但是當某天她的意志力變弱,按壓不住欲望這個皮球的時候,她會更渴望甜食,會吃得更多。
我們可以持續壓制皮球一天兩天,但是一個星期,一個月,一年呢?總有累的時候吧?當你感到累的時候,就是欲望的皮球浮出水面的機會。
因此,通過壓抑欲望來獲得自律是不可持續,也是違反人性的。更合理的方式是去管理欲望,而不是壓抑欲望。
欲望什么時候來,什么時候走,我們無法掌控,但我們可以通過有意識地主動管理自己的欲望,更好地實現自己的目標,這是自律的根本意義和目的所在。
本我對需求的表達和渴求不分時間和場合,就像兒童逛商場看到某件喜歡的東西,如果父母不給買,立馬就會表現出不高興,甚至會當場哭泣或在地上打滾,而不會考慮他人會如何看待自己,自己的行為會有什么樣的后果,只要達到目的就好。
這時,如果將兒童的注意力轉移到其它感興趣的事情上,或父母跟孩子約定如果他達成某個目標就給他買他喜歡的東西,那這個欲望就得到了有效管理,甚至變成了促成目標實現的一個動力。
如果任由本我自由發揮,讓自己被欲望所駕馭,在獲得某種程度上的自由的同時,我們的注意力,時間和精力將被分散,而無法聚焦于想要達成的目標。如果我們想要更好的實現目標,就必須自律,學會駕馭自己的欲望,讓它為我們的目標服務。
一種行為得以維持,通常是因為它給我們帶來某些益處。如果自律是痛苦的,那我們很難堅持下去。持續的壓抑欲望會讓人感到痛苦,這也是為什么通過持續的壓抑欲望很難獲得自律的一個原因。
嚴格自律帶來的一個問題是心理上的自我挫敗感。要在所有時候都嚴格自律,很難做到,至少大多數普通人都做不到。在做不到的時候我們就容易苛責自己,認為自己做不好事情,否定自我,久而久之就容易自卑。
不要試圖成為一個完全自律的人。想想自己希望達成的目標,用目標引領自律。請嘗試以溫和的方式去循序漸進地養成一些有用的好習慣,并用自制力去強化這些習慣,當這些習慣成為我們生命的一部分,我們也會變得越來越自律。
很贊哦! (人閱讀)
上一篇:步入社會后,如何交到真心的朋友?
下一篇:缺乏安全感如何改善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